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4020219760520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类市政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社会各界对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而桩基础施工工作作为市政工程当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其质量水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市政工程的使用寿命。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由于具备显著的施工优势,因此在实际的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以此为背景,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具体流程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工艺中的重难点部分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市政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市政工程规模也逐渐扩大,工程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桥梁工程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市政桥梁工程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为人们提供较为便捷和舒适的出行空间,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应重视市政桥梁工程建设。在市政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有效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根据施工要求来发挥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作用,推动市政桥梁工程的长远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钻孔概念
在国省干线公路桥梁施工中经常出现不良地质现象。基于地质稳定性和流动性低,基础设施的质量不能满足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对国省干线公路桥梁的要求,如果车辆荷载过高,变形中的一些质量缺陷已经由回弹性、耐久性、库容等决定公路桥梁的道路安全与舒适性,提高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为了保证耐久性,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如电杆的储存等基本问题。根据建筑行业不良地质条件,钻孔桩是指直接钻进施工现场,直接进入混凝土浇筑盘中的桩。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钢筋体安装在柱孔内时进行振捣。可以有效的改善工地的建设,改善地质和土壤条件,改善土壤质量。在公路桥梁工程应用中,钻孔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结构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施工速度快,施工简单,安全性好,适用性强,适应性强,不易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钻孔桩施工中隐蔽工程的风险较大,因此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促进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保证钻孔桩的质量注入,避免损坏以及不必要的事故损失。
2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
2.1钻孔
安装、调整钻架和起吊系统,将钻头吊起,徐徐放进护筒内。就位时用护桩引出十字线,钻头与十字线交点偏差不得超过20mm。开孔时慢速钻进30~50cm/min,钻进4m后可加速钻进60~90cm/min。如果护筒周围土质松软出现漏浆时,提起钻锥,用沙袋填堵夯实护筒四周,并向孔中加入稠度高、相对体积质量大的泥浆,再次放入钻头反转,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孔隙,使泥浆不渗漏,继续进行钻孔作业。在细砂层钻进过程中,钻头提升须缓慢,钻杆转速减到低档,配合膨润土纤维素泥浆施工。在钻进过程中,不定时对桩孔的垂直度进行检测。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清孔。
2.2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2.2.1制作
制作前要进行除锈和调直(除螺旋筋外),并对焊接钢筋进行可焊性和焊接质量试验。制作时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箍筋用料长度,将钢筋切好备用;主筋保护层的厚度约为7cm;绑孔或焊接钢筋混凝土预制块,在主筋外侧焊接环筋(直径≥1cm);为了防止变形,制作好的钢筋笼要放于平整的地面上。
钢筋笼的长度超过10m时要分段制作,此时主筋接头要错开,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目不超过主筋总数的一半。多为搭接、绑条或坡口焊接,相邻接头间距要超过50cm。加强筋和箍筋与主筋间分别通过电焊和绑扎连接。
2.2.2安装
将钢筋笼用大型吊车吊起,对准桩孔中心垂直放入孔内,避免碰撞孔壁。下放受阻时杜绝强行下插,而要查明受阻原因。钢筋笼入孔后通过单面焊接与上部钢筋连接,焊接好后需冷却1min才能放入孔中。安装结束后,对钢筋笼的位置、垂直度、焊缝质量等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灌注混凝土。
2.3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要点分析
为提高钢筋笼的安装稳定性,相关人员常会使用混凝土灌注法对其加以固定。而在进行灌注施工时,相关人员除了要将导管等工具提前置于钻孔中之外,还要对其内部情况进行反复核查和确认,以此为后续的灌注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正式灌注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对搅拌作业的强度进行相应的提高,确保混凝土材料的整体均匀度水平能满足现场的施工需求。一般来说,灌注过程使用的导管都是以钢板为原材料进行制造的。此外,相关人员也可使用无缝钢管作为此类导管的原材料。而在制作导管过程中,相关人员需全面参考灌注桩的长度及尺寸指标,确保导管的坚硬度符合实际施工需求。在制作不同导管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确保其直径大小不存在过度的偏差。而在正式使用此类导管之前,相关人员还应对其质量情况、硬度情况和密闭性等指标进行综合的检查,同时确保其拼接部分的整体质量满足相关的标准。由于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至关重要,相关人员应在正式施工之前做好如下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混凝土搅拌过程进行密切检测,要确保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搅拌。其次,还要确保混凝土和水位的相对高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若发现其出现升高或降低等问题,应进行合理处置。最后,在提升导管过程中,应确保其处于混凝土2-6m位置。还应避免在施工过程当中将其他设备掉落到钻孔中。当混凝土灌注表面和钢筋骨架的下半部分相接近时,相关人员应立即托住钢筋骨架,使其逐渐上升。
2.4做好护筒埋设工作
在市政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护筒埋设工作的目的在于,稳定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避免在施工时对其他工程施工造成影响和干扰。可根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钢护筒埋设深度,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所使用的钢护筒材料质量要合格,其强度、密封性必须达到施工标准要求。以某工程项目为例,由于其基桩的桩径为120、130cm,因此,在选择护筒时,可选择直径为140、150cm的护筒。地基位置的护筒长度,通常情况下为250cm。如若河床属于软泥层,可根据软泥层的厚度确定护筒的长度。护筒的制作以钢卷为主材料,需要用钢板进行固定。在进行钻孔之前,需要先清理周围的杂物,保持施工现场的平整性,做好夯实工作。筑岛排水管涵直径应大于1m,应做好测量放样工作,以便于准确定位桩位中心,护桩分布于四周垂直方向。可根据工程施工实况,选择适宜的护筒埋设方式,如人工挖坑方式,护筒埋设之后需要利用黏土对其周围进行夯实处理,用砂浆处理其顶端部分,防止护筒渗水。在确定护筒的顶端高程时,需要基于施工实际情况,结合地下水位确定,至少要高出地面30cm,护筒底端的埋设深度,一般为150cm,如若遇到特殊地段,可适当增加护筒长度。
结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发展到今天,施工工艺在不断成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未来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向成孔设备创新以及不排土、不排泥浆绿色环保施工方向发展。随着技术革新,钻孔灌注桩必将更加普及,为未来建筑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齐光远.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分析[J].建筑知识,2017(15):84.
[2]张晓彬.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分析[J].工业,2016,000(006):00116-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