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查中心 江苏省泗阳县 223700
摘要:建筑信息化应用技术是基建行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施工现场的管理效能,并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同时信息化应用技术也能为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对建筑业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但是我国的建筑信息化技术发展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只有正视问题才能更好地提出解决办法,在思想认识、技术培训、软件选择等方面制定策略,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促进施工现场标准化运行,同时也是为我国的建筑行业长效健康发展不断创新。
关键词:建筑信息化;施工现场标准化;应用
1现场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作用
1.1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实施当中,现场管理是最关键的一部分。无论是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与施工企业,还是建筑工程的业主单位,都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予以高度的重视。但是无论是人员素质方面的差异、管理体制的差异、施工技术的差异,还是施工工种的差异,都会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就会对建筑工程正常施工进度的推进、施工质量的提升产生影响。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做好相应的现场管理。
1.2促使现场工作人员实现和谐相处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涉及多种不同的施工项目,而不同的施工项目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施工队伍,不同的施工队伍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所以如果各个施工队伍过于关注自身利益,而不以建筑工程为核心,那么就可能因为施工管理职责不明确而降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效率。而做好现场管理,则可以对施工现场不同施工队伍之间的矛盾进行妥善处理,对管理人员与基层施工人员之间的矛盾进行妥善地解决。只有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实现和谐相处,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才能够顺利进行。
1.3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
现代化建筑的发展与进步,提升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也越来越强。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就必须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但是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需要使用到的施工技术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与专门的施工技术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使其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才能够保证施工现场不同施工项目、不同施工工序的协调进行,进而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与有序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现场管理,通过交互、沟通、约定、谈判等方式来保证各个方面的协调性与配合性。
2建筑信息化应用技术的应用现状
2.1建筑信息化应用意识不强
很多建筑业企业对于建筑信息化应用范围认识不清,尤其是管理层领导层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传统经验,对于新型信息化管理手段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没能结合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信息化战略研究,因此从内心抗拒对其进行资金投入,又或者投入了一部分就干脆让信息化系统闲置了起来。思想上的认识不足,直接导致了对现代技术的应用程度停留在表面。
2.2信息化应用软件选择不合理
有的企业对于信息化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信心,也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但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能深入研究应用性能。信息化应用软件既要符合本企业的管理习惯,也要注重其运行安全性、先进性以及兼容性。例如部分企业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还不错,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软件本身的开放性不太好,随着政策以及施工方式的改变,软件仍然还只能沿用传统信息化管理模式,导致了无法更新换代,企业无法继续使用,即便是勉强使用也是受到各种因素的重重阻隔。
2.3缺少信息化管理维护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革,信息化技术已经与各行各业有了深度融合,但也都处于磨合阶段,其中建筑行业与信息化应用技术相融合是未来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软件的应用与维护需要有对应的人才,既要懂得施工现场管理又要懂得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人才凤毛麟角,要想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施工企业队伍就必须从人才方面入手,打造具有现代化建设思维的企业,就要注重信息化应用技术的培训教育。
3建筑信息化应用技术促进施工现场标准化的策略
我国虽然走过了漫长的基建建设之路,在近年来的城市发展中基建行业也受到了社会的热切关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化的建设企业还很少,建筑行业要摆脱传统思想束缚,注重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先进技术引领行业发展,全行业要对信息化应用技术进行统筹学习,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进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其技术水准和管理效能,并结合工地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技术能力提升。笔者根据自身相关经验,给出如下几个思考角度,仅供参考。
3.1强化建筑业企业中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思想意识
头脑决定行动,当前我国的建筑业企业对于信息化应用技术应用不够普及主要是思想比较落伍,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应用技术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首先我们要杜绝思想上的消极情绪,有些管理层人员简单的认为建立了信息化平台就“万事大吉”了,关于系统是否好用,系统对于施工现场的影响并不在意,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资料记录的工具而已,这就是严重低估了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能力,浪费了资源。其次,还有的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应用技术的战略发展比较盲目,没能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进行软件配置,缺少一定的前瞻性和规划性。鉴于以上两种情况,企业应定时定期为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在思想上扭转思维现状,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更多的学习和见识先进的施工现场案例,让管理层人员认识到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3.2谨慎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软件
我国建筑信息化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建议各大企业在推出软件的过程中要科学谨慎地选择软件,不要盲目扩张。在与网络技术公司合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软件测试和数据反馈的数量,在反复试运行中进行选择和调整,还要根据当前建筑市场的变化,选择兼容的、可扩展的、实用的技术应用,同时关注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来改变应用,特别是在表参数的链接上,我们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应用框架。
3.3构建专业化的信息管理团队
人才是企业和组织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很多建筑业企业中具有建筑业相关的人才,但是对于信息化软件系统却知之甚少,因此必须有目的性的构建专业团队,更好地促进行业发展。首先在企业内部选择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年轻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让年轻的管理者通过信息化教育认识到未来应用技术的管理效能,并将自身的管理经验与信息化技术应用相融合,并为企业选择适合信息化技术应用软件提出自己的建议,在软件系统建设过程中也要全程参与,为下一步的系统使用和运行做好基础工作。另外,企业也可以积极招聘社会上的计算机精英人才,通过在企业中的经验积累,再与本专业相结合,给出企业更多更好的建议。
结束语
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性的工作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建筑信息化应用技术在施工现场当中,可以促进标准化作业,也让传统建筑工程有了新的发展契机,摆脱了传统作业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标准化施工方面也极大地节约了工程造价成本,对于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蓝志鹏.探讨如何提高水利施工现场管理质量[J].建材与装饰,2019(35):289-290.
[2]李环辉.信息化在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与探讨[J].建筑安全,2015,30(04):63-65.
[3]欧阳锋,周治春.建筑信息化应用技术促进施工现场标准化[J].建筑安全,2014,29(1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