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东城街道办事处 辽宁凌源 1225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我国对农作物栽培的研究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也同时推动了我国的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种植农户能够在生产粮食时全面应用减化肥栽培技术,那么就可以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提高粮食的生产质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坚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实现我国的农业生态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主要通过如何将减肥技术科学应用到农作物栽培上来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减肥技术;农作物栽培;科学应用
引言
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上坚持生态标准和质量,在粮食生产上进行减化肥栽培,稳定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努力建设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大市,实现农业生态化。
1减肥、减药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在农户的意识中还存在“大肥大药可高产”的思想,大量的农膜也被投入使用,在一两年内可能收获的确不错,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农户发现即使投入再多化肥农药,农作物产量也不会提升。与之相反,农作物发病率不断上升,进而导致产量下降。这是因为,常年的大肥大药及农膜使用会削弱作物生产能力,导致土壤板结、酸化、肥力下降等问题,致使诸多土壤问题凸显出来。比如,农膜的施用导致农药、化肥得不到雨水的冲刷,大量渗入土壤中,影响土壤质量。为解决这些问题,减肥、减药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测土配方精准施用、绿色防控、土壤改良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户收入。由此可见,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也会产生很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其一,可引起大河、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其二,可使土壤受到污染,土壤物理性质恶化。长期过量而单纯施用化学肥料,会使土壤酸化。土壤溶液中和土壤微团上有机、无机复合体的铵离子量增加,使土壤胶体分散,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地板结,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其三,施用化肥过多的土壤会使蔬菜和花卉等作物中硝酸盐含量增加。由此可见,减肥、减药同样对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科学应用减肥技术在农作物栽培上的策略
2.1运用生物肥料
有效地运用生物肥料能够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改善农作物根际的环境,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根系的发达。这样非常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并且还能够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快速分解,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的同时又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
2.2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含有养分多但相对含量低,释放缓慢,而化肥单位养分含量高,成份少,释放快。两者合理配合施用,相互补充,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促进土壤和化肥中矿质养分的溶解。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围绕重点作物、重点区域深入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加快形成适宜的组织方式、政策体系、服务机制和技术模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同时,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推广杀虫灯、粘虫纸、性诱器、生物农药等措施减少农药的施用;建设农药废弃物收集站,农药田间使用动态监测点、病虫害监测点,建设示范村标志牌等,以达到农药废弃物的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目的。同时,各种监测点的建设,有利于各种数据的掌握,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防控调整,实现绿色防控,提升农产品质量。
2.3多方法改良土壤,休养“土壤”。
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均衡营养,缓效释放养分;水旱轮作,降低土壤富营养化程度;深翻轮闲土壤,减轻盐渍化;翻晒雨淋,休养土壤,让雨水冲洗土壤表面过多盐分;补施叶面肥,均衡养分,促进作物正常生长,有效提高作物抗性;种植耐肥作物(玉米、大葱等),减轻土壤富营养;撒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让土壤呈弱酸性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2.4科学整地、深翻深松、集中施肥
科学整地、深翻深松可以有效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环境,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同时也增加了磷元素和钾元素的释放时间。深翻深松可以将草籽和带病的植株残体翻入到地下,而地下越冬的病害虫就又被翻到地上冻死。这样既有疏松土壤、保存水分、提高土壤的温度等作用,又能够增强农作物根系的活性,进而来提高农作物的吸收能力。
2.5多方法改良土壤,休养“土壤”。
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均衡营养,缓效释放养分;水旱轮作,降低土壤富营养化程度;深翻轮闲土壤,减轻盐渍化;翻晒雨淋,休养土壤,让雨水冲洗土壤表面过多盐分;补施叶面肥,均衡养分,促进作物正常生长,有效提高作物抗性;种植耐肥作物(玉米、大葱等),减轻土壤富营养;撒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让土壤呈弱酸性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2.6钙素应用关键技术
缺钙土壤中因地制宜地施用不同种类的钙肥如石膏、牡蛎壳粉、过磷酸钙、碳酸钙、氰氨化钙、生石灰、熟石灰等,对花生均有增产效果。大田生产中施用N、P、K的同时,配施钙肥,可提高花生群体质量,促进养分吸收,提高产量。通常由于钙、钾具有拮抗作用,一般钙肥与N、P、K分开施用。通常酸性土壤,施用石灰(生石灰或者熟石灰)后,不仅补充了钙源,而且降低了土壤酸度;石灰的施用量一般为每公顷375~750kg,主要用作基肥撒施。同时,生物有机肥和硅钙肥是酸化土壤较为理想的改良剂,显著提高荚果产量。盐碱地补充钙肥,一般施用石膏,不仅补充活性钙,而且可调节酸碱度,减少土壤溶液中过量的钠盐对花生根系的危害,施用量一般为每公顷300~450kg,可作基肥施用。
2.7政府主导、综合施策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方式,充分调动推广、科研、教学、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按照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要求,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和法律手段,有效构建科学长效机制。
2.8地膜覆盖
由于地膜覆盖有增温保湿的作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殖,使腐殖质转化成无机盐的速度加快,有利作物吸收。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养分的淋溶、流失、挥发,可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地膜与地表之间在晴天高温时,经常出现50°C左右的高温,致使草芽及杂草枯死。覆盖地膜后由于植株生长健壮,可增强抗病性,减少发病率。覆盖银灰色反光膜更有避蚜作用,可减少病毒病的传播危害。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环境要保护,我们要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上,推广新技术,发展有机种植,减少投入污染物,让我们的农户既能感到实惠又能增加收入,既保护我们的环境,又收入了“金山银山”。在农作物的栽培上科学应用减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生产产量和生产质量,同时也给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作物栽培的农户增加种植收益,并且对我国的农业生态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录英,李向东,王丽丽,等.钙肥不同用量对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8,34(5):879-885.
[2]吴文新,陈家驹,周恩生,等.钙、硼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1,30(2):20-23.
[3]高芳,张佳蕾,杨传婷,等.钙对镉胁迫下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水[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1):2907-2912.
[4]张佳蕾,郭峰,孟静静,等.酸性土施用钙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5,39(11):1101-1109.
[5]颜泽辉.论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农业信息,2016(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