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构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王大钰
[导读] 摘要:概述了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概况,详细介绍了创建的背景、建设的方法、取得的成果、运行和持续改进的过程,明确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对夯实基层安全基础,保障安全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31500
        摘要:概述了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概况,详细介绍了创建的背景、建设的方法、取得的成果、运行和持续改进的过程,明确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对夯实基层安全基础,保障安全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信息平台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一、罗河矿业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罗河矿业公司作为国家、安徽省非煤矿山首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企业之一,先行先试,完成了非煤矿山“两个体系”建设工作。2018年11月1日通过安徽省应急厅项目验收。对公司罗河铁矿、选矿厂、尾矿库各系统工艺、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中存在的与人、机、环、管理等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全面辨识和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管控措施,明确管控层级和责任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动态排查、闭环治理,使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一)目标明确,夯实组织保障。
        为保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持续有序、有效开展,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项建设办公室,包括采矿、选矿、设备、机电、安全、信息化等各个专业人员。编制下发了《罗河矿业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内容、职责分工、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相关要求,同时建立完善了《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办法》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办法》,为创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强化培训,全员参与,完善推进机制。
        为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在最短时间内步入快车道,先后举办了“三期”专题培训班和“二期”安全信息平台使用培训班,组织各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对“两个体系”知识及信息平台使用进行培训,使广大职工进一步认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全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形成领导高度重视、职工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同时成立工艺、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信息化品平台建设5个工作小组,由分管副总牵头定期开展推进会、专题工作会议,布置、总结、推进创建工作,保证各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有序完成。
        (三)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一是公司成立了以技术高管、专家、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组成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领导小组。按照“全员辨识、两级评价”要求,将整个生产系统划分为采矿、选矿、尾矿库、辅助系统4个主单元。工艺15个分单元、设备23个分单元、设施40个分单元、作业活动19个分单位,共97个风险点,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分析。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和作业风险矩阵分析法(R=L*S)全员、全范围、全流程进行梳理,共辨识各类危险源2511项。二是以辨识和分析为基础建立了《罗河矿业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从安全管理、工程技术、教育培训、个体防护、应急处置五个方面制定了《罗河矿业公司风险分级和管控措施清单》,绘制了《罗河矿业公司安全生产区域风险分布总图》、《采矿、选矿、尾矿库、辅助系统作业活动安全风险比较图和安全风险“四色”图》,制定了24项《安全风险公告栏》、36个《岗位风险告知卡》。建立了风险点辨识,等级评价,管控措施、人员确认,风险警示公告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四)实现分级管控全覆盖,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严格对应管控层级,制定了《罗河矿业公司隐患排查清单》和《隐患排查表》。明确了检查频次、检查内容和责任单位,建立了岗位班组、工区、车间、公司四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公司层面每季一查、车间层面每月一查、工区每周一查,班组岗位每班一查。各类检查均采用表格清单制,其中公司级季度检查,“刚性”执行领导负责制,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检查分组及检查区域清单》,由主要负责人参加、各分管负责人领队,分为地表、尾矿库、井下共若干个小组,主要针对三级以上危险源点开展隐患排查检查,对检查出的隐患按照“五落实”的原则落实隐患治理责任,形成了全员参与、全面排查、动态监控、有效治理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使各类安全生产隐患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及时消除,严防风险失控转化为隐患,隐患升级引发事故,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
        (五)建立安全信息平台和隐患排查手机APP系统,提高信息化科技保安能力。
        为使职工对“管控措施的落实”好排查、易排查、便于排查,公司探索互联网+“两个体系”运行模式,建立了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信息平台。整个平台主要分为两大模块,一个是风险、危险源数据库,一个是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可以通过电脑端和手机APP,实现对公司生产系统工艺、设备、设施、作业过程的动态风险辨识、评价和修正以及日、周、月、季度不同时间段的隐患排查治理。同时信息系统可以根据危险源点出现隐患的频次和隐患等级的大小,实现风险预警推送功能,从而为管理人员对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和改进安全管理方式提供数据基础。
        二、持续改进、有序运行。
        按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持续改进要求,公司制定下发《2020年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控工作计划》,修订2020年度罗河矿业公司(一、二级)安全风险公告栏,明确尾矿库、地表炸药库、井下采场、110KV变电所、井下采空区、措施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七个公司(重大)风险分级管理责任人员、措施和安全检查要求。根据马钢矿业资源集团统一部署,将原先的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系统升级为安全标准化信息系统,修订后的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数据已录入安全标准化信息平台测试运行。生产班组通过执行安全信息平台自动生成的检查计划,对照检查标准,开展现场隐患排查工作,通过信息平台上报隐患整改和验收情况,形成PDCA闭路循环。1-12月份,岗位员工通过信息系统自查自改隐患和问题1230项,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三、“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成效。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的关键是人。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突出人的因素,以安全文化为引领,以信息化体系为支撑,注重奖惩机制,不断提升员工风险、隐患管控治理水平,努力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公司地表建设“双体系”宣传栏、井口候罐室张贴“双体系”建设理念宣传挂图、井下设置“双体系”安全文化长廊。地表、井下重要场所设置《安全生产风险公告栏》,固定岗位悬挂安全风险告知牌。使员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直观感受、自觉接受需要学习的理念、标准和文化,营造出强建设、重运行、严绩效的浓厚氛围。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以来,成效显著:岗位员工的自主风险控制、自查自改隐患、“我要安全”意识都有较大提高,“三违”发生率明显减少,安全生产保持长周期稳定顺行。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将安全关口前移,让“风险”挺在“患生”之前,通过加大风险管控和排查治理,以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双重预防机制对夯实基层安全基础,保障安全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开创了风险预控、过程管控、主动安全管理新模式,成为构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2、2016年10月9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3、2016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