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力杰
( 邯郸市第四中学 河北 邯郸 056000 )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整个学科的长期教学过程中都作用明显。因此,在高中时期的物理教学课堂中,物理教师应使用有效课堂提问,帮助学生清晰学习物理,逐层突破学习难点。但是,纵观目前不少高中学校的物理教学不难发现,部分物理教师的课堂提问教学仍然存在问题。因此,本文就从分析目前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有效提问;课堂提问
前言:
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启发、引导、点拨的实质作用,可以让学生有条理的展开实践思考,从而掌握更深层物理知识。也是建立良性师生互动关系的主要手段。因此,物理教师善用课堂提问,不仅是为了完成有效教学的主要一环,还是为了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让学生树立自学意识,建立物理学习自信,高效学习。
一、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覆盖面较小,不具代表性
在高中时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设计课堂提问问题,学生的物理思维就能得到合理的扩展、锻炼。但是,现实的课堂提问教学现状却是不少物理教师设计教学课件时,都意欲将提问集中在某一类学生群体,重点提问学习程度较少的学生,直接间接的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亦或是物理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追求挑战性,忽视了课堂提问的本质作用,导致一部分学生在课堂提问环节,紧张、恐慌,无形形成不良的学习心理,甚至直接产生消极学习情绪,影响自身的身心发展。更不用提一部分学习程度不好的学生面对较难的问题时,本有一定程度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基础知识薄弱,不好意思踊跃回答,慢慢的学习热情也逐渐消减。
(二)物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简易“对错化”点评
在物理教师进行高效的课堂提问应用前,应该结合新课标的实际要求对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进行整合,以此有序迁移至学生实践引导环节。但是,大部分物理教师在设计物理提问时,不但设计没有良性考量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态势,还使用错误的点评方法、刻意的惩戒方法打击学生学习需求,让学生的学习心理屡屡受伤。例如:极个别物理教师故意在教学过程点名一些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回答问题,并借机对这类学生进行口头惩罚,让高中生在青春期本就叛逆的心理情绪影响下,直接反感物理教师,进而排斥学科知识学习。亦或是极个别物理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完毕后,使用刻板、机械的点评方式,直接以“对错”定义学生回答,忽视了对学生的优点认可,以及对学生的循循善诱,导致学生对课堂提问环节开始出现抵触心理,主动参与度降低。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展开有效课堂提问的实际策略
(一)创建良性课堂提问氛围,激励学生主动作答
物理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问题展开优化设计,从一定角度来说决定了课堂教学的直接效果。因此,物理教师针对同一类型的物理问题应该打破传统固化提问,而是灵活的以拓展性提问为主,通过问题设计的情境创设为学生打造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接受环境教育资源的有效暗示,从根本上深入问题思考,对知识点展开深入剖析,学会对同一问题展开不同角度的多元探究,切实锻炼物理思维。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物理教师可以使用故事教学法,为学生讲述一个梦游者的故事,并在故事情节展开的不同阶段提出问题,如:借由故事主角有一次睡觉时不小心掉下床情节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问题“该故事主角的落地具有什么特点?”以此使课堂提问既不突兀,还兼具幽默,缓解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并激励每一位学生都踊跃参与,顺着教师的提问思路逐层深入后续提问。
(二)注重提问的启发性与探究性,助力学生发散思维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提问,不仅能激活学生深层探索欲,还能启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让学生在接下来的知识学习中具有前置化的思考意识,有效建立物理发散思维。
因此,物理教师就不能忽视提问设计的启发性、探究性、可操作性等特征,要注重增加提问的有效层次,一步步的带动班级学生全面深入知识挖掘,切实内化物理内容。例如:物理教师在教学“匀加速直线运动”一课时,可以借助“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导出相关知识。铺垫式提问学生“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现象属于匀速行驶?你们可以讲出实例吗?”当大部分学生都在环境影响下自主深挖生活经验,举出实例后,物理教师就可以顺着热烈的互动升级提问“那如果一个物体正在匀速运动,却突然需要向前迈进,那这时一般会?”当学生回答出“加速”就可以直接过渡到匀加速运动教学,让学生的思维被有序启发。
(三)灵活使用分层提问,使提问检验更加全面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提问较为平铺直叙,物理教师大多也不会专门留出过长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解答,因而提问的层级较为集中,大多都是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但是,要想整体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不可以忽视对不同层级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因此,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提问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因材施教,集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势使用分层提问,以此让班级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物理教师的关怀与重视,有效树立物理学习自信,最终提高物理学习效率。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物理教师不仅需要在正式的教学开始前,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提出一些预热性基础问题,如“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具有哪些特点?”还需要在在教学有序展开的过程中对学习程度良好的学生提问“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实例体现?”“摩擦力的值如何精准计算?”。
(四)立足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激活学生探索精神
高中物理教师除了要合理把握提问时机,让课堂提问严谨、合理。还需要保证课堂提问的问题足够立足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回答文字性提问时,能够合理通过问题情境迁移知识应用意识,认识到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现实问题。即物理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实例切入提问互动,以此激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例如:在教学“功率”一课时,物理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在平时有注意过别人骑自行车上坡的样子吗?他们一般是肢体明显的快速蹬车轮还是如何呢?”“没有见过的学生可以讲述一些自己的猜想吗?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直接代入生活情境假设,从而严谨实践、趣味学习。
(五)课堂提问与课堂点评灵活调整,紧密结合
物理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点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当将提问与评价的方式有机结合,即用温和的眼神接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切实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将即时反馈与学生回答相融合,以此让学生的回答有正面认可,无形促使学生建立积极学习心理。当然,物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点评激励措施。例如:对于一些语言组织能力差,但能够回答出大致意思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学生讲述完毕后,再次精简学生的回答,并反问学生“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让学生受到正面鼓舞。对于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耐心引导学生思考,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可以回答到哪一层就回答到哪一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时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展开课堂提问,既是一种必需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提升教学艺术性的实际体现,可以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得到合理锻炼。因此,物理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先为学生打造科学、合理的教学氛围,然后因势而导,代表性提问,帮助学生唤起学习热情。最终,在优化的点评反馈中让学生重塑学习自信,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瑜.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83.
[2]陈武.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40.
[3]徐超.论如何优化提问方法、构建高效物理课堂[J].才智,2020(12):45.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20年度立项课题《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实践研究——以物理学科为例》的成果内容,课题号 2004116,执笔人裴力杰(1980.10),男,工作单位邯郸市第四中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