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智慧文博建设路径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徐丹
[导读] 摘要:新时代,文博工作应该利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开展智慧文博建设,有关文件明确地指出了文物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与跨时代意义,更是不遗余力的在众多重要场合强调了文物保护工作具有的重要价值,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工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文博馆
        摘要:新时代,文博工作应该利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开展智慧文博建设,有关文件明确地指出了文物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与跨时代意义,更是不遗余力的在众多重要场合强调了文物保护工作具有的重要价值,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工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智慧文博不是指具体的一种旅游产品,而是一种全新的博物馆领域发展和运营的理念与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智慧文博的理念,分析了智慧文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智慧文博发展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智慧文博的建设、发展、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文物保护;发展形势;重点任务
        一、智慧文博建设现状概述
        文物是宝贵的沧海遗珠,我们今天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件器物,更是涵盖了丰富历史要素、文化精髓与历史信息的产物,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触摸到不同时期、不同风貌下的民俗文化,这些重要的资讯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借鉴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党中央以及国家领导人一直在关注与文物保护相关的工作,但是在肯定现有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智慧文博与“智慧旅游”、“智慧城市”等概念是密不可分的。智慧文博是在“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浪潮席卷下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智慧文博不是指具体的一种旅游产品,而是一种全新的博物馆领域发展和运营的理念与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智慧文博的理念,分析了智慧文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智慧文博发展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智慧文博的建设、发展、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智慧文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法规环境不健全
        政府对于智慧文博基础建设扶持力度不够,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建立健全,尚不能完全适应智慧文博的发展要求,并对智慧文博的发展形成约束。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促进智慧文博发展的政策,不少省份也出台了有关意见,但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尚未执行到位。导致智慧文博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受到保护。
        (二)警惕“智慧+”技术带来的新问题
        技术带来无限的可能之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不少博物馆工作者忽略了对信息的精心处理,仅仅停留在简单将年代、大小等文化资源的数据和信息展示出来,这样难以让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展示的文物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与其他事物有怎样的关联?与现代社会有怎样的关系?要警惕单纯靠技术解决所有文化问题的趋势,智慧文博建设要在数据(未加工的数字和事实)、信息(处理过的数据)、知识(鉴别过的信息)、智慧(数据+信息+知识+行动+反馈)之间找到逻辑联系。


        (三)部分单位文物保护理念落后
        部分地区的决策者由于对文物保护理念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决策者异想天开的对历史古迹进行了胡乱地篡改,在这一方面广大游客也深有感触,许多城市建设都对历史古迹与遗址进行了调整,最主要是从工艺与材料入手,运用了一些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与防腐工艺,对历史遗迹进行仿古式重造,不得不说,这种改造其实是对文物的一种破坏,与文物保护工作者最初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三、提升智慧文博建设水平的建议
        (一)有效运用智能化设备和技术
        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更加多样化,许多人开始寻找更有格调的文化活动与蕴涵丰富学术氛围的文化场所,去进行精神上的洗礼与文化知识方面的提升,因而博物馆也成为了大众进行文化交流的首选。我国传统文化通常都是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延续下去的,这种方式不仅古老也不利于文物工作的全方位保护。
        (二)提高工作人员智能化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广大工作人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通过声音、影像、视频等方面的应用,将文物工作者收集的资料以现代化方式呈现出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管理人员应做好本地区博物馆工作的文物陈列工作,并在形式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将新时期高科技应用到文博事业之中,如高科技数字化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参观者较为感兴趣的新一代多媒体触摸屏系统以及大屏幕电视系统,使参观者切身感受到文物的巨大魅力,更好地了解、体会文物保护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三)加快游客管理和业务实施信息化
        智能电子导览功能让游客通过智能终端享受全方位的导览服务。游客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电子地图和电子导游,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智能电子导览服务可以使游客轻松享受不同景点免费介绍,深入了解景区文化,帮助游客规划最合理和符合其个人兴趣的旅游线路,给游客带来令人难忘和人性化的旅游体验。另外,景区的业务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包括电子票务、电子商务、游客管理、公共服务、财务管理等。智能综合管理功能为智慧文博平台提供基础管理,实现云服务中心线上与线下各业务系统的统一管理。实现用户一体化、应用集中化、授权便捷化、接口生态化。智能综合管理服务的建设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可有提高景区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节省相当一部分的人力资源。
        总之,在“智慧+”的发展形势下,要加快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博物馆内外的资源,拓展博物馆服务社会和提供教育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以物化人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郭宏. 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 15(3):61-64.
        [2]郑小娟. 试析做好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10):00308-00308.
        [3]袁晶晶. 浅谈博物馆的文物保护研究[J]. 传播力研究, 2017(1).
        [4]陈建云. 浅析现代博物馆文物保护及管理趋势[J]. 青年时代, 2016(20):55-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