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有效课堂教学 黄玉梅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下   作者:黄玉梅
[导读] 高中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要重点培养自己的知识整合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而老师在课堂讲解中,则需要对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组织设计不同的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化学学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且化学学科主要是由实验组成的学科,在探究相关知识原理时,多是采用实验方法完成教学,为了使实验演示更加直观和生动,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激发学生的课程兴趣,为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交流平台。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化学的有效课

黄玉梅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442500
【摘要】高中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要重点培养自己的知识整合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而老师在课堂讲解中,则需要对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组织设计不同的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化学学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且化学学科主要是由实验组成的学科,在探究相关知识原理时,多是采用实验方法完成教学,为了使实验演示更加直观和生动,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激发学生的课程兴趣,为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交流平台。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化学的有效课堂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6-013-01

        1对比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作用分析
        高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对于其中的一些抽象现象、复杂原理等难以充分把握,这就需要老师通过实验教学,突出其中的最鲜明部分,促进学生的生动化学习。在化学课堂上设计和操作对比实验,则是对课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事物、原理或现象等,在已经知道结果的前提下,对比分析,并对其中的主要影响要素等予以确定或排除。对比实验是同时实施两组研究分析,在对照、研究中,对实验中的受到的影响或某个特征进行判定。对比实验是常见的实验类型,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深度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化学逻辑思维能力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2.1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生正处于一个身心转型的时期,这对他们的世界观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高中阶段,以发散思维为主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协调发展出现了新的水平。为了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当学生有创新的需要时,他们才会尝试并立足于此。为学生创造鼓励创新、自主思考的教育环境,积极与学生合作,为学生提供信息和帮助。
        2.2有助于完成化学课的教学目标
        化学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般来说,学生需要有奉献精神和努力工作的精神。从一个小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追求未知的世界,探索新的领域。创新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培养创新思维已成为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目标。
        2.3有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把握国家发展道路上的主动权,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把握创新的制高点。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黄金阶段,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灌输这种创新思想,对学生的发展、国家进步乃至国家创新的提高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3对比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3.1试剂对比
        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需要老师通过实验演示的方法,集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在课堂讲解中,对于其中的元素化学物以及有机化学部分的讲解,更加强调对物质性质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讲学方式过于枯燥,且内容繁杂,学生容易遗忘,因而可以设计对比实验研究,使学生进行比较性分析。例如钠和水的反应、钠和乙醇的反应、钠和乙醚的反应等三种不同实验现象可以分别对比、观察,学生主要探讨水和乙醇在结构上有何相似点?乙醚和乙醇结构又有何相似点?通过实验对比,学生可以明显观察到水和钠的反应相较于水和乙醇的相应更加剧烈,学生由此探究其物質性质以及化学结构特点。
        3.2电解质的对比实验
        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教学中,对于电解质部分的讲解,主要是对其概念及其化学应用部分等进行重点分析,电解质主要是指溶于水并且在一定熔融条件下能够发生电离的化学物,此类化学物具有导电性。在对比实验中可以将氯化钠、二氧化碳、蔗糖、铜和硫酸钡几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纯水中,在这五种混合物中取出灯泡并连接电源成回路,对不同混合物的导电性进行检测,并完成实验对比。根据最终的导电情况,学生可以了解上述几种物质中哪些具有导电性,哪些不具有导电性。在化学对比实验中,学生对不同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可以获得更加直观的知识体现,从而更好的把握化学物质的具体特性,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3.3自身对比
        化学对比实验中的自身对比主要就是指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同一现象上对比,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这种对比实验较为简单,处理前为对照组,处理后即为实验组。例如将硫酸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其化学现象,在加入硫酸溶液之前为对照组,加入硫酸溶液之后为实验组,根据不同的反应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自身对比的化学实验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提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再结合实验现象,让学生重点讨论其中的物质变化以及化学反应原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化学学科属于自然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是以实验讲解为基础,在实验操作和演示中,不仅能够充分突显其教育功能,还能够使课程设计的内容更加完善。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于演示的内容较为单一,学生学习效果有限,因而通过对比实验,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实验现象和化学原理的观察、分析中,更加充分、全面的把握相关内容。对比实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对比法,寻找事物的异同点以及相互联系,以实验为依据,为相关原理的证实提供可靠借鉴,深度启发学生思考,提高教学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和兴趣,在验证中探索真理,在实验中完成创新,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让学生体验创新的乐趣,进而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平苹,袁金芳.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酯类物质合成实验设置的对比与启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22):73-74.
[2]李林贵.在对比中观察理解——谈高中化学对比实验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6):45.
[3]郭洪.3种版本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实验体系选择的对比研究[J].化学教育,2017(01):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