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李允瑞
[导读] 摘要: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社会民生内容,其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会影响社会和国家的稳定。
        德州市产品质量标准计量研究院  253000
        摘要: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社会民生内容,其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会影响社会和国家的稳定。本文首先针对目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滥用食品添加剂、化学残留过量、微生物污染等,然后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体现,最后详细概述食品检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显著提升,但在日常生活中依旧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而言,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由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个人健康事件频繁发生。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条件下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使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更加多样化。食品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技术手段。因此,需要增强对食品检测的重视程度,提高食品检测综合标准。
        1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体现
        1.1滥用食品添加剂
        对于一些生产制造商而言,为了改善食品的口味,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会向食品中添加相应的食品添加剂,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若在进行食品加工制造时添加剂成分过量,将造成严重的人身危害。就目前的部分食品来说均或多或少存在违规、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1.2化学残留过量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病虫害等,其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基于该种现状,为了有效预防病虫害,种植户将大量的喷洒农药、杀虫剂等产品进行防治;还会采取向农田中施加相应复合肥方式增加农作物的整体产量。农药、杀虫剂、化肥中均含有一定量的有害物质,过量使用、不按照休药期规定使用会导致农作物中存在农药残留,最终成为人们的“盘中餐”,造成化学残留物进入人体内危害健康。
        1.3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问题中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目前,大部分的食物中毒是由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微生物属于肉眼不可见物质,其在日常条件下容易附着在食物上,随之进入人体内,从而导致食物中毒。目前,我国在食品检测中增加了对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同时该领域已经取得了较为优秀的成果,但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仍然需要继续努力。
        2食品安全检测作用
        对于目前的农作物安全检测而言,其主要采取的检测技术为荧光检测、电子捕获检测技术等。电子捕获检测技术的核心检测对象为农作物中的有害物质,其优势在于灵敏度相对较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出农作物中残留的部分有害化学物质成分;其不足之处在于检测对象单一化,将电子捕获检测技术与荧光检测技术结合能够获得更显著的检测效果。荧光检测技术灵敏度较高。采用该种检测方式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有效检测出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物,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对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而言,其主要用于微生物细菌的检测,通过该项技术能够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空肠弯曲菌等进行有效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最佳效果,同时该项技术操作简单便捷,易于实现。在微生物食品安全检测中可以应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其主要将各种带有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样于芯片表面,食品微生物样品DNA扩增后,与芯片上带有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杂交,最后通过扫描仪分析荧光分布模式,确定待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某些特定微生物。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食品安全检测提出新的挑战。传统食品检测方式很难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有效检测,但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以快速获取检测结果,因此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新方向。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有关部门针对我国食品安全做出了巨大努力,不断创新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不断研究更新食品检验检测标准,提高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与饮食健康。


        3食品检测问题
        3.1检测人员问题
        我国食品种类逐步增多,食品生产工艺不断创新,相应的食品检验技术与标准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但是很多地区的检验人员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依然秉承着传统思想与传统技术进行相应的食品检验检测,无法及时发现食品中潜藏的风险,继而导致不合格食品在市面上流通,威胁消费者权益,并对食品市场发展形成了不利影响。
        3.2监督力度问题
        食品安全囊括生产、销售、餐饮等多方面的安全性,但目前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主要侧重于成品检测,对于生产与销售,并没有过多重视,也没有认识到加强食品生产监督的有效性,导致实际工作过程中,食品的原料、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过程均无严格监督标准,导致检测不够全面,无法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再者,部分地区并未认识到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监督的必要性,监督力度过弱,导致不法商家有机可乘,无形之中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
        4应对措施
        4.1健全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提高部门工作效率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是导致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效果始终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需结合食品检验检测的实际需求,详细划分各个岗位的职能与责任,促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价值,保证食品检验检测的顺利进行。管理者还需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与食品更新速度,积极完善现有食品检测体系,明确每一种食品检测方法的操作流程、合格标准,促使每一位工作人员有据可依的开展工作,从而保证工作的实际效率。合理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安排,预防检测工作重复进行。安排专业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工作,不断寻找部门内部管理问题,不断强化部门内部管理工作,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4.2更新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技术
        检测技术陈旧、应用的检测设备老旧是导致检测效果始终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需与时俱进不断引入新型检测技术,不断安排检测人员学习相关检测技术,掌握相关检测技能。管理者还需认识到积极更新检测设备的必要性,结合食品实际检测需求,选择质量最好、效率最高、检测结果最准确的设备,并在引入设备后,立刻安排检测人员学习如何操作设备,安排专业维护人员定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实际运行性能,促使设备发挥最大价值。有条件的部门,还可结合食品检测的实际需求,积极改进现有检测设备,研发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检测设备,不断提高部门的食品检验检测准确性。
        4.3规范食品检验检测流程,完善管理制度
        食品检验检测流程的规范性以及食品检验检测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单位未来的发展,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积极意义。因此,相关检测部门必须结合部门实际情况、时代发展情况以及食品安全实际需求,不断规范食品检测流程,保证检测人员能够按照规范检测流程完成工作,保证工作的基本效果,并且进一步提高食品检测的可信度。规范食品检测流程,完善食品检测管理工作,可让工作人员认识到积极与其他部门人员沟通交流的必要性,进各个部门沟通交流、团结协作,还可建立统一的执行标准,提高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与管理效果促进食品安全。
        结语
        食品安全是关系我国整体社会民生的重要事项,随着我国食品种类的不断增加,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3个方面,即食品添加剂、化学残留过量、微生物污染等。为了保障人们不再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困扰,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力度,在强化食品安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检测手段,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杨,刘飞燕,张建方,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中人为故意行为作用机理路径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5):1-10.
        [2]史高嫣.浅谈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法律规制的完善[J].中国调味品,2019,9(11):195-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