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斌 连雪雪
摩天众创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对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不断重视,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问题,开展环境保护需要对环境信息有充分地数据分析,找出环境保护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地区影响环境的因素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开展专业的环境检测工作,为环境保护的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但是环境检测过程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检测位置、时间、方式、样本管理、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巨大影响,而且相关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技术水平、仪器性能都是检测过程中的不可预见因素。从而导致检测数据无法达到使用功能的需求。
关键词:环境;检测;质量;因素
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种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而今,各种环境问题陆续涌现,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一些检测工作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检测就是一项在这种高度重视背景下兴起的专业化工作,它通过对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状况进行检测,发现当前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步骤繁杂、内容多样,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它是环境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1环境检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
1.1检测设备落后
一方面,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相对落后。虽然中国的环境检测发展较快,但是在检测技术和设备方面却发展不够成熟,大多还采用传统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在某些程度上无法满足检测需求。另一方面,检测设备的维修有所欠缺。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检测设备容易出现故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维修,工作人员只掌握了基本的入门知识,对于维修工作业务不够熟练,所以导致一旦检测设备发生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检测进度。
1.2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现场采样的影响巨大。因为样本的采集来源于最原始的自然环境,而且采样环境的工作大都是在户外进行,所以自然环境对现场采样的工作影响巨大。特别是自然环境突发变化时,采样工作的难度便会加大。例如,对于大气的采样工作,不管是温度的变化还是天气的变化,都会改变大气的成分,由于样本不准确导致最终数据不真实。对于水质的采样工作,水流附近的环境发生变化也将直接影响数据的可信度。
1.3环境检测的操作方法
我国对于环境检测工作已经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方法,但是制定的工作方法主要是针对标准检测环境下的操作方法,实际工作中的检测操作方法受到环境、人员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过大,检测过程中人为与非人为因素的干扰都会导致检测数据失真,而且最终的检测结果也难以判断出对于检测的影响有多大。首先工作人员是否了解国家环境检测的标准规范,部分人员不了解检测中的各项要求,环境检测中设置的浓度范围是否进行核实确认,都是检测人员在检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能力。其次,检测方法对于检测对象的影响是否认真分析,比如在检测对象收集后的性质变化等,都需要检测人员能够设置出不同的检测方法。最后分析方法的规范性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样品分析时的保护、样品质量随时间的变动单位等,都是需要检测人员考虑到操作范围内,这些检测要素都是需要增加在规定的检测操作上。
2环境检测质量改进措施
2.1环境变化预测
很多环境污染因素都具有较强的潜伏性,它们不会在第一时间就显现出来,它们更像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会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点全面触发,造成大面积的严重污染,比如雾霾就是因为长期空气污染而导致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环境检测工作可以对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进行预测,根据检测区域的气候、自然环境、人们生活习惯等因素对当前环境质量进行判断,推测出环境变化趋势。环境保护部门按照环境检测提供的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及时消除不利因素,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成效。
2.2对采样管理工作进行强化
采样管理属于对环境检测样品的收集过程,在收集环境样品时需要严格根据相关规范实施操作,在标准操作规范的基础上,首先需要根据检测物品的对象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与方法,采样容器在完成采样后要最大程度保持样品的原始性,避免样品在容器中发生二次变化。其次在完成采样容器的收集后,需要对容器及样品进行妥善保管,保管时做好温度、湿度、光照的隔离控制。可以在采样容器之外再增加保温防护设备。避免运输途中的碰撞损坏问题,然后尽快将采样容器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人员需要在容器中标明样品的各项信息,包括收集样品的内容、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信息进行标注,将收集的各项信息有效对接给实际的检测人员。所以针对检测人员样品收集操作中需要有完善的规范内容,要求每个人员都了解样品保存收集时的各种注意事项,并对一些采样容器的使用进行培训,一些特殊检测样品采样问题需要检测人员提前掌握。将检测后样品的环境、人为、自身影响因素降到最低。
2.3对检测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由于检测工作本身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所以,这也要求对检测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让检测人员提升自我采样能力,做好与时俱进的准备。当然,不仅需要对采样人员进行集体的培训,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考核工作,确保每个检测人员能做到独当一面的准备,让每个人都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并不断提高,以此来满足实际工作的任何需要。
2.4建立健全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详细规定环境检测的流程、内容和具体要求,特别是对于环境检测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进行明确,从而更好地确保环境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其次,需要不断优化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真正能够指导工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及时整理当前环境检测工作的具体现状及存在的重要问题,对已经建立的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升级,确保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具备先进性。
2.5应用正确分析方法
检测人员需要定期进行资料查阅与行业现状分析,判断自身的检测水平是否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判断当前的检测方法能否进行进一步改进,针对不同检测方法的选择时,需要开展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劣评估,从操作方法、检测效率、检测质量做好综合评估,针对检测方法变更时要做好全体检测人员的指导培训,检测方法的应用要达到环境检测的高效、便捷、精确的要求。从而更加符合检测人员的工作开展与检测质量提升。
结语
生态环境检测工作是我国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环保工作的检测提供支柱的现场采样也是重中之重,从而达到更高、更快、更好的检测质量与效率。多次实践证明,就生态环境检测中的现场采样而言,现场采样的问题是由自然环境、现场采样的点位与频率以及存储的容器所引起的,再结合实际情况后,依据样品的性质不同选择最佳的分析方法、采样存储手段和容器,这也要求检测人员必须足够的细心、有耐心去分析问题,根据现场情况机智地选择合适的采样步骤进行采样工作,为整个检测工作奠定基础。总而言之,建设生态文明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是保障环保工作有序进行的主要指向,希望每个检测人员能从自身做起,注意每个小细节,做好有关生态环境检测的任一工作,特别是现场采样的工作,需要检测人员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细心。
参考文献
[1]胡春芳.水质环境检测中质量控制的几种方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3):64.
[2]阮东梁,单晓岚,楼建光.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质量监管措施研讨[J].环境与发展,2020(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