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 李劼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适合人们居住、耕作的土地较少,导致土地资源相对较为紧张,因此应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对土地的规划利用,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改善并保障民生。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规划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土地资源信息管理中开展土地规划利用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信息管理;土地规划利用
引言
从宏观角度分析,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属于人口大国,人口密集度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需要有效提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并以此为指导理念进行具体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该项工作相对较为烦琐,涉及诸多政府部门,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协同合作,同时国土空间规划也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有着较强的关联度,需要正确处理国土空间规划与其他工作之间的矛盾点,从而保证国土空间规划成效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但是目前,新时期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现状并不乐观,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等待解决,而这些问题如果未得到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国土空间规划的成效。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现存问题
1.1土地资源数据不全面不准确
由于国土调查数据库的数据资源距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因此与现实的土地资源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与实际的土地资源情况存在矛盾或冲突。例如,当前的地区人口流动性增强,人口基数与过去统计的人口基数存在偏差,这样会直接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降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无法满足实际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需求。
1.2土地利用效率大幅下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很多农民群众对于土地保护的意识较为薄弱,为了提高农业生产,他们往往会大量开垦耕地,造成土地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地出现严重的退化与沙化现象。此外,为了提高农业生产,部分农民大量使用农药与化肥,导致土地利用率大幅度下降。
1.3城市发展与规划不平衡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致使城市规划进程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出现了发展与规划的不平衡。相关的规划文件,如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规划文件制定的出发点不同,采用的标准也不同,两者之间的差异加剧了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诸多矛盾与不足。城市用地不足与耕地用地不足加剧了用地紧张的情况,旧城区的改造导致空地浪费大量存在,郊区废弃建设用地没有被合理利用。
1.4缺乏健全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制度
从现实角度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相对较为烦琐,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规范性,需要配置相对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作为支持。但是经调查显示,现阶段诸多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部门内部所实施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其中存在诸多较为显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质量。具体而言,在部分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单位当中缺乏必要的连带责任追究管理制度、监督审查制度及奖惩制度,从而导致管理缺位、交叉管理、管理不规范及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较低等问题,最终使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无法持续有效开展,进而使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很难得到提升。
2土地资源信息管理中的土地规划利用
2.1兼顾发展利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根本目的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城市化进程才能持续进行。经济发展是第一要义,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要将土地规划作为重点预留项目,成立由相关部门统一领导小组。全面分析土地利用情况,从开发与利用两个方面,为土地利用提供依据,同时需要兼顾生态发展,避免造成环境问题。针对城市用地复垦现象作出相应的规划分析,寻求使城市用地与耕地协调利用,兼顾社会发展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加快变革与全面创新,通过改善土地管理机制,解决耕地粗放经营问题。既要合理利用土地,又要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调控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2.2强化对于生态环保信息的宣传力度
从实际角度出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必须要保证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降低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环保工作的矛盾点。针对这一情况,相关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就必须重视对于生态环保工作信息的宣传力度。为此,首先,政府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媒体部门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借助媒体部门的信息宣传优势,重点宣传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期间不得破坏自然资源环境这一规划原则,同时还要宣传关于生态环保工作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信息,从而提升各个部门对于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视度。其次,需要在部门文化体系当中融入生态环保元素,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并将生态环保与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为活动主题,或者在部门的专项宣传网站及宣传栏当中定期革新关于生态环保工作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信息,从而保证每一位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最后,必须要有效地实现集约高效且功能互补的绿色交通系统,具体而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加入绿色交通网络建设计划,同时还要做好国家重大项目空间预留,避免在日后的规划工作当中,没有空间实施一些国家性的项目,从而保证国土空间规划成效能得到全面提升,并且有效地发挥出其辅助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2.3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针对当前部分城市存在的耕地占补不平衡现象,应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以及相关行业规范,采取积极的经济手段等对土地资源的配置工作进行有效约束,从而确保土地规划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积极发挥出市场的调节作用,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考量,不断完善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工作,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建设用地必须避开自然景观,如湖泊、园地等,且与人民群众的宅基地相接近,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快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此外,合理利用空闲土地,增加并提升生态用地的质量,科学调整产业用地的结构,提高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水平。
2.4加强土地规划监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必须借助有效的监管机制进行保障。应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监管体制,避免出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观性和片面性的问题。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严格的监管制度,尤其是对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环节,通过采取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条例来进一步强化建设用地指标管控;认真落实建设用地复垦任务,确保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实现。通过完善相关具体的规划监管制度及条例,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越来越科学、规范。随着监管制度的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能够得到动态监控,能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出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偏离核心目标的现象;通过及时掌握土地利用发展的详细情况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有效性,发挥出规划工作的科学性。
结语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土地规划和利用管理职能部门须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对土地资源规划和利用的研究,以提升土地资源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郭珊.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利用率举措[J].农家参谋,2019,(8).
[2]刘彩霞.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利用率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6).
[3]黄经南,王国恩,张子玉,等.城市生态景观规划的实施难点与政策探讨:基于潍坊城区河道整治规划案例[J].城市规划,2017,41(01):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