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81609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社会国有企业发展技术水平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以及进步,但同时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更是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阻碍,最明显的就是企业的稳定经验和反腐倡廉。这就涉及到国有企业内部的纪委部门,纪委部门是国有企业当中党的之间领导部门,实际根据党的思想和要求进行工作实施和落实,以及对于企业的经营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良好的纪委部门作用发挥,可以使得国有企业的发展更加的顺利以及稳定,同时基于自身的职能,纪委部门也更是需要做好相应工作的实施以及落实,进而为国有企业的发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企业纪委部门;纪检监督;职能和作用发挥
一、当前纪委在发挥职能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纪检监察工作站位还不够高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实践“五抓五重”要求,以服从服务于全面从严治党大局和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为方向,精准有效开展监督执纪问责,推进营造良好的企业政治生态,在思想上还不是很明确,在行动上还没落实到位。
(二)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
在现行双重领导体制下,国企纪检监察干部在履职时面临思想和工作压力,一是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监督对象,导致“对同级监督太软、对上级监督太难”的窘境,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一定的削弱;二是在纪检监察深化改革过程中,对于级别在纪委副书记以上的纪检监察干部的考核、任命以省纪委监委为主以外,其余的纪检监察干部的考核、任命都在各企业自行安排,这就大大弱化了纪检监察干部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思想;三是国有企业中纪检部门赋予的“12+3”项措施尚未明确。虽然配置了监察专员办公室,但是赋予的权利只有监察专员一人,且纪检监察干部尚未办理工作证,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无形的设置了一堵墙。
(三)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一是有的纪检监察干部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还不够强,主动作为还比较欠缺;二是缺乏相对系统的实操性业务培训,企业纪检监察干部普遍缺乏开展监督的方法技巧;三是部分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还未适应新常态,对转职能的要求理解不深不透,造成监督职能虚化。
二、明确职责定位,突出主责主业,解决不敢监督的问题
(一)明确职能定位
国有企业纪检经过一次次的深化改革,积极一体推进“三转”。国有企业进一步明确纪检监察职能定位,将“履行监督责任,协助国有企业中各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作为主要职责,明确相应工作要求,并积极进行宣贯,形成共识。同时要求国有企业各基层单位或板块纪委书记带头学思践悟,带头遵纪守规,带头廉洁自律,带头相互监督。
(二)完善纪检组织架构
根据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深化改革方案,就盐湖股份公司而言,盐湖股份公司纪委和监委同属办公。股份公司设置纪委书记一名(兼监察专员),纪委副书记两名,同时设立监察专员办公室,股份公司设立审查调查室、案件管理(审理)室、党风政风监督(信访)室,按照业务范围下设六个板块纪检室,各科室、各板块纪检室也配置了相应的全职纪检人员。
(三)注重提升纪检队伍专业化程度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不断通过省纪委监委、工信厅纪检组、公司纪检系统组织的各类集中培训、外出培训及议案代训的方式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履职能力;还要通过自发的学习《监察法》、《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督执法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贯彻,不断提高企业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综合能力。
三、转变思维方式,提高思想认识,解决不想监督的问题
(一)强化角色和责任意识
国有企业要不断通过以会带训、议案代训、建立工作微信群沟通交流、约谈教育、集中授课等形式,以及开展以“学有所悟、悟有所思、思有所想、想有所动”为主题的活动,唤醒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促进主动作为。
(二)坚持压力传导
坚持以责任制形式推动责任传导。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要与股份公司各部室、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每年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明确责任分解。结合主题活动推动责任落实,根据股份公司党委年初的总体部署,督促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落实两个责任,努力担当作为”主题教育活动,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为着力点,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同业务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推动责任和压力向下延伸,努力建设对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四、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履职能力,解决不会监督的问题
(一)抓好日常工作,确保常规性工作有成效
以我所在单位而言,每年的年初股份公司纪委都会专门研究制定本年度的重点工作目标,从而使股份公司下属各单位围绕这个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的纪委相关工作和活动,并要把这项工作列入到年度的检查考核。股份公司纪委及各板块纪委都会按照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开展各类日常监督及专项监督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问题下发监督检查建议书和纪律检查建议书,各单位按照建议书要求进行整改后,股份公司纪委及各板块纪委会进行“回头看”检查,确保整改落实到实处,并形成闭环管理。
由于各个国有企业的性质不同,就会出现相似问题反复出现的情况。那么,国有企业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应对和制止这些问题的反复出现?这就要涉及到纪委的制度建设和监督落实两项基本工作。其实不止是纪委存在这两项基础工作,在整个企业中,每年都有新的制度生成出台,其制度的针对性非常明确,都是在发现和出现一些问题而设定的,在国企中,纪委方面的工作应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利用每年通过效能监察工作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并及时与相关领导、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完善相关规定制度,只有把各项制度机制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工作才能充分的应用到生产经营企业发张当中,才能有效避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随时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总体而言,企业中纪委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职能职责,利用在企业内部的优势,以及对周围工作环境、人物事物的熟悉度,及时去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到及时提醒、及时制止,对一些人和事发挥纠正、教育的作用。
五、多管齐下,积极探索改进工作新举措
在制度的建设方面,要查漏补缺,不断完善。不断完善各类制度的保障机制,才能有效避免一些因人而异的做事方式方法和办事效率,也才能逐步的形成处理日常工作时一些统一合规的方式。在我看来,国有企业的纪委工作必须在适当的时候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形成联动机制,才能真正的有效的完美的发挥出纪委工作。比如工业的企业在项目建设方面对重大亏损项目的整治过程中,纪委想要真正的发挥作用,必须协同其他部门,一起配合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面对项目亏损和一些责任的追究上,要从最初的成本和对应的收益测算入手,要通过公司和项目双方共同确认的收益率为基准,在结合施工的年度财检、审计等报告,与财务、设备、成本、工程技术等部门相互配合一起深入、细致的进行分析,来划分一些责任上的亏损和非责任的亏损,并确定责任亏损有关人员的责任评定界定等等。在这些工作都达到完成阶段后,纪委才能介入责任追究的其他环节。国有企业中,纪委不仅仅要在这种案件中严肃处理,严肃追责,更应该提前及时发现和弥补有关制度中出现的漏洞。可想而知,只有在制度的约束中,才能更好的实现对项目亏损的管制,实现项目管理人和主要负责人随时保持一种警醒,对待项目和工作任务环节都时刻保留有一份责任在心,对增值创效始终坚守一份信念。
结论
国有企业纪委部门的纪检监督作用有效的发挥,实际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加稳定的发展以及进步,同时也更是可以基于有效的监督,将党的思想和要求进行全面的落实以及传递,进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利军.发挥纪委监督作用 做好企业效能监察工作[J].中国水泥,2020(05):70-72.
[2]尹子东.推进国有企业纪委“三转”,发挥国有企业纪委监督作用[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18(02):13-14.
[3]王旭东.试论企业纪委在工作中如何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J].企业导报,2014(06):28-29.
[4]艾玉凤.国有企业纪委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探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0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