问惠萍
德州市黎明街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课堂常规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而又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除此之外,我觉得低年级对学生严要求也是及其必要的,当然,这个“严”可不是指遇到问题,学生犯错误时对他们严厉的批评,而是指对学生各个方面的一种严格规范。比如:要求学生站要有个站像,坐要有个坐样,回答问题要有个回答问题的样子,听到铃声进教室后怎么办,出教室又该怎么走等等,要让学生达到你要求的标准。说起来好像挺容易,其实要想让学生真正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真的很难,这要比让他们学会知识还要让人头疼。比如说,一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学前班步入教学班,仅六七岁的孩子,还做什么都不懂,老师光说光讲如何遵守校规校纪,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太大作用,因为孩子,他们贪玩,忘性快,不知什么时候又把老师说的话抛之脑后,随后继续犯错误。也就是说,他们还是孩子,还在成长,认知水平有限,自控能力不足,这些都是需要他们慢慢学习和在老师、父母多方面的教导中学到的,所以,请给他们多些包容和耐心。其实这一时期,他们是属于无意识犯错误阶段。那怎么办?老师就得勤跟勤导。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不断地规范他们的行为。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说一说我平时在教学管理中的一点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不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工作,而是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这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课前准备:
低年级的学生自控力差,所以桌子上的东西越少越好,桌子上有东西,他就想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尤其是数学青岛版教材,图画特别多,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鱼类,贝壳类等等的图片,特别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讲新授课时尽量用课件或者展台。
上课需要的书本要课间准备好,所以下课以后先不要让学生出教室,要把下节课需要的课本、练习本准备好,一年级的老师要告诉学生书放在左上角或者右上角,这节课需要用铅笔,就拿出一支铅笔放在凹槽里,橡皮放在铅笔的旁边,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练习几次,慢慢养成习惯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准备。还要跟学生讲,铅笔是用来写字,画画的,所以用完后要把它放到文具盒里,有危险的剪刀,或者小刀都不要让学生带到学校里来。
2、上课:
现在学生用的都是单人单桌,桌子很容易被推得乱七八糟,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上起课来肯定心里不舒服,我一般都是给每一排的桌子找一条线,告诉学生你的桌子应该卡在哪条线上,上课之前首先给学生说,把自己的桌子找准位置。桌子摆正了,学生坐好了,老师上起课来心情会好很多。
上课要让学生做到身正、足安、手放平。这个要指导学生怎样去做,身体离桌子的距离要一拳,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手量一量,足安,是两腿、两脚要并拢平放在地上,两腿不要来回晃,手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这样便于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举手,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我们老师长时间不停的训练,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始一节课40分钟可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老师可以根据情况而定,可以中间让他们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或者中间做个小游戏,背首儿歌都可以。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口吃要清楚,一年级的学生说话声音小,有的可能还不好意思,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可以在班里找几个回答问题声音大的学生,然后再问问其他学生谁还可以像他一样,或者比他声音还要大,这样慢慢培养下来,回答问题声音大的学生会越来越多。
读书或者写字要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告诉他们一尺一寸大约是多长的距离,看书的时候,书应该是倾斜的,这个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做一个示范,另外告诉学生不要把头埋在书里,要把脸露出来,两个手应该拿着书的中间部位。写字,老师要示范给学生看握笔的姿势,也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读书、写字的图片,要让学生知道写字的时候食指,拇指应该在什么位置,由于他们写字太早,手没劲,造成好多学生握笔的姿势不正确,老师发现后要及时纠正。
3、站队:
站队的要求是快静齐,学生站的时候要两脚并拢,腿要绷直,两手自然下垂,紧贴着自己的裤缝。因为放学,上体育课,升旗等等都需要站队,所以更需要我们老师反复的训练。
4、奖励:
老师把要求给学生讲明白以后,要及时表扬做的好的学生,也可以适当的给点奖励,低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看重和喜欢的,我们学校的小印章本非常好,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我现在在两个班要求学生攒够10个印章可以换一个贴画,攒够10个贴画可以再换一个练习本,一开始要求可以低一点,比如坐的好,站的好就有奖励,慢慢的再提高要求,不但要坐得好还要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声音还要洪亮才可以得到奖励。不只是纪律有奖励,其他方面也可以,比如作业方面,书写认真的,作业质量高的,都可以有奖励。
二、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的管理者,更是一个的教育者。尤其是数学和语文老师,平时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所担负的对学生的教育责任也更重。因此,要做好一名教师,无论在为人与工作上都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应该严格地以师德规范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有句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也是集体的一员,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平日里,我们要以平等的姿态在行动上成为学生的榜样和示范:每当看到教室里的桌子歪了,我们主动地去摆一摆;如果班里有图书角,看到图书角里的图书乱了,我们就去理一理;看到地面脏了,我们就要拿起扫帚扫一扫;看到教室里有纸张,就要连忙弯腰把它捡起来……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们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摆桌子、理图书、擦讲台、捡纸屑,时间长了,那种关心集体的思想会在班级内慢慢形成。
总之,我们教师的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也千差万别,我们只有在实践中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去不断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我们工作才能不断跃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