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研究 范虹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范虹 张咏子
[导读] 摘要: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总量在急剧膨胀,一方面是社会大背景的客观呈现,另一方面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使然。
        承德广播电视台  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总量在急剧膨胀,一方面是社会大背景的客观呈现,另一方面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使然。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以电视为主题的媒体传播形式仍会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从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载体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阐明了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传播内容与形式;思路创新;融媒体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的新闻媒体平台不断涌现,使得传统的、固有的新闻传播格局发生了变化,微信、微博、抖音等移动媒体平台逐步占据了过去以电视为主题的新闻媒体传播形式。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了电视新闻媒体的未来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在时代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总量在急剧膨胀,大量的信息在人们的大脑中会进行自然的比较,人们也更倾向于储存更有影响力,更能打动人的新闻。因此,这样的信息时代背景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编辑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电视媒体传播的局限性,电视媒体的传播形式不够灵活,传播速度不够快,传播范围不够广,使得其媒体传播效力大大降低。
        为能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的影响力,需要以升级新闻编辑的方式来弥补电视新闻在传播效力上的短板,使电视新闻能够得到创新发展和传播。就目前的形式来看,以电视为主题的媒体传播形式仍会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1]
        二、电视与融媒体的对比
        电视从过去独立的、主要的新闻媒体传播媒介,到现在各大平台新闻媒体的融合发展,在速度和呈现形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下面简要阐述二者作为新闻信息传播媒介的特点。
        (一)速度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以更方便快捷的手机等移动媒体渠道接收信息,电视因其属性特点,对于信息的传播有一定的劣势。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信息传播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们利用了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抓住受众群体的阅读习惯,在一定基础上突破和创新,最终达到了十分可观的效果。
        (二)形式
        目前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固定的时间内坐在电视机前接收新闻信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倾向于在零散的时间接收碎片化的新闻信息,这是电视新闻媒体很难做到的。而电视新闻的发展正需要利用这样的特点,将完整的、全面的信息呈现形式扩大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新闻信息呈现风格,才能在融媒体的发展浪潮中呈现自身作为传统媒体行业可圈可点的地方。[2]
        然而,速度和形式不是新闻信息传播的唯一追求,新媒体时代追热点、做深度、做策划、做直播、生产微视频,一系列的新闻编辑方式都可以促进新闻的传播,只要能够创新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仍有路可寻。
        三、电视新闻编辑的内容创新
        (一)素材选取
        新闻报道尽可能采取一事一报的形式,由一个吸引人的的新闻事件引入,着重描述事件本身,然后提出普遍意义和时政价值,时长与语句要尽可能简短。

另外,电视新闻编辑最好采取选点跳的方式,选择第一落点,或主要矛盾的焦点,或戏剧性冲突的部位。另外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切忌“说大白话”,不能有掉书袋的冗赘,也不能有操弄外来语的晦涩;从现实中凝练概述揭示问题本质,守正创新,不发空言论,切中肯綮。好的新闻用事实说话,好新闻是事实组成的,没有观点,即使有某种倾向,也是事实本身。总的来说,电视新闻素材的选取应当有一定报道价值,能使新闻编辑的展现效果达到最大化。[3]
        (二)巧妙构思
        站在宏大的格局上构思一篇新闻报导,不要舍本逐末,过度主管,每个人看到同一个作品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媒体上的作品生成就是需要迎合最大众化、最有利于推广的形式,多从大众话题入手,能够跨越圈层、跨越年龄(蓝领、白领、金领)。在电视新闻编辑的过程中,注重真实、动情、简单。真实旨在观众能够获得情景式体验,从而能够沉浸于新闻信息;动情旨在触发共鸣,瞬间击中观众的情感共鸣(亲情、友情、爱情);简单在于将新闻由大化小,以小切口传递正能量、大情怀。
        (三)用户视角
        电视新闻编辑者应当以用户体验为准则,以用户思维来编辑新闻内容。对于新闻报导,用户的第一关注点在于新闻的标题,好的标题能够起到提神的作用,增强观众的关注度,提高收视率,同时也要有好的导语,让观众快速了解新闻内容。在观众收看的过程中,可以添加适当的实时互动环节,对不同群体差异化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只有当观众有了参与感,才能真正吸引观众、留住观众,让观众感受到新闻节目的温度。
        四、电视新闻编辑的形式创新
        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编辑要尝试转变其传统的传播形式,力求使文图音视漫等元素成融合家常菜,努力做到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在信息膨胀的今天,观众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且单一的信息摄入,他们需要更多形式的信息呈现方式来提高他们的阅读体验。电视作为信息较为滞后的媒介,就更加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新闻信息表达形式。在新闻叙述方面,可以采用全知叙事视角(更青睐叙述者聚焦的全知视角),从微观小切口入手,提高可互动性和社交性,给观众带来沉浸体验感。
        虽然电视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上不占优势,但是可以利用融媒体时代下的新媒介来补充自己的短板。电视新闻编辑的过程可以加入手机等移动平台的互动与分享,观众在收看新闻的同时,可以通过屏幕提供的二维码信息实时阅读最新的咨询,这样以来推文、视频、动图等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形式就能够巧妙地融合在电视新闻当中,对于新兴的传播媒介而言有了稳定的数据支撑,对于电视媒介而言起到了很好的受众体验效果,提高了新闻信息的传播力。
        五、结束语
        时代的不断变迁,必然会兴起一些新的媒体传播路径,也必然会淘汰守旧的、脱离时代的传统产业。创新不仅仅使新媒体行业一直追求的出口,更是所有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新媒体产业的发展需要结合时代特色,对于像电视新闻这样的传统模块要及时进行升级改版,学习、融合其他新兴媒体的长处,不断推陈出新,找到利于传统形式实现长远发展的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张东亮.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No.446(06):193-194.
        [2]王薇.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v.9;No.135(03):209.
        [3]顾宏燕.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v.11;No.190(10):177-178.
        作者简介:
        范虹,女,1982年6月7日出生,汉族,本科学历  中央党校法律专业毕业  承德广播电视台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