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睿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在新时期背景下,已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进了各种各样的施工技术,这对于传统建筑工程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改变,也为建筑工程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管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其效果发挥,因此,还必须关注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本文就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质量管理进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影响因素众多,对施工企业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其重视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引进和借鉴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设备器械管理方式,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按既定的施工方案严格施工,提高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满足人们对民用建筑的需求。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类型
1.1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施工技术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常使用到的技术之一。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预应力施工技术有着积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在使用进预应力施工技术之后,整个工程多个环节都会有所接触,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提高让建筑工程施工变得更加便捷、有效。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成本、材料等资源,有的资源并没有实际落实到工程中,而是浪费掉了,在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以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材料和成本的投入,可以将建筑工程的结构加以优化,而该操作则可以适当的减少工程自身重量,并且,建筑工程难免存在裂缝问题,在使用进预应力施工技术后,就可以把建筑工程的韧性和承受里加以提升,从而避免出现裂缝现象。
1.2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是建筑工程的基础,也是施工的重点,如果地基出现质量问题,则会给之后的施工过程埋下安全隐患。在对建筑工程地基进行施工时,则会应用到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出地基作用。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比较大,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上必须要进行仔细的勘测,才能确保地基处理技术和地基地质条件相符合,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使用到地基处理技术。一些建筑工程的地基地质比较松软,并不具备很好的抗压性,再加上大多数都是淤泥结构或腐殖层结构,具有软地基的特征。在对这种地基进行处理时,工作人员就要先对地基条件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据土质条件选择适合的处理地基处理技术。针对这种地基所使用到的技术主要有化学加固技术和置换技术等。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也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工况来选择出一种具体的地基处理技术方法,以此来增强地基的施工效果,确保施工质量和建筑工程的施工稳定性。
1.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专门针对软土地基所研发的一种技术,软土地基的最大特征就是可变性较大、承受能力较弱,在此基础上就需要使用到专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来增强软土地基可靠性与稳定性。在实际的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出适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中,使用比较多的就是强夯法和换垫层法。通过这些方法技术可以对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类型进行确定,也可以借助科学技术的帮助对软土地基件进行建模,从而给建筑工程后期施工奠定扎实的基础。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
2.1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工程建筑过程中,为了使建筑质量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民工建筑中常用的施工材料有粗细骨料、水泥、掺合料、钢筋及钢材、混凝土砌块、防水材料等[1]。
这些施工材料应统一采购、供应和管理,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选择质量可靠的材料供应商。材料均按要求送至有资质的单位检验,对达不到标准的材料一律不得采购和使用,现场设置材料储备仓库,配备专人分区堆放管理,实施材料动态管理和统一调配。
2.2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水平
为了提高混凝土质量,确保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应使用符合施工要求的相应品种、等级的水泥,对各种原材料应按要求送检,确保其品质符合要求;混凝土配制时优先选用保水性能较好的水泥,可掺些粉煤灰、火山灰等掺合料增强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砂石集料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砂率,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力求砂石级配最优;预拌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水泥及拌和水用量,保证凝结时间适宜,减少坍落度,不选用增加混凝土干缩的外加剂;保证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少于连续搅拌要求的最短时间,改善混凝土运输车的保水降温装置,以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施工期间不要过早拆除楼板的模板支架,在混凝土施工完具有一定的强度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规范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序,按顺序上料,施工中加强搅拌、振捣,但也应防止过度振捣楼板混凝土,减少混凝土离析和泌水;同时还需要注重混凝土的养护,确保养护温度及水泥水化速率等[2]。
2.3提高钢筋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水平
在钢筋施工前进行明确的技术交底,安装人员应严格按照图样施工,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技术要求,保证钢筋安装工艺符合要求,钢筋安装完毕后,对照图样及时检查核对其直径、根数、级别、位置等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会同设计、质检部门研究解决方案;通过认真检查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及质量检验,严禁随意踩踏钢筋、钢筋安装出现差错、固定不力等问题[3]。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确保钢筋位置不变,要防止碰歪钢筋,当混凝土浇筑到某一高度时,宜检查核对轴线和钢筋位置的准确度。
2.4及时地完成技术交底工作
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上,要想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要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可以看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职业素质等。由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有着直接联系,因此,施工单位还必须加强标准培训,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案,对施工时的质量和技术管理制定出对应的制度要求,从而增强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施工图纸会审工作加以重视,通过图纸会审可以保证总平面和施工图在尺寸、标高等位置上是一样的,也可以解决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4]。在技术交底工作的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技术交底书来进行对应的组织施工工作,并将施工的方案和技术标准加以细化。另外,管理人员还应当将建筑工程作为核心,根据实际情况来编制出作业施工指导书,把指导书落实到实际施工过程中来,确保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指导书进行高效的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其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息息相关。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控材料的采购、使用,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新型的机械设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及质量检验,保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民用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居住者提供安全性和舒适性,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董至.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门窗,2019(13):116.
[2]杨晓明,李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居舍,2019(21):82.
[3]钟苑.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9(07):265.
[4]柴成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