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玲
茂名市环境技术中心 广东 茂名 525000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指建设项目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通过对其分析和评价,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避免或减少不良影响的产生。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促进我国建设项目环评制度的建立。近年来环评制度先后经历了建设与规范阶段、探索与巩固阶段、完善发展阶段、矛盾问题频发阶段和深化改革阶段。基于此,以下对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中作用与进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作用与进展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环保重要性,并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有效提升了环境质量。目前出现了很多新的环境问题,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改进,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模式。意识到环保重要性,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水平。
1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中作用
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在建设项目中使用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查、总结施工中环境保护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预测在未来的项目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将会优化项目中产生污染的环节,将废弃物的排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企业在选择原材料时也会更加科学合理,从而节省了企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促使项目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1.2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发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对环境保护战略转变的一种有效促进方式。面对全球环境日益突出的大背景,我们一定要积极的转变环境保护战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持续实施,进一步实现了土地利用规划,流域、区域以及海域建设,开发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利用规划和此项要求完全相一致。
1.3推动环保工作的发展进步
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推动转变环保战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环保工作面临着低碳经济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的新难题、新机遇,在进行环保战略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及合理安排。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使土地、海域在进行建设、开发以及规划等工作时变得更为科学合理,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要求。
2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2.1规划环评环境现状调查不完善,无法全面与建设项目环评实施联动
一些工业园区在规划环评编制阶段对环境现状调查不完善,如未开展非甲烷总烃、臭氧、氨气、硫化氢等污染因子的现状监测,在规划环评实施有效期间没有历年检测本工业园区,因此无法及时分析工业区的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复杂化了入驻的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现状。
2.2管理不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属于市场化范畴,因此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工作质量降低。各大企业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例如造纸企业、化工企业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污染,所以要加强整治。企业为了实现更好发展,会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串通,对评价结果改动。在市场环境下,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很多环评单位为了获得机会会压低价格,这对工作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根本原因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管理不规范,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无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涉及多个环节,所以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创建出稳定市场环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2.3规划环评文件分析不到位,无法支撑后续建设项目的联动和简化
当前,一些规划环评虽然提出了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设立缓冲带的要求,但未明确缓冲带的具体范围和与居民区的具体距离要求,甚至未提出与居民区相邻的工业区允许入驻的产业类型和环保准入要求。这导致一些项目在入驻时,因与缓冲带距离和范围不明确及入驻行业类型不明确无法实施与建设项目的联动。
3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优化策略
3.1设置健全化以及完善化的公众参与机制
为了使得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更好的实施,需要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清晰的认识。然后,设置比较特殊化的环境影响评估标准,以对于公众参与环境评估体系实施一定的评估。这样就可以对工程项目进行保护,又可以使得公众以及社会的利益得以体现,并且会降低纠纷的出现。工程建设公司在发展当中,一定要实施深入性的分析以及调查,结合公众参与意见,以使得工程建设当中的具体环境保护过程得以完善化,保障每个过程存在有效性,使得环境保护得以强化。
3.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为了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水平,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可以起到约束、规范的作用,有效解决实际中遇到问题,减少不利因素影响。树立起法律权威性,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对于发现问题必须要彻查。例如部分企业由于环境问题需要整治,整治结束后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看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如果依然存在环境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整治,不断改善环境效果。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会出现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所以要对法律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保证与实际需求相符合,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3.3设置健全化以及完善化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首先,我们一定要及时地意识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存在的重要意义,并且要提高对其认识。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地把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当作环境保护工作当中的主要方向。其次,需要明确以及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建设单位以及审批单位存在的法律责任等,保障各方的行为更加规范化,使得管理制度更加完善,防止出现越级审批等违法行为。要重视环境影响控制的全过程,并且出台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使得目前的“中间大以及两头小的”的问题得以解决,保障环保验收环节更加规范化,最终使得环评执行率得以提升。
3.4创新环保公众参与新模式
未来“十四五”期间,“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及5G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挖掘公众参与环保事业新途径,需顺应时势,借“互联网+环保公众参与”解决传统环境领域的问题,具体措施有:①利用网络公开信息及线上回应制度;②加强公众与政府行政管理联系,促进环保合作机制的建立;③健全公众环保权利的法律保障;④制定公众参与环保的线上紧急事件应急机制;⑤建立公众环保激励制度,增强积极性。环保主管部门可开发APP用于收集公众意见与建议,或在短视频平台、公众号、微博等网站注册账号,发布项目信息、环保问题、环保知识等。与此同时,公众也可以通过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随时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意见、举报各类环保违法案例,从而以更高效的方式来实现环境保护的多元化、智慧化管理。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对于环境保护问题非常重视,并且对其也存在非常高的要求。因此,一定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相适应,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要及时发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当中存在的实际性问题,对其实施及时的解决,最终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育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43-44.
[2]刘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化工管理,2020(35):154-155.
[3]詹莉莉.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思考[J].环境与发展,2020,32(10):15+17.
[4]陈龙.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中作用探究[J].居舍,2019(16):163.
[5]李飞飞.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农业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影响[J].环境与发展,2018,30(0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