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市区自来水有限公司 浙江瑞安 3252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社会用水量的加大,供水企业的供水管网也在不断延伸,需要注意的是,管网输配水能力提升的同时,也给供水管网的运行管理和漏损控制增加了难度,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供水管网的作用,分区计量管理的合理应用,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有利于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就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供水管网;计量管理;相关应用
引言
改善水资源管理、减少水资源短缺是可以保证水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供水管理工作做的是否合格,将会对企业的运行状况起到很有效的作用。大量的实践研究认为,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人口的生活需要,甚至限制了供水方面的长远发展,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供水企业认识到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的重要性,因为它不但能保证居民有充足的供水,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地区具体的供水情况,以便在未来能够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供水的整体工作效率。
1分区计量供水区域的用户类型
在实施供水管网分区管理过程中,由于用户存在的用水差异,针对不同用户要求区别对待。一方面周边为工业园区的地区,该区域用水需求较为稳定,呈季节性变化特点,可以考虑由供水公司统一规划地下水库以及利用供水的远程监控设备,实行供水的合理化管理,保障工业园区供水安全。另一方面高层商务楼、居民区,不仅随季节性变化,而且也会出现每日的早、中、晚用水高峰。同时还需考虑各个区域的用水规律,进行区域合理性规划,确保区域性供水安全。
2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应用的意义
在供水管网的管理中,应用分区计量管理法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一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用分区计量管理法之前,在供水管网的管理中使用的传统管理法是存在很多弊端,传统的管网漏损控制工作主要依靠声波技术的采用进行检漏,但是这一方法从过程和方式来看,是属于被动式的漏损控制方法,不能及时发现漏水点,很容易造成泄露时间延长和水损增大。第二,在供水管网的管理中应用分区计量管理法,不仅对出现的漏损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在此基础上采取对应的措施予以制止,而且也能够为相关的队伍提供指导意见,促使检漏工作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此同时,分区计量管理法的应用,还能够对水损进行在线监测,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漏损控制目标,从而实现稳定控制漏损的目的。第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在供水管网的管理中应用分区计量管理法,能够降低管理难点,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
3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现状分析
供水公司现有的供水管道已经铺设了很长时间,一些新用户没有安装流量计等问题,导致对管道流量无法把控。为了便于分区计量的数据采集和管理,公司建立了分区计量检测和管理系统。通过智慧管网,系统将分区计量点的流量与调度中心连接,实时自动采集计量数据。这是一种新的计量管理模式,使供水公司改变过去的粗放管理,逐步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调度员可以实时掌握各地区的供水和用水情况,合理调度和分配水资源。通过对返回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用水面积,精确定位漏损点,便于快速修复,减少水量漏失。
4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应用措施
4.1计量设备的挑选以及安装
大量的分区计量工作目前使用的测量工具包括流量计和水表,在日常的工作中,管道式和插入式两种流量计均是目前被大量使用的器具,而我们对于这两种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其各自的主要特点,插入式流量计测量结果不太精确,但安装简单,不受管道限制,无需切断水源,施工成本低,虽然管道式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其精度较高,工作效率也能更好一点。
4.2管网水力模型模拟运算及压力测试
通过水力模型对不同在线流量仪安装方案进行科学模拟运算,选择合适的在线流量仪安装方案,在确保供水安全的前提下,使安装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并对用户水质、水压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基于水力模型系统的科学运算,通过关闭沿线过弄阀门,调整整个供水区域的压力、流速及流向等,进行前后对比性测试,确保模拟运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保障管网正常运行。
4.3人工智能化管理必须要更加有效率
在相对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对管网水力模型必须要进行反复开发和更新,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水力模型的大范围应用,不仅使人们对管网的运行有了全面的科学认识和评价,而且为精准确定漏损工作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在管道发生险情时,通过分析水力模型的智能连接,可以进一步减少事故发生率,使抢险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性能提高,此外,还可以使泄漏量减少,出现问题的地方迅速被修复等等。
4.4管网建模是管网漏损智能化控制的基础
在相对完整的管网GIS系统的基础上,多次建立和升级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水力模型的应用,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和科学地评估管网的运行状态,而且为管网漏损的精确定位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减少管网的漏损损失。在发生突发管道事故的情况下,利用水力模型的智能联动分析可以立即缩小爆管区域的锁定范围,使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使处置更多高效,快速修复,降低漏损损失。
4.5独立计量分区要进行非常严格的检查
我们必须要对独立计量分区及逆行有效的检查,只要这样才能更加精准的定义了时间流量曲线。在这一部分中,主要包括对用户的失水量的监测,另外,计算夜间流量下限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不同的夜间测量确定最低流量值,并选择一个明确的平均值;二是使用一定专业化公式计算夜间流量下限。这种方法一般更适合于较小的范围内去测量,也可以通过实际测量直接计算用水量。
4.6建立分级分区计量相对应的管理机制
建立分级分区计量相对应的管理机制,是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应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的话,可以获得每个分区的计量信息,以此来将计量信息运用到合适的地方,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的话,可以利用其计量数据来分析判断的产销差量或者是管网无收益水量,因此,供水公司要将计量区域与服务管理区域相统一,从体制上体现分区计量管理。具体来讲的话,如果划分成11个一级分区,相对应的就要成立11个供水管理所,每个供水管理所划分成3到4个供水管理站,以此来形成36个供水站,在保持原有工作流程与现有工作流程分割的基础上,将区域内的管网管理、管网维护维修、营销收费、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等工作集于一体,使得人力、物力、财力能够得到相对应的分配,并且将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个参与的个体身上,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结语
供水管网计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进一步规范了区域级供水计量的流程,同时实施有效的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区一级开展计量工作,更加完善供水公司规划设计方案,进一步减少损漏,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陆智勇,刘志刚.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应用[J].城镇供水,2018(05):29-34.
[2]马金锋,陈求稳,徐强,饶凯锋,安伟.供水管网独立计量分区漏损控制系统开源架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8,34(17):1-8.
[3]许刚,饶明明,朱子朋,周永峰,刘晓飞,温琦亮.供水管网两级分区计量的运行与管理[J].中国给水排水,2018,34(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