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以重大疫情为例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付静波 邓春艳
[导读] 摘要: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爆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面对突发的 公 共卫 生 事件,诸多企业面临着较大的 生 产经营压力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尤其在企业的人力资源方面,企业通过裁员、缩减薪酬福利待遇来控制成本,通过改进工作方式、绩效管理方式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西管理处  650228
        摘要: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爆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面对突发的 公 共卫 生 事件,诸多企业面临着较大的 生 产经营压力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尤其在企业的人力资源方面,企业通过裁员、缩减薪酬福利待遇来控制成本,通过改进工作方式、绩效管理方式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劳动者也面临安全、健康、待岗、失业、收入减少等风险,劳动关系不稳定性也在增加。基于此种状况,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在帮助企业应对疫情的不利冲击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变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将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各国都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设为一级响应事件,采取了“实施封锁”、“限制或停止聚集性活动,停工、停业、停课”等措施,在此种背景下,多数企业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经济效益急剧下降。针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企业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需要企业在开工复产过程中实施科学有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对措施,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1、疫情中人力资源管理不善的负面影响
        企业出台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企业当下所面临的难题,但受制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实际情况,从长远来看,企业出台的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1损害经济利益
        企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除了因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造成的损失外,因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不善也会损害企业经济利益。
        (1)裁员补偿。企业在疫情期间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裁员的,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裁员补偿。
        (2)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全面复工复产后,针对疫情期间裁员所造成的人力资源短缺,企业需要重新招聘员工,从而产生招聘、培训成本,增加企业经济负担。
        (3)违规罚款。企业在裁员时,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受到政府部门的处罚。
        1.2破坏企业形象
        良好的企业形象是经济利益不可替代的,在此次疫情中,树立好企业的良好形象,这对顺利度过疫情困局,打开企业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在疫情中裁员与否都在情理之中:处理得当,甚至可以转“危”为“机”,处理不当则直接损坏企业形象,进一步加大运营困难。
        1.3影响员工忠诚度
        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不仅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置换的成本。就“新冠肺炎”疫情企业裁员而言,这一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使未被裁员的员工考虑自身工作的稳定性,担心自己被企业开除,从而消极怠工,影响企业效益。再以强制复工为例,当疫情管控尚未解除时,企业要求员工强制复工,使员工的健康暴露于高风险之中,无形中会致使员工降低对于企业的忠诚度,产生离职的想法。
        1.4存在违法违规风险
        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裁员措施为例,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规定,企业申请裁员必须“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因此,企业即使因疫情影响经营,面临困难,需要裁员,也必须提前一个月启动相关程序。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事发突然且发展迅速,企业没有按照法律法规提前一个月启动裁员程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裁员容易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2、疫情期间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薪酬福利待遇降低
        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企业管理者未与员工商定或不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随意缩减员工的各种福利政策,如直接缩减薪酬或通过调离原工作岗位等方式变相缩减薪酬待遇,以此来达到缩减企业成本的目的。
        2.2随意裁员与招聘困难并存
        由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占据了企业总成本的大部分比例,当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时,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裁员,就成了企业的首选措施。

此类现象带来的直接问题是空闲岗位较多,复工后的人力资源短缺。加之疫情后交通尚未完全恢复,疫情尚未完全解除,人员流动性较前大幅降低,这也就意味着,可雇佣员工数量急剧下降,基于此,可能出现招聘困难的局面。
        2.3远程办公弊端暴露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远程办公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还能降低因集中办公而可能导致的疫情传播风险。但疫情期间的远程办公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过分依赖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其二,工作超时问题严重,且由于沟通不畅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变相延长了工时。在疫情期间,由于多数行业与企业远程办公的采用具有突发性,采用准备不充分、试错机会少等原因,更加放大了远程办公在安全与工作时间方面的不足。
        3、疫情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建议
        3.1做好疫情防控下的员工复工报到工作
        在政府和防疫部门允许的时间范围开工复产之前, 企业人力资源部要引导员工尤其是已经返乡的员工在指定的时间来公司上班, 严禁员工尤其是已经返乡的员工提前来到公司, 以便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企业人力资源部需要为企业开工复产提前设计好疫情防控和安全开工的表格文件,然后向全体即将开工复产的员工发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生活《告全体员工书》及《公司工作和生活场所疫情防控措施方案》”,把一切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生活的要求向全体员工详细说明,并设立相应“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生活”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指导和落实相关工作。 《告全体员工书》及相关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生活的文件、表格和视频等,可采用企业办公系统、QQ 群、微信群、电子邮箱等方式发送和联系,并要求员工回复确认收到相关文件,以便保存告知证据。企业人力资源部要根据 《公司工作和生活场所疫情防控措施方案》组织员工网络填报《员工返岗前期去向信息采集表》,并把后续工作生活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3.2科学调整招聘计划、用工方式、招聘和面试方法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企业人力资源部应该对疫情发生前已定的招聘计划、用工方式、招聘和面试方法等进行调整。 首先,由于疫情下外贸订单减少、物流配送不畅等原因,多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数量都会不同程度地减少,对人力资源的数量需求也会减少。 为尽量减少人员聚集接触,企业应尽力帮扶和保留现有员工,特别是对于核心关键岗位的员工更要多加关注和帮助,以利于人力资源的稳定。 如果疫情爆发之前就已经录用了新员工,恰逢疫情之后才能报到上岗,企业人力资源部应及时通过网络或电话跟进沟通,与新员工协商变更报到入职的日期。 对于新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老员工劳动合同的续订问题,企业人力资源部可通过企业电子邮箱、官网平台、办公平台等方式进行官方式的确认,承诺事后再补签书面劳动合同,以消除员工的疑虑和不安。
        3.3风险管理,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应急机制
        企业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应急机制可以使企业在遭遇企业人力资源危机或突发事件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本文认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分为预警确认、应对处理、总结归纳三个部分,在这三个部分之中,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1)预警确认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基于社会实情及企业实情进行判断,是否确认启用人力资源应急机制。通常在这一阶段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具备较高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及丰富的应急处理经验。可以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培训的方式让其具备上述能力。(2)应对处理阶段。应对处理阶段通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宣布启用应急管理机制后的具体实施环节,这一环节主要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出现的具体问题采取具体措施,以解决问题为主。应对处理阶段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非应急时期通过危机预演等方式,制定不同危机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方案,以期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妥善应对。(3)归纳总结阶段。这一阶段通常是在应对处理阶段出现问题或危机解除时进行:当应急阶段采取的措施出现问题,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时,积极进行总结归纳,根据现实情况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减少企业损失;当危机解除时,积极归纳总结,根据总结结果适时调整应急处理措施,可以为企业处理危机事件提供经验。
        4、结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要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首先要关注学习国家有关疫情防控的要求和政策,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尽快恢复生产,再就是做好疫情防控下的员工复工报到工作安排,最后,,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积极面对难题,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竞争中赢在起点。
        参考文献
        [1]王文章,孙荣.应急管理中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人才,2010,(21).
        [2]王佳,程实,陈波涛,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 急 管理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7,(10).
        [3]金贺,宋娟.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 急 人力资源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