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刘青松
[导读]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有了很大进展,对计量器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身份证号码:43092219840311XXXX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有了很大进展,对计量器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量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规范与行为准则,确保计量器具检定的工作质量,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提升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计量器具;检定;质量;提升策略
        引言
        计量器具作为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工具,其精准性将会直接影响检验检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然而在实际检验检疫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计量器具在检定周期内失准的情况,进而影响产品质量检验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因此,对计量器具在检定周期内失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述进而确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计量器具的管理是按照不同的等级分类而进行的,计量器具被分作A、B、C三大类别。A类计量器具:国家计量行政部门和国防工业系统计量管理机构对A类计量器具的管理有着一整套严格完整的规定办法,明确了各种A类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检定规程、检定周期,要求周期受检率应达到100%。同时要求使用单位必须设置专人专岗负责保管维护,要求管理档案严密完整。B类计量器具:检定周期不允许超过国家检定规程规定周期,若需滞后检定,必须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其中,对于通用计量器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频率,适当减少检定项目或只做部分检定,但是要求检定证书有效,其后备注使用次数、限用范围、使用地点等,并需要在计量器具上粘贴先用标志。对于性能稳定且精准度要求不高的计量器具,可以适当延长检定周期,但是要求周期受检率应不低于98%。C类计量器具:对于在A类B类之外的C类计量器具,因为多属于低值易耗品,且对其精准度要求不高,一般只需按照国家规定做一次性的检定即可,对在非关键部位仅起到指示作用的计量器具,对在连续运转设备上的固定表盘等计量器具,可以参照整体设备的有效期限进行检定。
        2计量器具检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2.1计量器具检定过程的执法力度相对较弱
        许多小型企业没有认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没有对计量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法律观念薄弱。根据调查,大约30%的被检测公司和机构没有按时申请计量器具检定,因此一些超过寿命的计量工具对市场造成了阻碍,并严重干扰了市场公平贸易和正常生产。我国成立专门机构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计量器具是否合格也交由专业部门出具相关的证明,因此,检定机构会直接对计量器具检定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依据现阶段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某些地方管理部门执法力度不是很高,并且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地依据现行规章制度中的要求,导致计量标准实施规范性不强,会对市场的公平和公正性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导致送检单位出现不配合以及不理解等问题,甚至还有可能拒绝检定,最终也就会导致计量器具检定工作没有办法顺利地开展。
        2.2计量检定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很多地方的检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都不高,同时从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熟练程度来分析也都存在很大差距。也有部分计量工作人员即使技术水平比较高,但对于那些法律法规在领会时却不够到位。另外一些技术工作人员虽然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比较到位,但是如果在面对那些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时,往往又表现出财务不熟练,这也使得计量检定工作最终受到了严重影响。
        2.3计量器具质量问题
        在计量器具生产过程中,部分生产厂家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不断缩减计量器具的生产成本,并在此过程中选择劣质且价格低廉的材料用于计量器具的生产,极大地影响计量器具的生产质量,尤其是对计量器具的密封性、防尘等功能造成影响,致使计量器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内部检测样本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严重干扰检验检疫工作的计量精准性和有效性。


        3提升计量器具检定工作质量的有效策略
        3.1切实提升执法力度,加大计量检定工作宣传力度
        计量检定机构必须根据检定工作流程发布合格的检定报告,并发布真实有效的数据。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使用合格的计量设备,执行严密的计量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可以为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保证,检定机构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切实依据现行法律法规中提出的要求规范化工作,推动计量器具检定流程向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及时发现检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施行适应性比较强的措施解决问题。
        3.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思想业务素质
        检测机构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首先要加强相关技术人才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将“培训、引进、外聘、借用”此八字文章做好。也就是要求第一步就要做好内部培训以及外部学习工作,尽可能地做到有针对性地培训,并且还要着眼于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实现一专多能。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需要依据技术人员的职业情况做好对应的档案记录,而且还要制定对应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3.3提升计量器具自身的性能与质量
        第一,检定机构应该把好计量器具的采购关,尽可能从口碑好、信誉佳的供应商中购买计量器具,从而保证采购回来的计量器具质量稳定可靠,并随时注意查看采购回来的计量器具检定的报告结果,一旦发现计量器具出现多批次问题或者周期检定合格率偏低时,需要及时更换供应商。第二,高度重视计量器具及其辅助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定期检查辅助设备,从而确保辅助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确保计量器具计量工作顺利开展。第三,针对一些使用达到一定年限的计量器具,一旦发现存在影响质量的潜在风险,为了提升计量器具检定的质量,应该采取缩短检定周期的方式,或者降低等级的方式提升计量器具计量的准确性。
        3.4加强计量器具检定管理
        为促进计量检定工作的发展,国家实施了一些法律法规,促进计量检定工作的进展。因此,要配合计量检定工作,还必须加强计量检定仪器的管理,使其具备相应的标准,控制其周围环境,使其湿度、温度等因素达到标准和控制范围。正确使用计量器具,定期维护保养,提高使用寿命。
        3.5增强计量的监督力度,将计量的检定规程不断地落实
        计量作为基础性的工作,和各个行业领域的关联是非常密切的,如文化教育工作、工程建设工作和环保工作等都是和计量紧密联系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在计量的管理环节和过程中,其中计量监督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及地位的,可以严格地对计量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还要促使市场化计量监督机制不断地进步完善,促使计量监督的服务和引导功能很好地发挥出来。计量检定规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计量器具的检定方法和计量性能,这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规定。
        结语
        综上所述,计量检定工作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性工作,它涉及的方面很广,影响因素众多,所以我们要将上述几个方面工作做好,同时及时吸取采纳国内外的检测方法和建议,才能有效的使计量检定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宏波.分析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6):59-60
        [2]宋晓燕.浅谈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途径及意义[J].建材与装饰,2019(33):49-50
        [3]张小改.论企业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及有效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5):36+38
        [4]罗平.新形势下优化计量检定工作策略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8(03):366-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