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美术中学 广东省湛江市 524000
摘要:在高中阶段,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的有效渠道。在新时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基于此,以下主要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策略展开探讨,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实践
引言
所谓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在理解字、词、句、段、篇意思的同时拓展阅读思路,观察并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描写方式、修辞方法等,在阅读中掌握谋篇布局和词句应用技巧,在知识学习中积累写作素材,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基础。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共性与个性,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发展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引导独立阅读,把握文本内容
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带领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的语境,整理文章的结构等。新课改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让学生自己寻找文章中的亮点,并进行分析,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文章中的情感思想。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以《祝福》为例。这是鲁迅的一部小说,描写的主人公是祥林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和讲解自己发现的亮点,并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补充。比如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这篇文章运用的是倒叙的手法,最开始描写的是遇到祥林嫂的情节,之后再引出祥林嫂曾经遭遇的事情,这种描写手法引起了读者的好奇,使读者愿意探究祥林嫂究竟遇到过什么事情;有的学生疑惑“祝福”这个礼节与文章的整体内容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为什么文章的名字叫作祝福?教师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与问题之后,教师整理学生的想法,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整篇文章的结构、描写手法、情感思想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逐渐地掌握如何分析一篇文章,分析文章的落脚点是什么,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是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活动,而活动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有必修的活动单元和单元专题活动,也有课后思考探究的活动,如必修一至五的语文活动单元均放在必修教材的第一单元,形式多样,借助单元活动设计,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自觉提升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统筹规划,巧用教材,善用资源,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以活动为载体全力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校全力推进粤教版必修教材中系列语文活动,根据教材创造性开展了“我们眼中的社会(社会自由谈)”“粉墨登场乐一回”“我和我的祖国诗文欣赏会”“经典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分享会”“主题辩论赛”等语文系列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活动资源,精心设计,用心组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不断提升。如在必修五戏剧单元,我们不再按照一般讲读课那样在课堂讲授,而是用“粉墨登场乐一回”活动形式组织教学。将全班同学分为五组,分别承担戏剧单元中的《雷雨》(节选)、《哈姆雷特》(节选)、《城南旧事》(节选)、《长亭送别》表演任务,每组依编剧、导演、表演、服装、道具、配乐等合理分工,每个同学都参与。教师和各组推荐的一个同学组成评审团。接到活动任务后,每组同学主动阅读,积极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大胆取舍教材,在自我学习理解戏剧鉴赏知识基础上,形成自己小组的剧本,依据剧本表演,领悟文本,精彩演绎。
从活动效果看,他们真正以表演活动带动阅读与写作,促进了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自然形成。
3组建兴趣班
在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之后,要帮助他们提升对写作的兴趣。组建课外兴趣小班,是教师课堂作文教学和学生课堂作文训练的有效延伸。笔者顺势借助校本课程,组建课外兴趣小班,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并通过以读促写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学生而言,广泛而科学的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拓宽知识的广度,为写作积累素材;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维度和审美情趣,为写作积累内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的量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要想建立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除了让学生阅读一些必读的中外名著外,还应该遵从他们的喜好,选择一些时代感较强的作品,让学生真正地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阅读。比如笔者紧扣高二广东版选修教材的《传记选读》和《短篇小说》,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作家的某部作品或者系列作品(比如沈从文及他的湘西系列等),进行整体阅读和深入阅读。以读促写,让阅读在写作中得到升华。学生的摘抄积累、读书笔记和小论文等可以办成成果展,以供展示和交流。
4开展情感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作文情感表达不够真挚一直是阻碍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无法借助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抒发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导致文章枯燥空洞缺乏感情。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情感阅读,对文章情感和思想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揣摩,学习文章作者的情感抒发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文章虽着重对荷塘月色进行细腻的描绘,却表达出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复杂思想感情,文章在环境描写中透露出作者心中淡淡的忧愁。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营造荷塘优美、静谧的美景,使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作者细腻而复杂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强化学生借助文字和写作方法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能力。
5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效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识储备,更影响一个人的品格。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如果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再加上有一些文学作品篇幅大,语言晦涩难懂,学生就会厌读、弃读,从而大大降低阅读的效率。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大量的文章,学生读不完做不完,得分率不高,其实这就和阅读方法不正确有关系。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多种读书方法并用。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压力大,学习时间紧张,阅读时间更加有限,所以在阅读方面就要采取技巧和方法。一些中国古典小说篇幅大,章节多,在阅读这样的文章时就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不必每一章节都需要仔细研读,只需要对每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章节加以重点精读,其他部分了解大意即可。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我国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创建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也更加的容易,不仅有接受先进教学观念的新教师加入,而且也有了各种先进技术的帮助,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看见阅读理解题目就头痛的问题,而且更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华娟.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林仁赟.语文课堂以读促写的教学探索[J].文学教育,2015(14):36-37.
[3]钱鹏.用心阅读,以读促写: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法探索[J].课外语文,2015(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