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0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大提速已经经过7次大提速,随着铁路运行速度的加快,现下很多道岔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为了保证铁路的快速发展,减少对道岔的维修保养,交叉渡线道岔可提高火车在线间变线时可以快速高效平稳的通过,确保了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某车站交叉渡线道岔更换为工程案例,总结了道岔更换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车站;交叉渡线;道岔更换;保障措施
0 引言
更换交叉渡线是为了提高线岔设备质量,解决车站设备老化和岔区的道床板结等问题。交叉渡线由四组单开道岔和中菱部分组成,组织更换状态不良的交叉渡线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针对某车站交叉渡线的更换,总结了交叉渡线道岔更换施工质量和保障措施。
1 工程概况
根据道岔大修计划安排,针对某车站60kg/m钢轨5m道岔间距的30#-36#、16#-22#两组交叉渡线进行了更换更换为水泥枕道岔。利用3.5h的“天窗”时间,对管内某车站31号道岔进行更换施工。施工项目包括更换道岔、钢轨、枕木;作业内容包括道岔组装,更换道岔、更换钢轨、更换枕木、均匀石碴、调整线路几何尺寸、线路捣固、清运旧料、线路巡养、清筛道岔及线路,刷新标志,补充石砟,回收旧料,站场清理等。
2 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更换道岔时,使用挖掘机全部挖出旧道砟,更换为I级新道砟,枕下清砟厚度要达到200mm(以既有轨标高为准,用长尺杆及钢尺测量),宽度要达到原枕木头外300mm(以白线为准);道岔配轨,原则上使用新钢轨,或者选用状态良好的再用轨,在封锁时间许可的前提下备足机具,现量现配,按规定倒棱、打磨,结合当天轨温预留好轨缝;道岔方向每隔5-8m由邻线控制;并标注在邻线钢轨非作用边。深度由邻线相对高度控制(长尺杆测量);弦线纵向控制岔前岔后位置。施工负责人要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本次更换道岔为原位更换,新道岔位置按原道岔中心位置不变进行放线定位,前后配轨严格按设计进行配轨,尽量减少钢轨接头。新配轨必须倒棱后再安装夹板。预铺道岔严格按照道岔铺设图标准进行施工组装,需焊接接头的道岔按焊接标准执行,按验收合格证项目验收,所有道岔必须全部验收合格后方准上道。
道岔落位连接好两端夹板后,拨正道岔方向,然后用高行程起道器将道岔起到标高,标高以相邻既有线来控制起道量。回填道砟,打好撬塞后去掉高行程起道器,进行捣固。然后使用起拨道机进行找细;螺旋道钉丝扣涂油,扣件位置正确,平贴轨底,顶紧挡肩,弹条扣件三点接触;道岔加锁严格按路局有关规定办,施工单位及车站共同确认,位置明确,工务用勾锁器锁闭道岔,车站确认加锁;做好排水坡,按5%顺坡,轨枕头外不得留有砂、土垄,路肩应铲平土垄以利排水;污土及时清除,路堤地段弃至边坡下;更换道岔时,轨道车均占用邻线来收旧料,点毕前30(40)分钟,轨道车撤出影响电务调试的区段。工务把旧道岔散拆,岔心、护轨、钢轨、岔枕一并吊装至轨道车上,做到工完料净。换岔施工应做到工完料净,下道的旧轨料应坚持“谁施工、谁回收”的原则进行处理。
3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行车安全
1)防护方面应注意问题:
驻站联络员必须在封锁点前1h到岗到位,工地防护员必须在作业人员上道前到岗,按规定带齐防护信号备品,保持与驻站联络员通讯联系,并按照有关规定正确设置各种防护标志。封锁点前20分钟,驻站联络员必须通知施工负责人,明确施工时间,了解掌握现场情况。
开通线路放行列车前,在符合线路开通条件以及防护已撤除,经检查签认后放行列车;在区间、站内股道或部分跨入车站的施工,在单线区段或双线区段施工,封锁期间设置防护。施工前施工单位要画好防护示意图,;防护、联络人员每隔3~5分钟要与施工点进行联系一次,说明列车运行情况;劳务工要经教育科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施工点上的防护人员在防护中发现不明情况,危及行车安全或危及人身安全险情时,要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并发出紧急停工或停车信号,以确保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
2)施工中作业安全:
在更换道岔前,施工负责人要结合施工工地的条件,精心组织,优化措施,每日点前进行施工前技术交底、安全教育,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应进行充分考虑,把好各个环节;由施工负责人落实确认人员到位、按规定设置好防护,安装好接触网回流线后,方可开工。严禁提前上道作业;防断、防胀急救备品、导轮、拉伸机、捣固机等机具必须到位,保证状态良好;夜间施工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备;更换道岔时,装卸、搬运笨重物件,要有专人统一指挥,防止伤人,抬运重物跨越线路必须在封锁点内进行;施工结束前,安全、技术、施工负责人等要对施工现场及线路设备进行全面联和检查,确认机具、材料无侵限,经检查签认,线路设备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方可开通线路。
2.劳动人身安全
装卸、搬运笨重物件,要有专人统一指挥,同起同落,跨越线路搬运笨重物件,必须有专人防护,并在封锁点内进行;施工人员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防护员要穿防护服,其他人员按照规定进行着装;施工单位必须明确上下班路线。去、返途中不走道心、砟肩、枕木头,必须走时需有专人防护。上下班要固定行走路线;使用撬棍拨道时,要插牢固,两人以上操作,统一行动,不准骑压、肩扛;焊轨作业人员的墨镜、长袖手套、护腿等劳保用品必须佩戴齐全,谨防伤人伤己。;雨天使用电镐捣固作业时,电镐架要有防雨棚(漏电保护装置完好)。发电机要有可靠接地线。
3材料装卸与堆放保障措施
(1)区间装卸材料时,装卸车负责人应做好下列工作:配备足够的装卸车人员、工具和信号用品;夜间作业时,配有足够的照明设备;预先与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工务调度员进行联系,确认到达车数、车型及到开时刻;列车出发前,向装卸人员、司机讲清作业计划、卸车起讫里程、信号联络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多个车辆卸车时,每辆车上指定专人负责指挥卸车、开关车门、组织检查限界、清道及做好未卸余料偏载时的整理工作。严禁在区间进行摘挂作业;卸车时,监督作业人员不得损坏线桥、信号及供电等行车设备;对笨重材料(如条石、片石、钢轨、混凝土枕等)严禁边走边卸(长轨车除外)。停车卸料时,车轮附近的材料应指定专人及时清理。每次卸车后应认真检查,确认车门关好、材料堆放稳固、不侵入建筑限界,方可通知司机开车。
(2)靠近线路堆放材料、机具等,不得侵入建筑限界。道砟、片石、砂子等线桥用料可按下图堆放。每次卸车后,作业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全面检查堆放情况,不符合规定或堆放不稳固的应立即清理。
4结论
针对交叉渡线的特殊性,经过科学强化施工组织、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严格过程控制,针对交叉渡线道岔更换施工,提出了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行车安全及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材料装卸与堆放要求,为本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马登,刘海兵.浅谈既有线成组更换道岔[J].大陆桥视野.2019,(11),66-67+69.
[2]沈伟.地铁道岔质量综合保证技术研究[J].华东公路.2019,(02),126-128.
[3]余继民.既有线插入42~#道岔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3),189-191.
[4]李跃鹏.朔黄铁路30 t重载道岔应用及强化措施[J].铁道建筑技术.2019,(06),1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