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教学设计谈历史教师素养的提升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下)   作者:陶飒
[导读] 历史学科在中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中学历史教师的学科质量水平可以决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陶飒
        新疆和田地区第二中学 新疆  和田市  848000
        摘要:历史学科在中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中学历史教师的学科质量水平可以决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决定能否成功提升历史教师的素养。本文基于此,从课堂教学设计谈历史教师素养的提升,以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师;教学语言;中华文化
        历史学科的素养包括历史解释,观点,历史证据,时空概念以及家庭和乡村的感觉。可以看出,中学历史科目素养是一种包含知识,能力和性格等多个要素的学科。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历史学科的素养是学科特征和能力的总和。它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用学科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历史科目培养学生形成客观,对待和性格的态度,还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民族观点并形成强烈的民族情感。
一、注重语言的科学化和规范性
        历史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使用专业术语。历史术语的发展是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写作能力以及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中学生不熟练使用和使用历史术语,他们的表达会变得不清楚,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本身的标准化,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以便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扎实的专业知识对于教师的教学非常重要。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尽管一些历史老师拥有大量的背景资料知识,但他们并不擅长使用这些知识资料。由于知识的传递过多,有的甚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实际上是由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低下引起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历史教科书内容的编写滞后,因此,考试题的准备是基于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局限于教科书的观点,他们还没有有效地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正确的历史观,课程设置以及历史理论素养是历史教师素养的最关键内容。与日常变化的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专业知识相比,这些素质是制约历史教学设计质量的更为稳定的因素。一旦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单方面的历史专业知识就无法解决教师的问题。他们需要整合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历史教育的理解,教师自身的历史知识和研究素养以及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应牢牢把握该主题所包含的特征和本质,并梳理历史事件的顺序:(1)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南京条约》。(2)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半封建化程度的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3)大大加深中国的《马关条约》的半殖民化程度。(4)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在这里使用“开始”,“加深”,“大大加深”和“完全陷入”这四个术语不仅非常准确,而且专业,规范,也符合历史事件的实际情况。历史作为基础教育学科,可以更好地促进和继承中国文化,并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创造良好条件。在这个阶段,历史已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知识传递的主要载体,语言是思想和情感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别是在历史学科中。由于历史课的教学全部是关于过去的知识,因此教师只能通过提高语言素养来提高历史课的魅力。因此,历史教师应注意提高语言素养。在理解这些词之后,我们可以正确地区分各种不平等条约对现代中国社会的不同影响。另一个例子:在秦席卷六国之前,嬴政被称为“秦王”。秦毁灭六国之后,嬴政就被称为“秦始皇”或“始皇”。秦王与秦始皇只有一个词的区别。但是如果把两者的概念混淆,那么就会产生错误。


二、突出语言的学科化与形象化
(一)语言学科化
        由于历史教科书大多是陈述性和决定性的语言,因此从理论上讲它们具备一定的学科特征。因此,在组织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学科术语来跨学科授课。尽管不同学科的语言系统不同,但它们的内部逻辑系统却有相似之处。分析学生的知识需求不是猜测。这要求老师了解他们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常见方法就是按照一定的学科规范进行测试,但是需要教师在课下多熟悉历史背景。以1911年革命的教学为例。如果以1911年革命的爆发为教学重点,那么如何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来设计这种课堂教学目标呢?这种教学设计需要老师熟悉晚清的历史,了解当前有关清朝灭亡原因的学术研究;其次,教师应了解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和表现水平;第三,教师还应该熟悉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和要求,知道如何指导学生等等。如果作者不想继续对教学设计的第二和第三步进行分析。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对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准确的解释和分析,然后分析学生的需求以具体确定教学目标。该课程标准规定了这部分教学内容,内容如下:“简要描述1911年革命的主要过程,并了解推翻专制君主制和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似乎很容易理解。但是课程的实施不仅是知识的转移,教师还必须考虑关键词“知识”。
(二)语言形象化
        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是图像思维通常高于抽象思维。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例如,将历史故事化作电脑中的知识:列宁将沙皇俄国的封建制度更新为社会主义win10系统,然后斯大林安装了功能强大的杀毒软件重工业,但是苏联自身携带着顽固的病毒。于是赫鲁晓夫拼命尝试杀死病毒,但收效甚微,只打了几个补丁。戈尔巴乔夫接任后,直接让计算机蓝屏崩溃,最终重装系统为资本主义。可以看出,如果历史老师的语言能够生动地解释这种简单的语言,并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技巧,他们就能在课堂上形象化和具体化无聊而复杂的历史知识,并能使学生轻而易举地知道并产生所学知识的顿悟将使学生保持新鲜的历史知识感。
三、巧用语言的启发性与反馈性
        语言的启发通常是指教师隐藏在语言中的信息内容,可以为学生扩大想象力铺平道路,并在同时为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交往问题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课堂思维,并在学生已经了解的基础上解决新的要求。在开发和训练使用启发式语言的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自觉设计问题,并通过设计合理且相互联系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逐层思考某个历史事件。例如,一些老师在解释“开辟一条新海路”的背景时,在教科书中使用了两个插图:“15世纪佛罗伦萨”(必修3,第26页)并提出问题:这个图片传达了哪些信息?它与本课的知识点有何关系?学生对三维直观图片非常感兴趣。他们开始讨论并得出结论:该图反映了14至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金融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的兴起,这是意大利的经济根源。在思考并回答了一系列问题之后,学生将能够从逻辑上理解这一历史事件。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他们脑海中的历史事件有足够的了解,而且可以起到将过去与未来联系起来的教学效果。语言反馈通常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接收学生反馈的能力,并通过整合各种信息来指导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课程时应注意各个方面,应最大程度地注意学生的反应,并能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紧急情况。例如,就语言表达而言,可以使用加重语言,提示语言,激励语言,强调语言和其他语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综上,基于上述内容,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师语言,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生动地展现历史现象,人物,事件和其他不可复制的事物,并可以将无聊的历史知识转化为有趣的故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历史教师的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华.浅谈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J].河东学刊,2017(2).
[2]陈刚.浅谈从提高教师语言素养的角度提升历史课的魅力[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5(11).
[3]张发钟.浅谈历史课的课堂教学语言[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