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趣小学科学课堂的妙招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下   作者:李成军 刘兰芳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小学教育不仅仅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学中,而是要开展“五育并进”的教学模式。而科学最为一门思想比较活跃、内容丰富有趣的小学教学科目。却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变成了学生最容易忽视的一门课程。教师将本该活泼有趣的科学课堂变成了灌输知识的课堂,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让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科学课堂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教师只有改变当前的科学教学现状,

李成军  刘兰芳    广安市广安区官盛镇化龙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小学教育不仅仅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学中,而是要开展“五育并进”的教学模式。而科学最为一门思想比较活跃、内容丰富有趣的小学教学科目。却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变成了学生最容易忽视的一门课程。教师将本该活泼有趣的科学课堂变成了灌输知识的课堂,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让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科学课堂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教师只有改变当前的科学教学现状,将科学课堂中生动有趣的知识多花一些心思让学生去了解。才能够更好的恢复课堂生机。
【关键词】课堂兴趣;小学科学;课堂妙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6-014-01

        在小学教学中科学最为一门副科往往会被教师忽视,而这一门课恰好是只能够反应学生为学生量身设计的课程。科学最为一门涉及领域较广、内容活泼有趣的课程应该得到教师以及学生的关注。而不是忽视它。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重视这一门课程,才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用心思将内容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爱上这一门课,产生学习的欲望。小学科学是是专门根据学生的心理设计的,教师如果能更好的利用教学资源,带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在科学这门课中多花一些小心思激发学生好奇心,便会发现科学的有趣和神奇。因此,本篇文章针对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激趣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具体如下:
        一、结合课本教材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如果仔细研究小学科学课本便会发现,其实科学是一门特别有意思的课程,它不仅能够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让学生通过课本去了解自然中的千变万化,还能够根据课本了解到自己,带领学生去发现自然界以及人体的奥秘。结合感官去感受体验不一样的世界,让学生能够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一定的放松,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展开想象的同时更好的接触自然,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大自然的神奇。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感官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主预习来了解这节课所讲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在预习中便会发现,科学其实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反应。跟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自己息息相关。在翻阅课本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身体感官的特点,不同的感官的作用是什么。为了增加课堂的有趣性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小游戏。如在感官的了解中教师可以先从五官开始,让学生去观看一些图片,去询问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感官,学生会跟着教师的指引指向自己的眼睛。接下来教师可以制造一些声响,如敲桌子的声音,或者拍手鼓掌的声音,借此来问学生这次是用什么感官来听到声音的,学生便会指向自己的耳朵。以此类推,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盛有水的杯子,在杯子中放入不同的味道,如酸甜苦辣咸,让学生用嘴巴去尝,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去了解自己的嘴巴和舌头的作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分辨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去学习科学,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图书馆让学生去了解更多科学知识
        学生单单是从科学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是比较单一的,不足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带领学生去阅读一些有意思的相关书籍。


如今的图书馆在时代的进步中已经焕然一新,里面的科学类图书不仅是应有尽有,一些书籍中的设计小心思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以往的科学图书只有一些颜色鲜艳的图片或者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而如今的图书馆中,更多的是立体书籍,由原来的2D图片变成了3D模型图。这些模型图的设计并不影响学生的阅读,而是巧妙的镶嵌在图书当中,当学生浏览到该页时这些平面的模型便会随着图书的伸缩而立体起来。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以侏罗纪恐龙为例,学生在观看这类百科全书时里面的场景设计不仅仅有形象生动的恐龙模型还有五花八门的场景。有些恐龙背后还会有一些小机关,学生借助小机关便会发现一些不同的情景,拖动恐龙的身体可能会出来一些恐龙的脚印,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些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去认识和了解事物。可谓是抓住了学生的“口味”。
        三、利用实验激起学生的兴趣
        科学的有趣不仅仅体现在它有灵活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去发现去探索科学中的奥秘。一提到科学必不可少的便是实验,科学中的实验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不带重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大大的好奇心。实验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了解事物变化成长。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巧妙的借助实验教学能够将一些抽象的科学理论变得具体更贴近实际。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去体验实验中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植物的一生”教学中。由于环境的影响,植物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说是陌生又熟悉的。之所以熟悉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而陌生的原因是学生很少去了解它们,甚至不明白他们的生长原理。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耐心的讲解。如植物是如何长大的呢?教师可以借助人体为例来进行讲解。人在饥饿的时候需要吃东西,渴的时候需要喝水,累的时候需要休息。人类是在房子中居住生活,而植物生长的平台则是土壤。它们在土壤中“吃饭”吸收营养才能够跟人一样茁壮成长。人的生活离不开阳光植物也是如此。植物的生长除了必备的养分之外还需要有充足的阳光。而人类的呼吸需要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氧气。而植物的成长与人类恰恰相反植物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吸进去二氧化碳,呼出去的是氧气。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在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实验去见证大自然的神奇。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人分发一个发芽的种豆,让学生去周围寻找一些土壤放到纸盒中去进行培育。在培育过程中经过细心的照顾,来使其健康成长。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进行记录。通过记录去观察植物的成长过程。直到自己的植物长高长出叶子。让学生通过亲自培育去感受自然的神奇,以及生命的力量。
        四、小结
        对于科学这一门课程,教师仅仅通过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这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需要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了解。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的成长。教师在教学中巧用妙招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吴彩莲.构建趣味课堂,开展小学科学高效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62.
[2]刘静.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普童话, 2019,(22):46.
[3]韩勇.手脑并济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小学科学2017,(10):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