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我国文明历史长达五千年,古代建筑文化产物众多,当前依然保留的古建筑具有较高的考察与研究价值,因此应积极做好古建筑修复与保护工作,本文就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而后就古建筑修复与维护的原则进行了介绍,进而探讨了当前古建筑修复及加固的具体技术。
关键词:古建筑;修复;加固技术;应用
引言
古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由于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等原因发生一定的损坏,积极做好古建筑修复与加固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古建筑的使用效果,为后人呈现出历史场所原貌,是历史价值开发与保护的重要工作。
1 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中,古建筑已经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载体,反应着我国各个时期的民族文化,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历史知识,将优良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让人们对古代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现在的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古建筑的存留。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建筑在整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遭到破坏,导致一些珍贵的材料和建筑风格都受到了损害。这是很多学者以及爱好者都感到非常遗憾的地方,而遭到破坏的古建筑也侧面凸显了现在存留下来的古建筑的珍贵程度,我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需要把古建筑继续传承下去,并且让后代能够深入了解建筑文化,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让古建筑能够继续屹立不倒,将其所代表的古代建筑文化与习俗传扬下去。
2古建筑维护加固原则
2.1 尽量少干预原则
要做好古建筑的保护,一定要重视环境对古建筑的影响,要重视环境控制,降低因为环境原因而出现的古建筑材料老化的情况。尽可能使老化速度大大降低,并且在维护加固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从建筑物本身的材料出发,来落实一系列的措施。修护古建筑尽量不要使用其他的材料进行保护,否则就可能让建筑失去原有的美感和历史底蕴厚重感,工作人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稳定文物材料的状态。
2.2 保持材料可逆
从业者需要确认保护措施,并且也要注意在保护的时候不会妨碍到后面的工作人员持续进行保护,要在开展古建筑保护的同时,也顾及到以后的文物保护相关事项,从实际情况出发持续的做好研究工作。可以把古建筑保护和现代科学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的减少古建筑被自然环境影响受到毁坏的概率。工作人员需要积极的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更好的保留古建筑本身的风格,保持材料可逆。
2.3 继承与运用传统工艺
每一个时期的古建筑都和当时的生产水平、审美偏好以及工艺手段密切相关,在进行古建筑保护和修复的时候,需要考虑当时的建筑状况,从具体的建筑施工手法出发,尽可能用传统工艺来修复建筑,让建筑依旧拥有自己的古风古韵。比如,中国古代常见的人工夯筑地基,就已经被证实是非常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法,即使是在现代,也依旧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传统文化出发,做好古代建筑工艺的传承,合理的设置灰土配合比,保证夯层厚度,设定大小、间距等相关参数,让修复工作更加符合古建筑本身拥有的各类特性。
3 古建筑维修工作
古建筑修复工作人员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做好建筑材料的选择。由于很多古建筑都使用木材,修复时需要合理的设置木材搭建方法。一般来说,古建筑维修包括了6类,分别是迁建工程、复原工程、抢救工程、修复工程、保养工程以及修缮工程,每一种工程都有各自对应的特性和要求。施工单位需要从实际情况着手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修。抢救工程和保养工程,与其他相比较为简单。抢救工程需要的是临时的维修,而保养工程则是指的日常维修,工作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定时定期的排查,做好地面排水,解决屋顶防漏之类的问题,观察各项功能的正常使用情况。
3.1 大殿木修复
开展修复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先用水平拆卸的方法合理的拆卸待修复部分的构件。施工人员需要从上到下依次进行拆除工作。水平地面上要安装梁架,做好桦卯搭交。施工人员还要进行柱根归安的处理工作,墩接柱根,继续安装梁架。修复时碰到的已经破损的构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的修补,可以适当用化学手段来进行加固,如果实在无法加固,可以酌情更换,注意新构件必须和原构件在各种参数和式样上保持一致,让新的构件能够完全融入大殿修复中,不会影响大殿风格的整体性。
3.2 壁画修复
壁画修复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大殿中有十二诸天与佛传故事壁画,在时间的推移中,这些壁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侵蚀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所以在展开相关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壁画的保护。1966年邢台地震破坏了壁画,工作人员要把壁画取下来逐一修复。当所有壁画都修复完成后,再把壁画重新安放到原来的位置,保证壁画修复尽可能的还原,不会因为各种情况出现失真。
3.3 瓦顶修复
资料显示,摩尼殿建成时间是在宋代,而大殿的瓦顶使用到的瓦兽不是宋代产物。相对来说明代构件更多,清代构件较少。根据实际情况和文献资料来补配残缺瓦兽,可以最大程度的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还原,选取明代样式来做好构件的选举工作。在做好相关工作时,要尽可能使构件与原本的时代特征一致,保证还原性,让整体风格统一起来,还原古代建筑给人带来的美学感受。
4 古建筑加固工作
通常来说,古建筑修复会从三个方面来做好加固工作。首先就是要打桩加固,保证古建筑周边的土壤紧实程度符合实际应用要求,让地基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在使用中可以更加稳定,从而达到减轻建筑接触下降的目的,让建筑整体更加稳定。第二,做好土方填充,有的古建筑周围存在着洞穴,而与此同时,土壤中的有机物也会让建筑基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工作人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做好土方填充的设计工作,确定开挖深度和开挖范围,展开施工时要尽可能的远离房屋台阶,及时的补救地基下陷情况。同时也要注意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土层问题。第三就是要合理设置挡土墙,尽最大可能的保护地基,不让整个地基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出现各种慢性变形,最后影响建筑的整体使用,发生建筑基础的沉降。施工人员一定要最大可能的还原古建筑,同时还要重视整个古建筑的结构问题,因为很多古建筑会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因为地震以及其他各种地质灾害而出现倒塌受到损毁,有的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形。在进行古建筑修复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建筑本身的抗震能力,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日常维护,使古建筑能够有安全性。
5 维修加固技术的应用
如前文所说,传统的工艺对古建筑维修来说非常有意义,但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原有结构的不足,相关的技术人员也要合理应用新的技术来解决古建筑存在的问题,把新技术和传统技术最大程度的合理结合在一起,修复古建筑存在的诸如裂缝之类的问题,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及时的修补一些已经出现了质量问题的材料,适当更换,保证所有材料的质地规格,尽可能还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意识水平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很重视古建筑保护力度,在实际工作中也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在古建筑维修方面,从业者需要持续关注古建筑维修的工艺水平,保证古建筑修复和维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豫宛.古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及加固措施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02):203-204.
[2]李爱群,周坤朋,王崇臣,解琳琳.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修复加固技术分析与展望[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9(01):195-206.
[3]柳红明,徐天莹.古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及加固方案研究[J].城市住宅,2016,23(07):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