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摘要:为了避免地铁车站交付运营后因结构侧墙渗漏水等造成离壁沟积水引发积水透过装修层渗流至结构内,影响城市地铁的正常运营,本文以PVC管为基材,在离壁沟内灌注1:2防水砂浆封底,两侧喷涂2道遇水膨胀止水胶,与地漏连接处采用环氧树脂嵌缝胶及HSGM灌浆料封管,实现整个离壁沟防水系统严密性。经过现场实践,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防水效果较好。
关键词:离壁沟;PVC管;环氧树脂嵌缝胶;遇水膨胀止水胶;1:2防水砂浆;HSGM灌浆料;防水
0.引言
依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数高达十三亿七千万, 随着人口密度不断增长,城市压力日益明显,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城市地铁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在城市地铁建设过程中,结构呈现渗漏水情况较常见,尤其是一些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结构呈现渗漏水情况非常常见。根据调查发现,一般地铁车站站台层均会在轨行区道床设置排水沟来引流设备厂层、站厅层及结构渗水。那么,为保证站厅层、设备层的正常使用功能,必然需要设置一些截水构筑物,因此,离壁沟应用而生。通过多年现场施工经验及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地铁车站离壁沟都是采用后期施工,那么,新旧混凝土结合效果势必低于整体浇筑施工的效果,且施工过程比较随意,防水效果欠佳。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改善传统离壁沟防水引流处理,提高防水及引流效果。
1.工程概述
济南轨道交通R2线八标段包含西周家庄站~开源路站区间、开源路站、烈士陵园站、开源路站~烈士陵园站区间,共两站两区间。其中,开源路车站为地下两层车站,全长210.6m,有效站台长120m,有效站台宽11m,车站标准段总宽18.3m(内净)。顶板覆土约3.1m,底板埋深约16.31m,共设2个风道、1处消防水池、4个出入口、2个安全出入口,采用明挖顺做工法。烈士陵园站为R2线与M1线换乘车站,R2线为地下两层车站,总长331.55m,标准段宽度21.3m,扩大段净宽为24~30.6m。平均埋深约为19.5m,覆土厚度4.0~6.0m,共设3个出入口、1组冷却塔及2组风亭。M1线为地下三层车站。车站总长209.9m,标准段宽度21.7m。埋深约为25.22m,覆土厚度4.3~5.8m。本站共设7个出入口、2组冷却塔及4组风亭。
图1 总平面布置图
2.传统施工方法
受工期及侧墙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安装影响,大多数地铁车站采用后期植筋并浇筑离壁沟,待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模板、对沟底进行10mm防水砂浆调坡处理,以达到防水引流效果,保障后续地铁运营正常。
3.本项目离壁沟设计参数
中板设计400mm厚,离壁沟内墙厚60mm,高300mm,净空140mm,结构内衬墙充当离壁沟外墙,采用10mm厚1:2聚氨酯防水砂浆调坡封底,具体详图如下:
图2 离壁沟传统防水处理节点详图1 图3 离壁沟传统防水处理节点详图2
4.传统设计存在问题
依据标准要求,新旧混凝土结合处,在凿除既有混凝土浮浆和杂物后,需涂刷水泥基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但是,依据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及砂浆管理规定》的通知,明确施工现场不得使用自拌混凝土。同时,济南市《关于规范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点)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商混站要求严格。但是近年来,济南市在建项目较多,商混站较少,无法满足商品混凝土供应。因此,将难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及时性。同时,因离壁沟净空较小,长度较长,沟底防水砂浆封底调坡引流质量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5.方案优化
为解决传统离壁沟施工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经现场探索及试验,得出一种易于实施、施工效率高、防水效果好的地铁车站离壁沟防水处理节点,具体方案如下:
离壁沟内以10mm厚的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浆抹底,于沟底的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浆上铺De140mm的PVC管,所述PVC管为沿着中轴线剖开的半管体结构,以开口朝上,作为积水引流至地漏的引流结构,管体顶端两侧与离壁沟外墙及结构外墙之间均设置遇水膨胀止水胶形成密封;
所述地漏内穿设镀锌防水套管,所述镀锌防水套管外壁与地漏内侧壁之间以HSGM灌浆料填充封管,底部由环形卡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楼板底端,顶边沿与楼板顶端面齐平,并与楼板顶端面之间以环氧树脂嵌缝胶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离壁沟外墙对应于地漏所在位置处局部外扩,于局部外扩处沟底以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浆调坡,并于顶部封盖带有滤网的不锈钢盖板。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方案提供的离壁沟防水处理节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地铁车站离壁沟的防水处理,利用PVC管直接作为沟底积水引流结构,极大地简化了调坡操作,且精度较高,降低在狭小操作空间内的操作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PVC管与离壁沟外墙及结构外墙的接触面之间以遇水膨胀止水胶进行防水处理,在遇地漏处,镀锌防水套管穿设于地漏内中,管体外壁与地漏之间填入HSGM灌浆料,底部以环形卡环及膨胀螺栓进行固定,地漏顶部外圈与楼板顶端面之间设置一道环氧树脂嵌缝胶进行防水处理。通过上述设置,极大地提高了离壁沟的防水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离壁沟内以10mm厚的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浆抹底,于沟底的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浆上铺设De140mm的PVC管5,PVC管为沿着中轴线剖开的半管体结构,以开口朝上,作为积水引流至地漏的引流结构,管体顶端两侧与离壁沟外墙及结构外墙之间均设置遇水膨胀止水胶形成密封;
地漏(直通式)内穿设镀锌防水套管,镀锌防水套管外壁与地漏内侧壁之间以HSGM灌浆料填充,底部由环形卡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楼板底端(环形卡环作为紧固件的同时,也可在填充HSGM灌浆料时充当底模),顶边沿与楼板顶端面齐平,并与楼板顶端面之间以环氧树脂嵌缝胶密封。
图5 离壁沟改进后防水处理节点详图2 图4 离壁沟改进后防水处理节点详图1
图6 离壁沟改进后防水处理节点详图3
6.对比检查
根据以上如数统计发现,采用PVC引流比传统的施工工艺防水效果及积水情况更好,能够很好的杜绝了因内部防水调坡坡度问题导致积水,也为地铁车站顺利运营接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7.结语
在济轨R2号线建设过程中,我单位通过对两种方案的实施及检查评判,最终探究处采用PVC管为基材、辅以环氧树脂嵌缝胶、遇水膨胀止水胶及HSGM灌浆料等密封,具备良好的防水效果,能够满足正常运营功能性需求。
参考文献:
[1] 姜伟丹.地铁车站结构防水分析与防水设计探讨.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年2月第28卷1期.
[2] 牛江威.地铁车站渗漏水防治设计优化研究.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9年9月.
[3] 张怀玉.地铁车站渗漏水防治技术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9月.
[4] 李昭祥.浅谈地铁车站施工渗漏水预防技术措施.建筑工程设计与技术,2018年5月.
[5] 付振杰.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渗漏水原因及预防措施.山西建筑,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