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鸥鹏教育管理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4100
摘要:在物业管理中,小区物业共用设备设施与整个小区的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强管理,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小区的居民。国家新制定的《物业管理条例》第5章“物业的使用与维护”以及其他法律、法规都对共用设施设备和公共建筑的使用与管理作出了专门规定。现代物业的价值不但取决于坐落位置、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和室内外装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配备设施的品质性能、系统结构和运行状况。事实上,设施设备管理几乎涉及到物业管理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归纳其功效于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系到物业的声誉和生存、关系到服务的成本和资金的合理利用、关系到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因此,如何有效的管理设施设备,提高设施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保证设施设备的100%完好率,就成为物业管理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和研究课题。
关键词:物业管理企业;设备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建设发展,如今,我国的物业行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者,物业管理从改革开放开始出现到发展至今,在我国已经拥有上万家物业企业了,有效地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物业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服务业主,达到业主的满意,从而实现物业企业自身的收益。而物业的设施设备作为物业管理开展的必备“工具”,对物业管理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物业设施设备的有效管理,不断优化物业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做好物业企业的成本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科学经营。
1物业管理企业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1.1设备管理意识淡薄,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大部分物业设备管理人员对此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设备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物业设备不发生故障,忽略了对先进设备技术的引入。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物业设备不断更新与完善也是一个必然趋势。工作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对先进物业设备及技术给予更多关注,进而更好地为业主服务。另外,设备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也阻碍了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机制混乱、职责不明确、奖惩制度不完善等,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作为支撑,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1.2忽视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
当前,很多物业管理企业在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时,认为设备管理仅仅是保证其损坏能及时恢复,而没有重视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对于保证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性,企业没有完善的制度去加强日常的巡检工作,会使得物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浮于表面,只是象征性的看一下设备能否正常使用,而没有细致的检查设备是否有故障隐患,设备是否需要停机检修,设备是否需要加强保养,这些工作都是巡检工作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只有这样才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物业服务质量。
1.3企业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达标
物业设备管理包括了建筑物的诸多设备设施,有强弱电、给排水、烟道、电梯系统等,这些设备涉及到的专业较复杂,在进行设备管理时,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而在实际的物业企业中,聘请的物业管理人员仅仅只有水电皮毛知识,不够熟悉建筑物的设备设施,在日常的巡查工作中,很难发现设备的异常,这样就不能合理消除设备故障隐患,不利于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当前建筑物朝着高层化、复杂化发展,设备设施更是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水平不过关的管理人员无法胜任设备管理这一重任。
2物业管理企业设备管理优化对策
2.1物业设备智能化管理
目前,市场上已有较多的物业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相关产品(包括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以科技创新类的公司为主。例如,成立于2004年的深圳市合广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其研发的IBMS智能化管理系统在物业管理工作中可以覆盖消防、视频监控、防盗报警、暖通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监控、动力环境、停车管理、能源管理等多个领域。成立于2015年的珠海西米科技有限公司以研发和生产智能控制器、触控屏、传感器等硬件设备以及物业设备智能管控系统等软件系统为主。此外,物企(主要是规模较大的物企)也积极投资于物业设备智能化管理的研发和创新。例如,万科物业早在2012年便自主研发了“物业设备远程监控管理系统(EBA)”,目前该系统已在深圳、广州、上海、东莞等城市的项目落地应用,覆盖范围涵盖了住宅、综合体、写字楼等物业类型。再来看已上市及拟上市物企,彩生活物业在其招股书中明确约20%的募集资金用于购买硬件设备;绿城服务在其招股书中明确约22%的募集资金用于开发及推广其研发的“智慧园区”项目;南都物业在其招股书中明确约22%的募集资金用于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项目,推行设施设备管理系统(含二维码设备管理)及消防集成系统,实现小区设备设施统一管理;西藏新城悦在其招股书中明确约14.59%的募集资金用于智慧社区设备智能化升级及节能改造建设,通过对全国服务项目远程监控设备的建设,建立全国集中监控中心,打通全国服务项目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项目实时远程监控管理。
2.2物业设备风险管理
(1)风险回避。风险的回避通常都是出现在早期介入以及承接查验这两个阶段当中。在早期介入的阶段,有可能会找出有些规划设计不够合理的位置,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比如在设备设施设置方案与消防安全之间形成分歧的时候,对设备设施设置方案进行修改,继而方便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的应用,这就是风险回避的一种表现。而在承接查验阶段当中,特别是在一些比较老旧的商业区,有些设备设置呈现出瘫痪的状态,在维修费用没有下拨的情况之下,对其放弃接管,这也是风险回避的一种具体的做法。
(2)损失控制。损失控制可以分损失预防以及损失降低两个方面。风险源的识别属于一种对损失加以预防的良好措施,而应急预案则是属于对损失程度的降低。利用责任到人的方式,把设备巡检工作落到实处,如果出现了预案当中的情况,就能够让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3)风险自留。风险自留主要属于一种非计划性的风险自留。因为在全员风险防范和识别意识方面的匮乏,继而形成评价失误、风险决策错误以及风险决策的实施形成延误等情况,在这些情况之下都有可能会形成风险自留。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被动的选择。
2.3加强人才培养及引进
物业设施设备管理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任何行业都在不断进步,物业设施设备管理也是如此,因此,在今后的物业设施设备管理工作当中,人才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物业企业应该首先重视这个问题,不断加强对物业设施设备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培养和培训。不断提高物业设施设备管理人员的水平,使其可以胜任工作。其次,要不断规范用人机制,改变以往设施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不合理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做好物业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物业服务,一定要加强物业管理中的设备管理工作,建筑物的设备、设施直接影响着居住者的生活质量,一定要采用现代化的设备管理方法加强设备管理工作,针对当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对策进行解决,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促进物业管理行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艳丽.论现代物业管理中的设备管理的改革与发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8):521-522.
[2]吴梦媛.浅谈物业管理企业的设备管理[J].机电信息,2010(24):166-167.
[3]罗莉.浅谈物业管理中的设备管理[J].现代物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