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晨阳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邯郸市 056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全面推进,城镇建设速度在不断加快,为了更加快速高效的推进建设质量,保证建筑安全,建筑技术也在向现代化方向发展,通过科学良好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有效保证了建筑的质量与安全。建筑涉及到的学科较多,其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就是最为主要的门类,在建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后浇带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房屋建设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可能会因为自身材料特点及结构差异而诱发块体裂缝现象,进而对建筑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危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弥补和解决上述问题,其一般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预留主体混凝土空间的缓冲区,在主体混凝土浇筑及变形结束后,再进行缓冲缝隙混凝土浇捣,从而将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达到设计要求。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避免钢筋混凝土浇筑后期土体沉降变形现象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1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重点及难点分析
1.1杂物清理难度大
房屋施工是一个整体的工程,建筑每一层面积较大,各个部分之间也预留了后浇带的区域,但是,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多,现场杂,很难对预留的部分进行提前保护,施工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杂物,这些杂物就会堆放到预留地带,有一些杂物落入不容易清理的地方,要想清理干净,则会很费劲,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彻底清理的,这样,会对后期的施工产生影响,结构也会不稳定,质量得不到保证。
1.2容易导致梁板上部开裂
建筑的楼层较高,梁板跨度就会加大,这也会导致后浇带无法顺利进行。悬挑状是后浇带断开位置梁板的情况,进行施工时,要固定则非常困难,如果不能进行现场稳固支撑,施工后就会导致梁板上部开裂或后浇带下挠,影响了建筑的安全。
1.3后浇带临时防护施工困难
后浇带施工都是在后期进行的,塔楼封顶、两侧结构单体沉降稳定后,才能对楼体进行后浇带浇筑。为了保证整体工期不受影响,多是采取“先回填基槽,后浇筑后浇带”顺序,而当前的建筑物,均带有地下室结构,地下室的外墙需要沉降后才能进行后浇施工。而在实际的工程中基层深、土压大,这样,后浇带临时防护就会非常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工期。
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要点
2.1合理释放应力
在房建施工过程中,为能充分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针对混凝土结构,应第一时间释放其内部应力,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来对后浇带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针对房建整体结构,在断面或者平面突变处,需对后浇带进行设置,并第一时间释放应力。此外,在具体施工时,要有效掌控材料质量,确保房建结构有着较好的稳固性。比如,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搅拌时,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对材料配合比进行控制,同时充分依据力学性能,加入适量的填充料,在减小水泥水化热的同时,降低房建结构内部应力。此外,针对模板,需有效掌控其侧向压力,避免结构发生较为严重的裂缝,确保能有效释放结构内部应力。
2.2有效落实设计构造要求
具体应用该技术时,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要充分了解设计要求,有效结合施工核算结果,并充分依据设计要求,来对后浇带间距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落实好钢筋绑扎工作。通常情况下,针对钢筋的横向和纵向,两者之间的距离应小于0.1m,或者结合板筋间距,来对抗裂钢筋进行相应的设置。为避免钢筋发生偏移的现象,可借助于小钢筋,来开展绑扎加固,同时对止水带进行安装。
2.3间距控制
在房建施工中,要合理掌控后浇带间距,若间距过大,则难以确保结构的稳固性;若后浇带间距过小,则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导致工程效益降低。依据相关研究得知,当后浇带间距介于20~30m之间时,有着最佳的效果,后浇带宽度应介于70~100m之间。针对后浇带结构形式而言,有着多种类型,比如凹形缝结构形式,具体施工时,要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选取相应的接缝方法,并彻底清理杂物,促使后浇带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固性。
3后浇带施工注意事项
以某建筑房屋为例,建筑高度整体为70 m,地处于住宅居住区,设计建筑时应该综合考虑环境等因素,以建筑主体为框架结构,以混凝土配合空心砖的方式施工,施工过程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
3.1垫层处理和材料选择后浇带施工的基础是垫层的处理环节,基础垫层施工中,依据施工现场的实况及施工设计图纸,明确后浇带垫层标定,垫层高度设置为5~10 cm,间隔50 m设置1个积水坑,便于后续后浇带施工的杂物及积水处理。选择材料是影响后浇带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选择运用添加了膨胀水泥和膨胀外加剂的混凝土,用于减少后浇带施工中的混凝土收缩导致的裂缝问题。在房屋建筑工作中,对材料的选择应严格把控,施工之前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定量的早强减水剂,保证混凝土的配方合理性。施工中要保证沉降时间,待初步沉降工作完成后,再进行浇筑工作,保证房屋建筑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合理缩短时间。
3.2模板设计
模板施工属于后浇带施工中的核心组成环节,应严格按照有关设计图纸实施制作,选择的模板应是钢丝网模板,需要对其中网格以及钢丝直径做好对应的检查工作,保证网格大小均匀,钢丝直径必须保持一致,如果钢丝网间隙过大则易导致后浇带混凝土的质量变差,使得钢丝的直径存在差异。浇筑过程中受力不够均匀,会使钢丝网模板易造成损坏。需要将钢丝网模板的两侧位置固定牢固,且紧密度应适中,便于更换或拆除。针对双层钢丝网的使用,应事先将其固定,避免出现混凝土浆溢出。
3.3浇筑时间的选择
建筑构建混凝土沉降在达到一定的条件要求时,需要在振捣前全方位清理裂缝,保证裂缝表面清洁没有任何杂物,要将后浇带两侧构件表面细润1 d以上。一般混凝土的构件收缩工作可以在2个月内完成,如果是高层建筑一般需要依次进行主楼、裙楼的沉降,因此,后浇带施工应该选在主楼沉降结束后进行。实际混凝土施工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切忌出现违规操作问题,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中的配比及振捣时间属于重要内容,水平后浇带的施工应严格控制好钢丝网模板两侧的压力,确保其处于正常的范围以内,如果是针对垂直后浇带的施工要注意保护好钢丝模板,防止在实际浇捣工作中造成钢丝网的破坏。后浇带施工结束后,运用草席等覆盖后浇带并浇水使其维持在湿润状态。对于浇筑的时间和浇筑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不会受损。.
3.4保障施工缝干净垂直
后浇带施工难度大,为了保证质量,则需要在垂直施工过程中预留好位置,保证混凝土初凝后能够达到强度要求,施工缝及模具铁丝网需要严格进行处理,通过高压冲水的方式,冲洗出混凝土框架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凝固度,清理好施工缝,保证强度。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建筑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在现阶段的建筑房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亟待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保证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后浇带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的核心工作环节,施工效果、施工质量波及整体的工程质量,易影响工程的总体经济效益,要求有关部门必须提高对于建筑后浇带施工的重视度,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全面监督施工现场的操控工作,整体提高建筑房屋后浇带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方广.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38+141.
[2]陈晓俊.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实践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42+145.
[3]王双伟.建筑混凝土施工和后浇带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