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安全问题一直伴随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技术难度不断增加,工程项目日益复杂化等,使得建筑安全问题更为突出。文章将针对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特点、现存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建筑行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模式
引言
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不仅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建筑行业取得了极大地发展,但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人民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严重地威胁。因此,在新经济时期,加强对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促进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发展,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1标准化引领的必要性
(1)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早在1998年,住建部就印发了《商品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向用户交付销售的新建商品住宅时,必须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备案手续时,住宅建设工程项目还应当提交《住宅使用说明书》。(2)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要求。多年来,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建设,特别是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质量监督、施工操作、质量验收、资料管理、通病防控等系列地方标准体系。《编制标准》的出台,使工程质量安全系列标准的链条进一步延长到全寿命周期,在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方面有迈出了新步伐。(3)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要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办函〔2019〕92号)要求,“突出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建立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建设单位应主动公开工程竣工验收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住宅安全使用说明书是工程质量信息公示的重要载体和形式,《编制标准》为规范这一载体和形式提供了重要依据。(4)落实房屋安全使用主体责任要求。国办函〔2019〕92号规定,“房屋所有权人应承担房屋使用安全主体责任。房屋所有权人和使用人应正确使用和维护房屋,严禁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加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房屋所有权人及其委托的管理服务单位要定期对房屋安全进行检查,有效履行房屋维修保养义务,切实保证房屋使用安全”。
2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现存问题
2.1建筑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整个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应该覆盖整个建筑工程的始末,但是大多数施工企业只是把安全重点放在了现场施工团队上。诚然,这对施工作业人员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安全水平和管理成效,但整个工程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不只有现场作业人员需要安全保障,应该使安全管理贯穿整个工程,贯穿施工项目的每个环节,根据其内在联系建立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
2.2建筑项目安全施工组织流程不规范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流程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施工企业没有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规范的施工流程。其次,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养,由于我国建筑施工人员大部分由农民工组成,其自身文化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在缺乏专业化培训的情况下,就导致其施工安全意识不高,在施工中没有安排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安全规范化的操作,进而引发施工安全风险,也阻碍了我国建筑项目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发展进步。
2.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缺乏持续性
一是部分达标单位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未能有效结合,甚至严重脱节,存在“两层皮”的现象,这也是当前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中较为常见、突出的问题。二是部分单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领导机构和专业组未能有效运行,致使安全生产标准化责任体系浮于纸上,同时由于缺乏相应奖惩机制,导致相关部门、责任人、专业组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重视不够。三是部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存在“滑坡”情况,达标建设成果未能持续保持,季度自查、年度自评等工作未真正落细、落严、落实,对发现的问题整改力度不足,致使隐患问题未及时整改。
3针对建筑安全标准化问题的措施
3.1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积极在现场布置明确的相关标识,例如,在入口处设置现场的整体平面图,以此提醒施工人员,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施工现场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对施工现场的构造以及施工进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设置安全警示牌,警示牌又可分为警告牌和禁止牌等,在使用过程中应区分清楚、明确标记。其次,临时设备一定要做好安全标准化检测,以免使用过程中出现危险。最后,注重消防知识的普及,保证高度整洁,定期检查电路,避免发生火灾,提高安全系数。安全防护和安全信息标准化的完善应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的要求制订安全防护方案,根据安全标准化的流程做好检查、验收、移交等一系列工作。建立安全档案,按照现场进度对现场资料进行收集,并指派专业人员对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进行负责。
3.2强化操作规范性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及风险预防措施,是保证建筑项目施工安全性的重要措施。要针对建筑项目安全施工做好预防措施,要求相关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协调合作,共同制定完善的安全规范。同时,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养人,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尽量减少人为违规操作等因素引起的施工安全问题。施工单位管理层必须对施工安全管理提高重视,加大力度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措施,培养优秀管理人才,优化建筑项目安全施工组织流程,促进安全施工组织流程的规范化发展,全面提升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3.3评审机构要严格控制考评质量
一是从评审机构的角度来说,应进一步提升自身评审水平和工作态度,在评审过程中必须要求专家组严格按照国家、行业考评要求和考评标准开展评审,并持续强化过程管控,尤其要杜绝“讲情面、放松标准”等情况,做到对企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二是相关评审机构应针对评审工作全过程和评审成果,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严格检查本机构是否严格执行了评审质量管控和人员行为管理制度,评审报告是否能够真实体现企业实际状况,考评是否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查验工作的覆盖率是否达标等,从而不断提升评审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经济环境下,规范中国建筑市场秩序,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重要建设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对建筑项目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建设,只有提高安全管理质量,才能保证建筑行业稳定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贾成龙,范敏,王众.谈工程项目安全标准化实施历程[J].建筑安全,2020,35(3):78-80.
[2]梁志灵.5S管理方法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12):114-116.
[3]刘凌,沈代历.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研究[J].居业,2018,(10):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