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刘贤英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刘贤英
[导读] 摘要:电力市场开发的关键是营销,电力市场开发和拓展势必需要形成新的电能产品,因此,在开发项目之前,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将会促进电能产品迅速投入市场,可以有效节省电能产品和市场的融合时间,进一步获得应用客户以及提升企业效益。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兰陵县供电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7700
        摘要:电力市场开发的关键是营销,电力市场开发和拓展势必需要形成新的电能产品,因此,在开发项目之前,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将会促进电能产品迅速投入市场,可以有效节省电能产品和市场的融合时间,进一步获得应用客户以及提升企业效益。
        关键词:电力市场;开发;营销策略
        1、电力计量的意义及特征
        1.1 电力计量的概述
        对于电力计量而言,它可以为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以及市场交易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以为电力企业在评价生产设备方面提供数据信息。电力计量中的计量核算能够为电力企业分析电网系统中设备损耗是否正常提供便利,对电网中设备的损耗进行及时准确分析,促使电力企业及时更新设备,不断降低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电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电力企业在计量过程中可以使用电力仪表等一些计量仪器对电网中的各种设备进行监控,做到及时发现一些不能够正常运行的电力设备,并对其进行调整,使电力设备得到改造,不断减少电力企业的电能损耗,推进电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1.2 电力计量的特征性
        (1)技术性,作为商品资源的一种,电力能源的运行是直接作用于电力供需双方上的。电力计量则是对电力数量开展的最简化、最直接的统计。电力计量需要具备较强综合性技术的专业人员来管理操作,因此有相关的技术要求。(2)差异性,在现代科学经济条件之下的电力电能计量统计,需要依据一定的装备仪器与人员配置来完成。因为受管理经验、计量技术以及仪表质量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所以电力计量工作常有一定的差异性,致使电力计量数据难以达到精确。(3)服务性,因为电力企业是电力能源的生产供应企业,自身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性,所以作为电能管理重要组成的电能计量,也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性,其是电力企业在现代经济环境下针对电力能源消费所要坚持的市场化的运作行为。
        2、电力计量的管理研究
        2.1 技术标准化
        技术标准化主要体现在电力计量仪器的精度上,通过提高电力计量仪器的精度,使电力企业计量管理不断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提高计量仪器的精度而言,提高其的计量精度就是提高电能表的计量精度,通过改善电能表的硬件组成部分,来推进计量管理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目标的实现。以对电能表硬件部分的改善作为基础,对电能表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淘汰一些落后的,甚至于说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电能表,不能够加大对电能表计量技术的改造力度,促进电能表数字化以及远程抄表功能的实现。
        2.2 管理标准化
        就企业管理而言,开展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主要有:①坚持依法办事,在法律的基础上,增强法制宣传,贯彻《电力法》与《计量法》等法律法规,并把其作为电力企业内电力计量的重要行为规范,依法开展电力管理;②应该确保领导的重视,在组织管理方面应该实行行政主管直接管理的组织形式,将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置于重要位置;③建章立制,将各种制度建立健全。④注重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就是重视各岗位、各部门的工作衔接、配合与制约,对计量器具从选型、购置、建档、检验、维护、检查以及报废等各环节运用闭环动态管理的策略,使得责任与措施都能够准确到位,从而使得奖惩制度得以严格规范。
        2.3 人员与服务标准化
        ①增强计量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计量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为计量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与人力资源支持。②增强技术培训与技术交流,从而使计量人员的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③积极地对电力用户提供电力计量咨询服务,加大对电力计量使用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得电力用户了解计量检测工作的必要性与相关程序。④增强服务标准实施的力度,不断推动服务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在电力计量工作管理过程中,以标准化作为发展目标,需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贯彻落实多种管理制度。
        (1)电力企业方面要严格遵循依法办事的指导思想,在实际电力计量工作中,以法律为依据,强化法制宣传,将《计量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中的内容进行贯彻落实,可通过课程培训的方式,要求企业包括电力计量人员在内的全体员工,对法治精神等进行有效学习,从而规范其计量工作行为,推动执行依法管电的运营模式。(2)在智能电网的广泛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相关电力计量水平必须得到同步提高,针对这一观点,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从而才能在组织管理上,建立行政一把手直接统筹管理的组织形式,有效凸显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较高地位。(3)要通过部分具有强制性的规章制度,规范促进标准化管理的逐步深入,建议多种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计量管理技术规范”、“计量标准周期检定制度”、“计量标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计量标准使用维护制度”等等,由此对电力计量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提升计量准确性与可靠性。(4)有效强化电力企业各个部门的配合,不仅能够促进电力计量工作的标准化发展,还能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岗位配合,保证衔接有效性,同时使其相互制约,以全面保证“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构建。
        2.4 服务策略
        第一,提升销售整体过程服务水平,在服务整体过程中提升服务水平,包括售前、售中与售后服务水平,由于很多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也会对服务情况好坏积极考虑,电力产品也是如此。因此,在电力销售服务中:首先,在供电营业厅中将一些服务操作流程和意见箱提供给客户,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能够设计洽谈业务区或者利用电能展示区;其次,为了便于用户实施用电查询,可以设计自主用户查询的终端计算机设备;再次,采取公开化的优秀服务承诺机制,并且形成集约化营销标准系统与营销技术支撑系统,进而将便捷的服务提供给用户。第二,利用差异化的服务方式,为了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且对自己的市场范围积极扩大,供电企业结合客户不同群体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差异化的服务方式,也就是将跟踪服务提供给优质服务,并且构建完善的管理优质客户档案信息制度,简化供电企业业务流程。此外,在强化供电稳定性的同时,供电企业必须执行优质客户的定单服务,通过用户约定供电企业的订单内容,促使企业安排专业人员将定单服务提供给客户,并且积极创新产品,最终提升企业服务质量。
        2.5 促销策略
        充分保证可靠供电,供电的可靠性是推动电力市场开发与营销的前提,为了做好电力市场开发与营销工作,供电企业需要集中精力研究供电可靠性,利用提升品牌效应为用户提供一个可靠的承诺,这样就需要企业必须借助产品质量监理企业品牌效应,所以,企业势必将供电可靠性作为第一项内容,若频繁发生停电、电压不稳的问题,用户极有可能选择其他能源。此外,第二项承诺内容便是优质的服务,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可以在用户中产生很好的印象。因此,在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应该对办事流程进行简化进而提升工作水平,即通过各类方式打通各种渠道,集中用户的建议,采纳科学建议。
        结语:总而言之,在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环境中,必须结合大量涌现或者即将产生的电力市场开发与营销问题,明确相应的解决策略。特别是形成超前意识,占领市场先机才是最佳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春凯.电力计量中标准化管理策略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8,20(18):178.
        [2]陈华凤.标准化管理策略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18):182.
        [3]王昱晓.关于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2):17+43.
        [4]赵罡,王炎,杨海波,史艳姝.供电企业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7):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