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培养路径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4期   作者:谭晓
[导读]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构建良好的体育环境

        谭晓
        广西柳州市柳北区柳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545002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构建良好的体育环境,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对于部分身体素质较差或无法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运动环节,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得到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个性化培养;培养路径
        心理素质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思想和情绪更加稳定和积极,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体育技能的学习,还需要重视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得更加积极。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长远发展
        随着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使得体育教育的重要程度不断增加,体育教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全面推广强国战略,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需要高素质人才,可以说,体育教育能够有效培养人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个性化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个性意识,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提高身体素质,确保学生能够更快适应社会,通过体育学习使得学生的意志更加坚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走进社会和接触社会,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通过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集体意识,促进学生在社会中的发展,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缺乏团结合作,共同发展,使得学生在团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初中阶段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培养能够使学生更快融入社会,培养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确保学生能够在社会上得到发展,使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有助于学生自我提升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思维成熟的重要时期,成长需要循序渐进,通过个性化培养能够使学生更快认知自身,学习和接触更多新鲜事物,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育。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通过个性化培养能够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的提升。目前,我国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转型阶段,需要培养更加特长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通过个性化培养能够培养学生的特点,利用学生个人优势开展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实现学生的自我提升。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路径
(一)强化自我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和觉醒的重要时期,思想意识逐步成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个性发展平台,促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发挥自身价值,从而使学生对自身的认知更加清晰,激发学生自我意识的成熟发展,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在自我意识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正确认识自我意识形成的真正意义,避免自我意识的偏向发展,以自我为中心并不是自我意识的集中体现,是思想的错误倾向,通过集体活动,能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集体观念,依靠个性化培养能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促进学生自我运动的发展和进步。
(二)重视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构建良好心态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心理情绪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心理素质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思想和情绪更加稳定和积极,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体育技能的学习,还需要重视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得更加积极。因此,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相关体育运动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合作和竞争的关系,正确看待输赢问题。例如,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竞争与合作的矛盾,在体育竞争前需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差导致体育成绩不好,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发现自身的闪光灯,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认知形成良好的心态。
(三)创设运动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健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着一定促进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构建良好的体育环境,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对于部分身体素质较差或无法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运动环节,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得到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自主选择和参与,另外,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体育游戏,以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相关体育游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运动环境。
(四)优化教学分组,构建合作竞争的运动环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关竞技环节激发学生的个性化体现,但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开展合适的小组合作和竞技环境,培养学生形成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教师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个性化培养需要利用分组合作和竞争的方式实现,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技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密切配合,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中,在合作过程中能够有效调节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学生的个性更加健全、全面,避免出现个性冲突的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共同的目标能够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逐渐完善和成熟,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再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传连.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策略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2017,7(25):72+74.
[2] 戴轶人. 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研究[J]. 科技资讯,2016,14(26):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