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及防治措施 王璐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王璐 李盛 魏非非
[导读] 摘要: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直接威胁居住群众的生命安全,良好的结构质量能够提升建筑物使用寿命,营造安全的生活空间。
        联创新锐设计顾问(武汉)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直接威胁居住群众的生命安全,良好的结构质量能够提升建筑物使用寿命,营造安全的生活空间。文章通过对当前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探讨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工程;工程质量;质量缺陷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自身的安全和稳定就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结构质量,也影响建筑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因此,应该积极提升建筑结构工程质量,这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1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管理意义
        首先,提升人们生活与居住水平。建筑建筑工程自身质量与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有着最为直接的关联,若建筑结构质量发生问题,将造成诸多无法挽回的损失,例如,频繁的维修不仅会浪费大量人力、经济资源,也会导致建筑社会效益损失;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若建设方过于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导致偷工减料、以此充好现象发生,便会导致建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无法为人们生命与财产安全提供保障。由此不难看出在建筑当中结构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有利企业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总体质量是建筑企业自身专业水平的一种显现方式,其对于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现阶段,由于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建筑企业若想在市场当中实现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便需为建筑结构质量提供保障,并且,只有建筑拥有优良品质,才能够获得更多消费者支持,从而提升自身信誉与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建筑企业若想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便需以建筑结构施工质量为基础,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2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2.1设计不合理
        在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上,其内容较为复杂,所以需要相关设计人员能够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而且还需要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在明确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设计。很多建筑设计所存在的问题,都是受到设计人员所影响,因为没有积极地做好提前研究,或者是设计人员对于研究结果不够了解,这样就可能导致所设计的内容无法满足实际的地形需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及时和设计人员积极沟通,进而导致在施工中出现问题时很难迅速及时地找出问题并解决,设计图纸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或者是设计人员对于建筑的实际需求并没有明确了解,没有能够及时把握建筑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在长期使用后,就很有可能出现变形,或者是建筑物的地基不够稳定,导致整个建筑物出现倾斜,这些都会影响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较大的影响。
        2.2结构抗震问题
        建筑结构体系能够直接影响整体建筑工程稳定性,如果设计师设计的建筑结构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就会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牢固性,进而导致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甚至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基于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建筑企业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不仅要进行全方位考虑,还要邀请建筑专家对设计图纸进行点评,从而可以及时发现和调整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坚实保障。人们对建筑物的基础要求就是要有足够的强度,但是如果建筑结构体系不够科学就会致使建筑物不能承受很大的压力,不能对上部结构进行有力支撑,这时如果遇到地震灾害,就会很容易发生坍塌,从而给居住在建筑物内部的人们带来灭顶之灾。
        2.3结构裂缝问题
        对引发建筑结构设计裂缝问题的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主要包含以下几种。首先,荷载较大。

在建筑结构中一旦出现荷载过大情况,出现裂缝问题的概率也会升高,并且荷载过大与建筑结构重量、质量存在十分紧密联系,若使用建筑材料重量较大和质量较差时,建筑结构抗裂性就会被削弱,再加上使用建筑材料与工程结构设计不相契合,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也会遭受不良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延长出现裂缝问题概率也会急剧升高,并导致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和质量下降。其次,环境温度。建筑结构裂缝问题出现还与环境温度存在密切联系,当外界天气不断变化时,温度升高和降低会使建筑结构内部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温度过高时建筑材料会变得更加坚硬,建筑结构因为失水干裂出现裂缝情况的概率也会增加,而建筑结构内外部形成较大温差时,所产生的内应力也会引发裂缝问题。
        3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3.1注重设计合理
        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管理,是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以此保证所设计的内容满足要求,避免建筑结构工程质量出现缺陷。首先,建筑企业应引进高水平设计人才,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基础。设计人员需对建筑物的周围环境进行合理分析,充分考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所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从问题的角度来选取相应设计方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此外,企业也应该重视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再次教育,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能够充分把握机遇,将最新的设计方法有效地运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
        3.2加强抗震设计
        当发生地震灾害时,建筑物本身强度和刚度能够对地震力进行抵抗,如果能够将地震力分流到整个建筑上,让整个建筑共同负担地震力,就可以防止因为一个点受到的伤害过大而导致这个点出现局部崩坍,从而对整个建筑造成严重影响,这对于增强建筑物抗震性能也能起到很大作用。对建筑工程结构进行设计时,既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充分考虑,还要对工程承载性进行有效考虑,同时还要兼顾到工程荷载力。建筑工程设计中都会存在薄弱环节,对于这些薄弱环节建筑设计人员需要提起重视,设计建筑结构时应给予薄弱环节更多的保护,通过加强建设的方式提高其在地震中的承受力。等到正式开始施工后,也要进一步加强施工中的薄弱环节,以此来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从而为居住人员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3.3加强裂缝控制
        为杜绝建筑工程裂缝产生,就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关,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包含内容众多,施工中一旦出现工艺把握不牢、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不但会引发裂缝问题,还会威胁整体工程质量。尤其是针对建筑混凝土施工,其质量控制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指导施工人员严格遵照工艺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除了要对施工环境可能造成影响进行考虑以外,还要对工艺技术进行优化创新,实践中可以通过分层浇筑施工的方式,降低外部环境对浇筑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针对出现的温度较高情况,还可以采取埋设水管措施,使混凝土内部外温度保持一致,混凝土结构抗裂性能也会明显提升,同时对钢筋凝土结构施工位置进行科学设置,在保证钢筋结构不会受到混凝土施工影响的同时,利用建筑结构梁体、楼板之间混凝土材料强度等级保持相同、节点核心区域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墙柱混凝土材料保持相同等措施,维护整个建筑结构稳定性。另外,在出现建筑梁柱墙混凝土等级超过底板混凝土强度情况时,需要对节点核心区域混凝土强度大小进行科学调整,实践中可以在验算以后采用加大节点区域配筋、增配抗裂钢筋等措施,防止交接部位出现裂缝情况,建筑结构承载和抗裂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建筑工程规模在不断增加,所以建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积极地采取相应措施,以此来更好的保证建筑结构工程质量能够满足要求,强化建筑结构质量问题控制,做好建筑施工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邓文艳.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的原因与防治[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36.
        [2]刘超.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分析与防治[J].门窗,2019(3):103,106.
        [3]邵枫.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8(8):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