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许玉枝
[导读] 小学语文在整个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许玉枝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朱集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在整个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通过合理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收获最大化的教学收益,即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一直以来都是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所重点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课堂是教育教学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渠道,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但本质上仍未挣脱应试教育模式,教师多以灌输的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方式,这便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日渐冷漠,进而更无从谈起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对此,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与经验出发,从趣味导入、分层模式、直观手段的运用和采取三个角度着手,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问题浅谈一二,以望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导入;分层;直观

        
        课堂是教师“传授、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发展智力、提升能力的主要渠道。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新的教学道路,达到少教多学的愿望,是当前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所孜孜以求的目标,对这一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效率。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使学生获得最大化的发展与进步,是一直以来亟待探究和解决的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在对新课程标准加以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的前提下,积极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以力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趣味导入,聚焦学生思绪
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一直被广泛强调的,只有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鉴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课堂导入的重视程度,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其进行趣味化设计,以此来聚焦学生的思绪,将课堂教学变成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活动,这将有助于推动学生后续学习的展开和进行。
在教学《花钟》这篇课文之初,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文中提到的花的照片,使学生进入花的世界,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在学生自由谈了感想后,我对学生说道:“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美不胜收啊!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么美的花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之后,我出示了课题,并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花的了解并不深入,但对于“花钟”这种新奇的事物却是充满好奇和兴趣的,通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质疑,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采取分层模式,满足学习需求
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对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以及学生其他各科的学习均起着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而采用同一方法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势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阻碍学生的自由发展。此时,我们需将将分层模式有效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为切实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应当在坚持整体性、保底性、动态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对学生、教学目标、课堂授课、课后作业等进行科学分层。其中,对学生分层主要是按照他们在对新知接受的快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体现出的差异性,将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归类分组,让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合作学习。授课分层,即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地调整和组合,使其符合各层次学生各异的学习需求。只有采取分层模式,才能更好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切实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直观手段,整合课程资源
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情境,将听、说、读、写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多媒体为教师创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情境提供了可能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路径,以便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在《荷花》一文中,作者凭借自身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以及自己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三年级学生虽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仅凭想象难以对文中所描绘的荷塘美景进行深刻感受。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是让学生阅读并了解了课文,然后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了大量直观的图像和短片,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通过运用这一直观手段辅助语文教学,既有效地整合了课程资源,创新了语文教学视角,又深化了学生的理解感受,优化了语文教学过程。
总而言之,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绝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兴趣激发,有效聚焦学生的思绪,继而采取分层模式,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借助直观手段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孔祥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J].才智,2016(25):91.
[2]赵兰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思路及方式解读[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02):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