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探索 吉瑞祥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吉瑞祥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有了很大进展,企业的党建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有了很大进展,企业的党建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论文主要介绍了国有企业及党建简述,阐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现存问题,探讨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观念愈来愈多样化,企业员工的思想理念也愈发显得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如何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团结心,如何发挥党组织带头凝聚的作用成为当前国有企业管理者的重要思考内容。对此,为保证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应该积极完善企业党建工作,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于企业的积极影响,从而推动企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前进。
        1国有企业及党建简述
        国有企业的性质是国务院及地方政府机关代表国家出资创立的独资企业,属于国有独资或者国有控股,这里的独资企业也包括中央及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认证后而逐级形成的企业单位。中央或地方政府机关对国企单位具有绝对的控股权及所有权,政府机关的意志决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走向以及经营活动,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党建全称是党的建设,属于中央或地方党组织的职能,是党务工作的概念之一。党为了始终保持自身性质,从事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均为党建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及作风建设,等等,为国企党纪机制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除中央政府之外,地方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均需重视党建工作的开展,周期性讨论党的宣传工作、教育工作、组织工作、纪检工作、群众工作以及统一战线工作,并针对阶段性党建工作进行自我检讨,逐步完善我党内外思政状况。
        2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现存问题
        2.1“人”的工作与“物”的工作相偏离
        受工作对象的影响,“人”的工作与“物”的工作相偏离。毋庸置疑,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有企业发展自然要以盈利为目标。也即是说,企业中心业务做的是“物”的工作,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盈利等方面,为壮大国有资产贡献重要力量。相较之下,国有企业党建面对的则是处于生活世界中的人,归根到底是开展“人”的工作,其工作过程与人的思想和行为息息相关,具有更大的复杂性、挑战性、不可预测性。当下,部分国有企业没能够摆正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出现党支部建设淡化、虚化、边缘化现象。事实上,以“人”为中心的党建工作和以“物”为重点的业务工作仿佛鸟之两翼、船之双桨,不能以孤立的眼光只抓党建不重业务,也不能以单一的眼光只抓业务不重党建,唯有二者共融共通、同频共振,才能助推新时代国有企业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2.2国有企业政治思想意识存在薄弱环节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殊性,部分国有企业在政治思想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员工的整体党政意识不够坚定。国有企业过分强调自身的经济性和发展性,在进行国有企业建设时过分功利化。没有理解政治思想意识的积极性和影响力,只是将党建工作作为社会发展的表面工作,形式主义问题普遍。因此,国有企业没有把党建工作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
        3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
        3.1结合企业文化安排党组织建设
        与其他从事艺术工作的单位相比,建设施工单位的企业文化往往比较浅薄,这在无形中加大了党建工作的难度。

换而言之,企业内部文化匮乏,使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不足,造成整体管理与工作氛围的过于松散,导致基层党组织建设难以有效落实,阻碍了基层党风党纪管理,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成为空想。因此,在建设基层党组织前,应加强内部文化的建设,增强建设施工单位软实力,确保企业精神内涵能够完全体现,进而立足于本单位的精神核心,灵活选择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说,党政工作部门应以企业文化、团队精神为指导,将目光指向建筑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精神文化内涵协调组织建设工作,以二者的同步、协调发展为企业成长注入持续的活力,以融合促发展,以发展促提高。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呈现企业价值,深度展现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推动党政精神的建设与传递。在此背景下,基层党政部门可以尝试与建筑施工单位的工会取得联系,共同制订更加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为不同的人员安排合适的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对接,将资金与人力成本投入尽可能降到最低,以换取高效的党政建设。
        3.2坚持党建与经营管理相融合,构筑作风建设新布局
        企业应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并能够进一步落实与推进从严治党新常态。对党建工作进行科学部署与规划,最大程度地发挥各部门协同优势,使企业的战略部署、经济发展规划、最新的制度规范等得到有序推进与落实。既要对各个部门的作风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纲要,也要运用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等获得显著的工作成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大力改善企业内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促使各部门力量形成合力,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3优化监督机制
        毛泽东强调:“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在这里,毛泽东将党内民主视作巩固发展党的建设的重要武器,而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则是确保党内民主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招。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要优化纵向监督机制,把管理“重音”放在自上而下的监督中,形成一级带动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良好工作氛围;另一方面,优化横向监督机制,把监督“重调”放在同级监督的管理下,促使同级之间互相监督,以罚促行,形成全员同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4工作力量深度融合
        第一,建立优质党总支班子,贯彻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第二,建立优质支部班子,企业党支部作为党建工作的基层组织,必须保证自身积极效用的充分发挥,必须配备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党员,落实我党“一岗双责”的任职理念。第三,树立党建标杆,在党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员工需要一个标杆人物用以学习或模仿,任命党员骨干兼任党小组组长,在党建过程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第四,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培养基层党员的党建意识,利用党性约束自身,将党员培养成骨干标杆,以此保证党员队伍的政治先进性及业务先进性。第五,凝聚职工群众,国企单位内部并非全部都是党员,部分职工群众仍然需要党支部进行团结,依靠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保证党建与业务的同计划、同部署、同开展以及同考核。
        结语
        总之,企业需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建立正确的认识,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经验融入党建工作的各个流程中,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与优质的企业文化。基于党建工作产生的强大凝聚力与向心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推进企业在新形势下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党齐民.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01):63-68+108.
        [2]党齐民.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J].理论学刊,2017(02):53-57.
        [3]李梦亮.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的共生效应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4):204-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