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丁若佳
[导读] 摘要:危化品业具有较高的危害性,不注重其消防安全会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危化品业具有较高的危害性,不注重其消防安全会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掌握危化品正确的使用方法,对注意事项严格谨记能大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而保证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但是要想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管理等工作,必须制定具有实效性的策略对其实施管理,在根本上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本文就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危化品;使用安全;应用
        引言
        由于危险化学品自身的特性,爆炸、腐蚀和毒害性等,以及在应用和管理中存在人为操作、管理方面缺陷,导致生产过程中危化品安全管理事故频频发生,不仅危害到生产安全,也容易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
        1危化品业消防安全事故危害
        (1)火灾与爆炸危害。2014年3月1日,一辆运输甲醇的罐装车发生交通事故,该车辆起火后发生爆炸,造成了31人死亡;又比如,3月13日一辆危化品罐槽车突然发生爆炸,导致车辆驾驶人员当场死亡;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特别重大燃爆事故,造成165人死亡、760人受伤、68亿元财产损失,这次事故的原因就是危化品仓库的硝化棉储存不当,在受高温自燃后点燃附近的硝酸铵造成爆炸,从而引爆周边其他危险爆炸物,造成别重大事故。火灾与爆炸事故往往蔓延迅速、难以控制,一旦发生将会导致巨大的灾难,因此,火灾和爆炸事故一直都是危化品企业消防安全事故中的重点危害,需要更加密切的关注与预防。(2)中毒危害。2013年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由于液氨泄漏造成多人死亡;江苏省南京市某硫铁矿开采公司由于未按消防部门要求申报、摆放炸药,并未按规定禁止吸烟造成爆炸,燃烧物在爆炸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气体经过通风井到达井下作业位置,造成57人中毒。又比如2017年8月6日在广饶县东营奥星石油化工发生的硫化氢中毒事故,由于酸性水汽提取装置发生硫化氢泄漏,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56万元。由于忽视消防安全造成的事故在全世界更是比比皆是,这些事故往往均造成严重的后果,而起因均为相关企业和人员未按照有关部门规定(如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佩戴防护用具、严格存放易燃易爆品等),对消防安全不重视所致。
        2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措施
        2.1做好运输人员的日常培训
        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对预防化危品装卸、运输过程中,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明显帮助。首先,对于在职的运输司机,必须统一接受化危品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化危品的存储环境、化学性质,以及发生泄漏、逸出后的处理措施等。通过培训让运输司机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降低消防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其次,还要注重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化危品运输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以及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敬业态度,杜绝侥幸心理。每个季度还可以在消防部门的组织下,进行化危品消防事故的应急模拟演练,提高对各类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
        2.2采取技术措施预防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
        (1)替代措施,对危化品的控制和预防中,不使用毒害性、易燃易爆炸化学品是有效的做法,很多情况下虽难以实现,但可以采用低毒害性化学品、可燃化学品来替代毒害、易燃化学品。比如:在大片网印清洗机台使用的油墨清洗剂,其成分为二甲苯,可用碳氢清洗剂(无毒不含苯)替代二甲苯清洗剂。(2)变更工艺。当前可以选择的替代品是有限的,化学品危害控制中无法常常使用替代方案,特别是在技术、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生产和使用危化品是常见的。

此时对安全事故的预防中,主要措施就是采用变更工艺来消除、降低其危害性,比如:在清洗区使用丙酮清洁,由于有机溶剂丙酮极易挥发,在检测作业场所时发现丙酮超标,可导入酒精配比丙酮减少用量以在满足工艺需求的同时减少危害性。(3)隔离措施。隔离就是采取封闭、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处于有害环境,常见措施就是完全封闭生产和使用设备,杜绝人与设备的直接接触。另一种方法就是隔离生产设备和操作室。比如:在喷砂房作业区域,将操作人员与粉尘危害区域隔离。
        2.3危险化学品使用注意事项
        首先,做好危险化学品使用领取备份记录,以防出现地面滚桶现象,防止中途因摩擦、撞击而造成环境影响,以及出现的其他领料影响,必要时候必须采取一定的安全管理措施。在进行金属材质取样时,严禁将金属物质放入槽车中进行取样,检测或者取样工作在装卸完成之后静态的进行后续工作。其次,严禁将绝缘软管插入易燃液体槽中进行移液处理,化学危险品在储存室放置时,必须将标识清楚标记,标出其危险系数与危险性质,如果是性质相抵或者灭火方式不同的物质不能混乱放置,最好分开存放,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另外,要求使用危险物品的地方必须严禁出现烟火类物质,操作人员也严禁穿尼龙衣服,操作铁桶可以直接放在地面上,保持接地的良好,开桶盖时不要使用可能造成火花的工具。同时还应该减少静电的产生。再次,盛装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后必须保持干燥程度达标以及干净程度达标,以防出现两种不同危险物质的残留发生反应,原料一旦落地必须尽快采取回收处理。如果操作机器发生故障,出现液体遗漏等问题,就要改变工艺条件,采取手动操作当时,并采取正确的安全防范措施。最后,桶装或者灌装危险物品挥发危害性气体或液体时,还应该将盖子密封起来,以防有毒物质伤害到人,并将其转移到通风比较良好的地段,如果操作人员不能正确处理的话,最好与使用单位或者行政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商议解决办法。
        2.4做好储存管理
        储存管理方面,危化品要依据种类、特性等,在作业场所设置好安全装置,并定期开展安全维护保养。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危化品包装、标签和状态,核对库存,定期检查储存仓库防火防爆措施、通风系统静电导除设施等是否完善。同时编制应急预案、开展定期演练。危化品的使用、流向和用途要记录在册,向相关部门备案储存地点、数量和管理人员配备情况等。每年进行一次对储存单位和装置的安全评价,并就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对存在现实危险的装置,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修复。
        2.5完善监管体制,落实监管工作
        确立政府的统一领导。各级人民政府是消防工作的领导机关,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级政府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政府分管其他业务工作的负责人也要落实消防安全“一岗双责”制度,督促分管的行业部门认真履行消防安全监管职责。部门依法监管。政府各部门和行业系统要按照消防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措施有力。经济贸易、公安、质检、环境保护、铁路、民航、交通、卫生、工商、邮政等部门均有对危化品的安全监管职责,同时也应对各领域所负责的危化品消防安全进行监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该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履行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储存、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消防监督检查的职能。
        结语
        总之,在我国危险化学品当前生产与使用状况下,提出进一步的完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能有效加剧该化学品的安生使用程度,最终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范斌,叶姗.化危品物流业的特性及消防管理措施[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8(01):66-68.
        [2]陈国平.南京港化危品中转港区消防管理中的隐患及防控对策[C].2009年中国航海学会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年会,2019.
        [3]赵江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化危品物流企业安全管理策略仿真研究[J].物流科技,2019(12):30-35.作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