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 李宏杰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李宏杰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对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浙江舟山荣源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舟山  316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对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阶段,建筑施工行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组成中重要的支撑力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是最为常用、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对此,文章主要研究了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常用技术,提出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措施,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材料具有良好的材料特性,因此在现阶段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中,混凝土材料已经得到全面的推广运用。但是不应忽视,建筑混凝土工程涉及复杂的工程施工步骤,工程施工人员如果没有重视工程加固效果,那么可能造成混凝土建筑物产生某些安全质量的缺陷。在情况严重时,存在施工缺陷的混凝土建筑结构还会给居民造成人身安全威胁,带来明显的不良施工后果。由此可见,工程施工人员务必保证全面加固建筑混凝土结构,充分保证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坚固性。
        1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在土木工程中,主要包括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对象等,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施工方式,增强建筑的实用性与结构性,从而获得预期的施工效果。混凝土结构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由于建筑具有多形态化的特点,其工艺流程就有一定复杂性,导致增加了工艺难度。因此,需要规范各项工艺流程,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满足土木工程的建筑需求。其次,混凝土结构在不同材料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差异性,其主要由水、水泥、砂石等众多材料混合制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材料的承载能力。最后,混凝土结构工艺相对较为简单,使用材料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不但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与抗拉能力,而且可以使用矿渣和煤泥等工业废料,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2.1明确混凝土施工方案设计原理
        混凝土裂缝是影响结构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混凝土构件温度应力失衡、物料搅拌以后出现自缩值等对裂缝问题形成、发展过程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参建方拟定本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时,对这些问题较高重视,科学组织施工活动,提升材机等诸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确保现场内各项施工活动协调、有效推进,在明确关键线路和工期控制要点的基础上,加大温度应力与自缩值的调控。针对温度应力,可以采用如下控制技术:1)立足于工程实况设计水泥使用量,水泥水化过程放热,热量作用于混凝土,促进温度应力扩张过程,建议用低热水泥替换普通水泥,若温度过高,还可以添加适量冷水加以控制。2)控制浇筑温度:伴随外界环境温度改变,混凝土浇筑温度也会有改变,为规避形成过大的温度应力,建议尽量不要在高温或夏日浇筑施工,若一定要在炎炎夏日进行,则需对混凝土结构实施一定降温措施。
        2.2钢筋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筋施工技术是使用非常广泛的技术,钢筋施工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基础,钢筋结构相当于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骨架。钢筋结构不但能够固定混凝土的形状,还能够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硬度和抗性,包括抗压力性、抗酸碱性和抗热、抗冷性等多个方面的抗性。钢筋材料通常都是硬度和强度很高的复合钢材,而单纯的混凝土结构因为其内部存在间隙,以及材料本身的张力和热胀冷缩等原因,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极易出现开裂、垮塌的问题,所以钢筋结构对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钢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钢筋制作。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应整齐有序。(2)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mm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mm以下钢筋。(3)钢筋接长。根据设计要求,直径大于等于18mm的钢筋优先采用机械接长、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其余钢筋接长,水平筋采用对焊与电弧焊,竖向筋优先采用电渣压力焊。大于Φ25竖向钢筋采用套筒挤压连接。
        2.3剪力钉施工
        剪力钉在焊接的过程中应符合国家公路桥涵施工质量,并按照相应的文件规定的要求展开施工。在生产焊接之前或在更换焊接环境时要试焊2个栓钉,并且展开试验,经过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止式焊接的进程中。若是在焊接过程中损坏了1个栓钉,之后要焊接2个检钉来弥补,若是还不能达到标准,应该调整焊接设计技术,再展开新的试焊历程,直到最终达标。
        2.4浇筑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混凝土施工牵扯到墙体、基础底板及楼体结构等诸多方面,应格外注意墙体浇筑过程,所应用的混凝土成分一定要维持一致,分层浇筑厚度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混凝土散热是基础底板施工阶段需面对的主要问题,为有效规避这一问题,一是要加强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指标的控制;二是联合使用其他措施强化结构的整体受力能力。另外,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连贯性,应多加注意材料、机械设备的选择过程。本项目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分层施工法,混凝土经由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2m,若>2m时,则务必采取有关措施方法。应结合结构特征、钢筋构件布设的疏密度进行浇筑。分层浇筑高度为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值≤500mm。浇筑的柱、墙连接成整体的梁与板时,建议在柱和墙浇筑结束后暂停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而后再行浇筑。
        2.5置换混凝土与拆除施工模板
        置换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属于重要的加固混凝土工艺方法,该施工方案的重点在于替换原有的混凝土部分,并运用新的混凝土结构填充置换处理后的空缺结构部分。通过实施全面的施工材料置换处理,保障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质量。具体在置换原有的混凝土材料时,应运用正确的施工方法拆除原有的工程墙体结构或者其他结构部位,尤其需要重视保证剪力墙的结构强度。例如,置换与拆除混凝土的支撑柱体时应将预应力拉索布置在柱体顶部的相应位置,从而达到全面支撑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效果。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剔除柱体外侧的保护层部分,确保钢筋内部结构的完整性,经过浇筑处理来实现全面置换柱体混凝土的目标,进而增强柱体结构的坚固性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无疑是贯穿整个工程的重要内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情况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也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我国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施工技术不够先进,管理方式落后、有漏洞,工人施工规范化程度不够的情况,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和措施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进行技术上的监督管理,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友斌.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24-25.
        [2]陈吉红.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8):122-123.
        [3]穆洪杰.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4):190.
        [4]李明昊.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9(4):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