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县乾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 161100
摘要:施工质量是评判建筑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而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正确运用带来的高效成果为整个建筑行业的改革创新带来了重大突破。要高效地运用高支模技术,首先要明确高支模的施工工艺特点,掌握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才能将其可塑性强、承载力大、稳定性强等优势充分发挥。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1导言
城市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建筑物在空间和层数上的追求,在建筑工程中会较多地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在较高的位置架设水平混凝土模板,构建一个相对高水平的支撑体系,满足高结构、大跨度设计类的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为了更好地推广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施工人员需要掌握各道施工技术要点,注意施工细节,为建筑施工的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2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仔细阅读设计图纸,明确设计要求,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基础地基进行实地考察,将施工团队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到位,随时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督促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现场管理。此外还要确定立杆间距,轴线位置,放置两位置线及水平标高等。清理施工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会出现的障碍物,预备好剪刀撑确保模板剪刀撑的连续性,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障碍物无法避开的现象,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剪刀撑断开的距离,在确保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最重要的要检查高支模的安全性,相关技术人员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对高支模进行检修,保证现场技术交底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后续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2.2外框架梁柱施工
在高支模安装的过程中,外框架梁柱数量较多,且分布较为密集,因而其施工较为困难和复杂。在有限的施工空间内,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必须安排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采取逐层施工的方式循序完成。实际施工时首先要科学合理设置梁体位置,结合混凝土的供应能力采用泵送法分段和分层连续浇筑,自梁中端向两侧依次进行;浇筑完成后,在确保浇筑质量的情况下需要调整支柱横梁下方的水平拉杆,使其顶部位于主体的两面,确保脚手架和层面的梁柱水平连接,并且连接稳固有效,使高支模结构能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2.3模板安装
在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需根据图纸的标高调整其支架的高度,一般来说,这一调整需要考虑它提供的高度和模板的自身重量。此外,施工过程中的动荷载和风荷载也会影响模板的安装。而梁体模板和楼面模板又要针对其不同的特点分别进行考虑,对于楼板模板来说,在安装时要按照先支撑四周、再支撑中间的顺序进行;而对于梁体模板来说,要按照先支两侧后支中间的顺序进行。在安装好模板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固稳定,这就需要用到线钉。调整顶托,进而调整模板的高度,这样的安装方式经常用于高支模施工。
2.4混凝土浇捣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高支模施工工艺,与其他施工工艺基本类似,也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捣作业。而且,该施工工艺运用的混凝土也是由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及一些人工砂石骨料等制成的,还包括一些具有引气、减水和缓凝作用的材料。在调配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水泥及其他掺合料,并严格控制各种原料的配合比,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还应提前用水将已构筑的模板充分浇透,以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而且,在浇筑时,施工人员还必须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振捣次数,严格采用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并避免支撑系统受到偏心荷载的应力作用。在具体操作中,每一层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应控制在300mm —500mm,而振捣工具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并控制好混凝土的泛浆与压实度,以确保混凝土浇捣作业的质量。
当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施工后,还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确保高支模的施工质量。
2.5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是为了高层主体施工提供辅助力,因此在完成任务后需要进行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标准且经过质量验收后,经审批确认后方可按照拆除方案有序进行。拆除前先对施工现场进行警戒,防止高空坠落事故,也避免钢管等主构件砸伤建筑主体;拆除时要遵循先支后拆、先板后梁、先非承重后承重的原则,并且要按照从中间到两边、从上到下的顺序;模板要一次性的全部拆除,拆除时要避免较大的振动和撞击,避免损坏混凝土结构,因此要先松动模板的顶托,并拆除胶合的模板,逐步拆除支顶架直到全部拆除完成;拆下后的模板要按照规定妥善处理,先进行清理,检查构件和模板的外观和性能状态,对可以回收利用的部分按照指定的地点进行登记存放,对质损件进行维修处理以备下次使用,已腐蚀的部件、严重损坏的构件要进行更换。
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措施分析
3.1保证高支模的施工工序稳定落实
为了保证高支模工程施工工序的有序进行,在建筑工程中实现高支模现场施工的各种技术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相对稳定的提高。首先,必须参加项目建设方组织的人员现场勘察工作,以确保现场施工参与组织的设计方法是完善的。其次,收集和分析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的数据,并确保制定的项目建设最佳计划的科学理论继续有效。组织主管严格管理工作材料的质量,尤其是在材料进入现场的阶段。必须严格检查材料的外观和整体性能。如果基本材料可能存在问题,应拒绝它们进入施工现场。最后,应组织人员身份的严格检查。工程竣工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详细规定对建设单位的工程进行工程验收,以保证现场的施工质量。
3.2强施工人员培养
高支模施工必须要由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完成,不仅要严格选聘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由专业的、具备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技术指导和解说,丰富施工人员的技术理论知识,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确保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上岗操作,在施工中也要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综合评价,确保在复杂、危险的施工环境下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为高支模施工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
3.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高空作业危险性较大,触及人身安全的问题必须重点对待,因此必须要做好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成立安全部门,由专职安全员和技术人员负责现场和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既要保证作业环境安全,确保高空安全防护到位,还要认真检查施工场地,正确放置材料,最重要的是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加强自我约束,严格参考施工方案以及行业标准来开展施工,配合安全管理工作,及时上报问题,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4结束语
总之,高支模施工工艺和技术已经在我国建筑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要想提高该施工工艺和技术应用的水平,施工企业还必须掌握各环节施工工艺和技术的要点,在施工前要科学地制订质量管理方案,并在施工中严格落实执行该施工方案。同时,要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稳固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嘉锐.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08):150-151.
[2]陈动粮,王燕.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和探讨[J].门窗,2019(18):89.
[3]武志勇.探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17):130.
[4]徐刚.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