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四德”修养,践行育人使命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4期   作者:麦嘉萍
[导读] 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师风铸师魂、提质量促成长、守初心重育人

        麦嘉萍
        佛山市顺德区东村小学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师风铸师魂、提质量促成长、守初心重育人,这些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教师队伍的师德和素质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本文提出了加强“四德修养”的方法,进一步探讨教师践行育人使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信念坚定  高尚道德  扎实学识  宽厚仁爱  立德树人
        
        
        教育是点亮生命芳华的事业,教育百年大计的希望在于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师风铸师魂、提质量促成长、守初心重育人,这些需要我们在教育生涯中思考与探索。
        我想这个“德”字能作出最好的诠释:
        一、修德安心,植根茁壮的理想信念之苗
        理想信念是教师事业发展的指路灯和精神支柱,它决定了教书育人的终极价值和坚守意义。
        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那就是爱她自己的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我们要把教书育人作为终身的信仰,保持纯洁的初衷。对老师来说,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终身的信仰。以爱之名,孕育了一代代新苗,这需要对教师职业的疯狂热爱,这需要炽热而强大的内心,这需要对教育事业一辈子无怨无悔的追求。爱生如爱己,视学生如己出,无论面对小学生或是中学生,始终要保持着这份热诚。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容易迷失自我,在教育路上越走越远,偏离轨道,再也看不到当初的自己 。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立德敬业,开出纯洁的道德情操之花
        教师是一份良心职业,老师的一生都在燃烧自己去点亮别人。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自己的启蒙老师,是啊,那些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为学生付出的老师们,值得我们永远敬佩!
        那些曾经教育我的老师们,曾经给予我鼓励和支持的老师们,如此可敬,如此可爱,如此难忘!因为有老师的关怀,我的小学生活充满童趣与美好;因为有老师的鼓舞,我的中学生活充满拼劲;因为有老师的肯定与支持,我在大学生涯早早地确立了要当人民教师的理想。老师们的人格魅力一直影响着我,在成长的道路上,鞭笞着我要敬业爱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今,我也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受家长敬爱的老师,三尺讲台上便是我挥洒汗水的舞台。我所面对的学生都是祖国的蓓蕾,自身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他们,正所谓“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我需要用一个心灵去唤醒其他的心灵!
        做一行爱一行,选择当个“教师匠”,必须谨慎塑造自身形象,纯化心灵、减少杂念,全心全意把自己一直深爱的教育事业做得更好。只有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的高度;只有先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才能有职业高度。
        三、文武兼德,让扎实的学识成就硕果累累
        培育符合新时代社会需要的德能兼备的优秀学子,需要一支的学识丰富、内外兼修的优秀教师队伍。教师要以渊博的知识培育人才,要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不被时代的浪潮抛弃。


        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还停滞不前,受影响的不单是教师本人,更是广大学子!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和经验分享。特别是我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以来,全国中小学延迟开学,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积极探索并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全面启动“线上课堂”教学。钉钉、腾讯课堂、学习强国、慕课、接龙管家、问卷星等软件在这次“延假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的疫情背景下起了很大作用。所以,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利用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作为“武器”,我们的教育才称得上“教之有效”。
        当一名受学生喜爱、受家长欢迎的老师,除了会上课,基本功扎实,还要学会善于学习,提升自身素养,保持个人魅力!一名年轻教师要成长要成才,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还必须依赖同行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教师如果目光短浅,固步自封,不愿与他人多作交流,那就如同井底之蛙,永远不能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更谈不上分享成功、有效的教育成果。      
        正因为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任务,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汲取有益自身成长的养分,让自己成为一棵茁壮的大树。只有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保护身边稚嫩的幼苗,才能为他们传输更多有效的教育养分。
        四、爱人以德,保持一颗宽厚的仁爱之心
        师者、医者是社会和家长最关心的两大职业,一个关乎教育的百年大计,另一个关乎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教师工作面临着高压力、高强度、高负荷,教师角色又是如此多变:敬业的教书匠、学生的心灵之友、家长的教育同盟、班级管理的导师、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每一个角色,都被赋予不同的职责和使命,教师要以高效率、高智慧、高情商去应对,很多时候会让人感到疲惫。但是,学校可以给我们一个温馨的家,为我们遮风挡雨,给予我们治愈和调整的空间,那就是教室!
        教室一词看似简单,却又沉重,它只是几扇窗,四面墙,两块黑板,几十张桌椅的组成。教室是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将会有十多年的时间成长的地方,也是一位老师一生绽放光彩的地方。一个孩子如果能够始终在教室里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并带着这份幸福和快乐走上社会,社会上就会拥有更多自信乐观、开朗豁达的青少年。因此,教室轻于鸿毛,也可以重于泰山!
        教室就是老师和学生的第二个家,我们应该用爱守护这个家园,守护这些孩子。爱人以德,保持宽厚的仁爱之心,积极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像父母般关爱我们的学生,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真诚地付出你的爱,公平地对待你的学生,用自身人格魅力使学生感受到师爱的踏实温暖!这也是一种教育智慧。我相信这样的老师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福的,所有的孩子都会在仁爱的熏陶下取得可喜的进步!
        教育之路漫漫,我们并不是孤身一人的,想想身边的那些花蕾,怎样才开出芬芳的花朵呢?怎样使花朵一代又一代地灿烂绽放呢?我们应该时常停下来拷问自己,你离实现“立德树人”这个教育使命还有多远?
        信念坚定、高尚道德、扎实学识、宽厚仁爱,我们要在教师生涯中修炼“四德”法宝,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才能真正感悟“立德树人”的内涵与魅力。

        
        参考文献
        [1] 谢军. 把握“五个着力点”,践行育人使命[J].海南日报,2020(9).
        [2] 李健. 潜心育人,让教育点亮美好人生[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