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场)内机动车的使用管理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卞向荣
[导读] 摘要:详述某厂围绕厂(场)内机动车辆的管理使用特点,遴选采购注册、日常监管、检验保险、报废处置、事故处理、教育培训、维护检修等环节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整改。
        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  江苏镇江  212006
        摘要:详述某厂围绕厂(场)内机动车辆的管理使用特点,遴选采购注册、日常监管、检验保险、报废处置、事故处理、教育培训、维护检修等环节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整改。
        关键词:厂(场)内机动车辆;使用管理;改进提高;火电厂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
        引言
        厂(场)内机动车辆,是指在厂(场)内区域行驶以及从事生产作业的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最大行驶速度(设计值)大于5Km/h或具有起升、回转、翻转、碾压等工作装置的机动车辆(公安、农业部门管理的机动车辆除外);[1]或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2]
        本文结合某厂厂(场)内机动车辆全寿命周期作管理使用的分析总结。
        1采购环节管理
        结合既往采购案例,建议采购部门吸取申购(使用)单位需求意见,综合考察产品能否适应作业现场的安全与环境要求,避免价格合适,但质量性能不适用,购买后影响登记注册。有关职能部门也应考察拟购车型有关情况,提高采购决策环节科学性。
        2安全使用管理
        2.1车辆使用部门是首要履责主体
        持有“厂内驾驶”工种的特种设备操作证[1,3]的人员才能操作厂(场)内机动车,车辆使用部门是责任管理主体,使用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4]厂《交通管理》标准对各有车单位第一责任人及其车管员明确了监管履职要求。车辆管理使用部门、班组必须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健全派车调度、定期检查、维修管理、车况检查、车管月报、“一车一档”等管理制度等,[1,3,4,5,6]做到每一台车从购买到报废全寿命周期管理都有迹可循。
        2.2指定专人履行监管职能
        厂(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持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证。[1,3]负责检查监督厂内机动车辆使用方如何履行管理使用职责。
        2.2.1管理我厂车辆
        厂《交通管理》标准规定各有车部门车管员每月提交车管报表,每季度召集各有车部门车管员参加工作例会,每半年集中厂内机动车操作人员参加一次道路交通安全学习。厂交管专职每年协助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来厂集中检验一次厂内机动车,协助财务部办理厂内机动车续保业务,及时办理新车注册上牌手续。上路随机督查和班组、操作人定期自查整改等方式监管安全规范行车与操作。[3,4,5]
        2.2.2、管理外来车辆
        承包商携带厂内机动车进厂和外来持证人操作外来车辆应一视同仁,全厂各对口管理单位依据动态试车与静态检查两方面把控车况,[1,6,7]车辆按期复检,特种设备检验合格证统一张贴在驾驶室前挡风玻璃右上角,作业时人员应当随身携带有效操作证,安全规范操作使用,保养维护车况,检查设备缺陷。[1,4,5,6]
        3优化办理车况检验、续保商业保险
        目前,场(厂)内专用机动车机动工业车辆仅指叉车。[2]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负责强制检验各类场(厂)内专用机动车,同时接受委托检验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汽车、蓄电池搬运车等其它仅限于场(厂)内行驶使用的机动车安全性能。[1]确保取得特检院核发的检验检测合格报告后才能继续使用。[3,4]
        国家鼓励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3]厂交管专职应当向财务部提交车辆检验合格信息,协助办理厂内机动车辆商业险续保手续,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4车辆报废流程管理
        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且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应当及时予以报废。[3,4,6]厂内机动车辆的报废管理包括办理厂固定资产报废手续和到原注册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5车辆事故的处理
        厂(场)内机动车辆事故是指厂内机动车辆在使用、安装、维护、改造过程中及露天的厂内机动车辆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台风)等原因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事故处理原则是先救人,再处理。全过程必须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5.1车辆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与救援
        厂内机动车在厂区道路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占厂内机动车事故类型的绝大多数,此类事故中如有人身伤害,必须立即开展急救并报警;如果是车辆损坏,发生着火或气液体泄漏,必须设置警示牌等警示措施,疏散人员,保护现场,报警求助,防止二次伤害或事故扩大。
        5.2车辆故障引发事故的处理与救援
        厂内机动车辆主要是在限定的工作区域范围内通过特定的起升、回转、翻转、碾压等完成指定的分工任务,如果对车况性能的检查保养与零部件的维修更换得当,由车辆自身故障引发事故的概率较之专门从事公路运输的机动车要小得多,关键是日常对该类事故的救援处理预案和演练仍须重视。
        5.2.1车辆自燃事故的处理与救援
        厂内机动车辆的自燃事故是较少见的,该类案例主要诱因是发动机外部的隔离作用失效,高温部分接触到渗漏的油污、作业场所的细煤粒(粉)、遗留的棉纱头等易燃物造成;或是车载电瓶外观脏污等原因导致漏电短路,桩头过热造成车辆烧损。这类事故处理的关键要务是早发现,早处置,早报警。根据企业《消防管理》标准规定某厂各车均配备了3公斤装车载灭火器,以便机驾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取用扑救初起火情,为后续消防队参与灭火,减少经济损失争取有利条件。当然,针对车辆渗漏油的日常检查消缺,定期清污除垢,提高车辆发动机等热源点外表面的散热能力,才能从源头预防火灾事故隐患。
        5.2.2车辆其它事故的处理与救援
        在使用过程中车辆还会遇到诸如工作装置与专用机械的锁止机件失灵、操作人员误操作等引发的其它事故,因其专业性强,处理与救援需要专门知识技能。这牵涉到针对不同厂内机动车辆开展操作人员特种设备职业操作技能培训、岗位安全意识教育、维修养护常识学习、事故处理与救援技能培训以及开展相关应急演练等。
        6岗位安全教育和职业技能资格培训
        厂交管专职每半年对全厂厂内机动车操作员集中开展一次交通安全教育,部门每周一次脱产学习,班组日常安全教育相结合,针对季节气候环境等的变化趋势,强调安全操作意识,重温安全操作守则,提醒安全操作要点;依据风险预控原则开展各类型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演练。才能确保处理中有的放矢,熟能生巧。
        厂特种设备专管人员参加地方特种设备培训与考试,持证上岗;同时,各类厂内机动车操作人也必须经过培训,经理论与实操考试取得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作业资格证(N1/N2/N3/N4/N5)后,方可独立持证操作厂内机动车辆。[3]
        7车辆的维护检修管理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应当进行自行检测和维护保养。[3]运输机械按汽车维修行业管理规定执行;工程机械按交通部保修规程执行。各类厂内机动车辆均在指定修理厂集中维修保养,除了外聘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的专业维修技术人员驻厂维保消缺,对进口的厂内机动车辆应当联系该品牌制造厂家的特约维修商来厂大修。只有落实检修流程闭环管理才能保证维修保养质量。
        8结束语
        安全使用与管理厂(场)内机动车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在每一台厂(场)内机动车终其一生的使用与管理中,厂安全主管部门应当接受地方市场监督局与特检院的业务检查指导,积极落实其监管要求,对标管理车辆与人员,不断探索提炼涉及各个使用与管理因素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好的发挥其确保安全、服务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准则》,江苏省质监局(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1253-2009).
        [2]《特种设备目录》,国家质检总局2014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4年版.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9年第549号.
        [5]《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版.
        [6]《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劳动部【1995】161号.
        [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
        作者姓名:卞向荣,男,工作单位:国家能源集团公司谏壁发电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