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导生成"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下)   作者:张玲玲
[导读] 教育其真正的意义在于,老师在对同学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同学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技能等能力的培养
        张玲玲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经济开发区龙山学校,246500
        摘要:教育其真正的意义在于,老师在对同学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同学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技能等能力的培养,老师他们还应该对同学们进行素质教育,让同学们有科学和人文素养。而初中的物理由于是新兴学科,同学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在初期教学阶段,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在对同学们进行课堂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注重同学们将知识合理运用在生活中,在科学合理的教授过程中,同学们引导生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意义。常有人说:年轻人才是国家的希望,提升他们的素质培养,也可以推动社会科学人文素养的进程。
        关键词:引导生成;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要知道优秀的教师不仅仅能够传授同学们知识,让同学们理解。这个知识点运用这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应该引导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让同学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且可以根据学到的知识产生出新的想法。因此,老师教授课堂的方法便是可以接受同学们对课堂学习的有效反馈,并根据同学们的建议做出合理的课堂调整,优化课堂教学[1]。老师要是想让同学们了解物理,对物理感兴趣,就需要让同学们产生研究物理的动力,并进行合理的引导,让他们自主学习。在这个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可以获取到相应的物理知识。
一、运用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课堂学习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主要获取来源。要让同学们明确每堂课老师所讲述的知识点。这样同学们才有一个大概的思路。由于物理知识本来就比较难以理解,而同学们又是第一次接触这门学科,所以很难快速的通过课本教材知道这节课所讲述的重难知识点。所以老师要改善这情况,应该给同学们明确的讲述或者标出这节课,本来该讲述的知识的难点。更要在课堂上及时的注意同学们的学习进程,如果在哪一个知识点同学们比较疑惑,可以进行重复讲解。还要老师要学会将重难知识点拆分成简单的或者是已学过的知识点,利用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印象深刻,相当于进行简单复习,还可以让他们更好的理解重难点。这样也可以提升老师教授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进行物体质量测量的授课中,有许多同学不理解其中的原理或者是测量物体重量应该如何使用砝码。老师可以将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的翘翘板比做托盘天平,告诉他们托盘天平的原理和翘翘板的原理是相同的。 然后提问引导同学们:如果你坐在左边,此时左边翘翘板是往下的,而你的右边放置平衡螺母,如果要是天平两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平行应该怎么做呢?同学们马上明白,应该在右边的天平上加重砝码,或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2]。这时候老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让同学们有一种难题,回答出来之后的成就感。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因为老师的合理引导而回答出来了问题,也可以得到成就感和自己动脑思考的过程。在这样和谐的师生互动中,老师不仅将重难知识类比成简单同学们易理解的原理教授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对这个知识点印象更深刻,也更加熟练的掌握。

从上述的举例可以看出,如果老师将重难知识点简化,或者是类比成同学们生活中有接触过的原理,这样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也可以引发他们的兴趣和进行研究的动力。
二、合理提问,引导思考
        老师生物为课堂的引导组织者,如果要让同学们将教学的内容能够熟练掌握、合理应用,就应该是照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对这个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这样才可以让同学们有学习研究的动力。还要培养好同学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然后渐渐的建立他们能够自己预习未学习的物理知识点。能够自己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比如在教学重力时,同学们需要知道重力是往下作用的力。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掌握这个重难点,可以教学演示。做一些实验,例如:让同学们拿出一支笔或者其他的什么物体放在手中,从高处往下抛,观察如果在没有其他作用力的情况下,物体是向哪个方向落,这样同学们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任何物体放手之后,在没有其他作用力的情况下都是往下坠落的。这样他们就能知道力作用的方向是向下的。让同学们在实验中去实践这个物理知识点。
三、合理运用课堂资源
        在课堂中,同学们如果能发生观点的争执,是优良的课堂资源。在同学们相互讨论争执的过程中,可以引发他们进行更好的深入思考,也可以激发出新的观点,打开自己的想象力。因此在课堂上,物理老师们更应该把握好这一教学资源。可以将同学们真觉得知识点围绕展开进行讲解,抓住他们双方争执的问题关键所在。并且从中找出解决的办法。在寻找解决办法的过程中也可以帮助同学们累积经验。如果下次遇到了类似的题型,就知道应该如何进行解答,可以举一反三,同时老师还要教受同学们解题的技巧,提升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比如在学习电流时,老师一般会做让同学们电压表和电路串联的实验,而许多同学通常会把电路正负极连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遇到这个错误有许多同学都出现了,这样老师就可以进行重点讲解,根据同学们的理解程度合理的调节课堂。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
四、注重课程实验
        由于物理是一个具有科学性的学科,需要通过实验证明其概念[3]。因此,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对同学们实际操作的培养,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熟练掌握这个知识点,也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和深刻理解,让他们更能够在今后生活工作中运用起来。并且实验教学的方法也可以增加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就比如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进行也是实验,然后让同学们在关键步骤的时候,说出具体的操作方法,这样可以带动同学们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课堂上有参与度。让他们加深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实验的一些过程也是生活中可以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贴近生活的实验也可以让同学们有更强的熟悉感。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重难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让他们觉得物理这门学科没有这么难懂。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
结语:因此,在现在的教育大背景下,老师们不仅要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让他们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侯心萍.有的放矢  寻求突破——浅谈“围绕阅读目标组织课堂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9-280.
[2]周红;于斌;郭俊明.“生成教学”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高教学刊,2016,(17):121-122+124.
[3]张华.利用问题驱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究——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20,(04):2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