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与学法指导有效教育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下   作者:胡前引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体系发展巨大转变,新课标对老师教学提出更严格的教学要求,老师不仅要讲解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广大一线小学数学教师都在探寻高效的教学方式,意识到小学数学学习指导的重要性,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教学奠定基础。本文是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研究,探究出高效的数学学法指导策略,

胡前引   重庆市巫溪县镇泉小学  重庆  4058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体系发展巨大转变,新课标对老师教学提出更严格的教学要求,老师不仅要讲解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广大一线小学数学教师都在探寻高效的教学方式,意识到小学数学学习指导的重要性,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教学奠定基础。本文是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研究,探究出高效的数学学法指导策略,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心理辅导;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6-011-01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现代化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愈加完善,如今的老师教学不仅侧重于数学知识的深度教学,还要注意数学学法指导工作的开展。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简称,是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后续教学和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老师要意识到学法指导对学生学习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发挥课前预习最大作用,促进数学学习方法形成
        众所周知,教材是学生获取制止的主要途径,也是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参考依据。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老师要利用好数学教材,结合现代化教学技术为学生设计课前预习内容。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巩固和复习学过的知识,加快新旧数学知识的融合。
        二、创设契合课堂教学情境,促进数学学习方法形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老师要意识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契合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学习、探究数学知识的卑职,促进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的形成。
        三、开展数学实践教学活动,促进数学学习方法形成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等特殊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活动时,老师为了降低数学教学难度,科学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辅导咨询师和来访者除了具有一般的咨询关系之外,还存在着另一层特殊的关系,即师生关系。这种情况就会使得在辅导的过程中学生难以定位自己和辅导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需要具有强大的勇气才能和辅导老师互相交流。所以在学校中一般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的心理诉说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心理辅导老师需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首先不能将自身立在长者、居上者的地位上,更不能将自身看作是学生不可或缺的求助对象,需要用诚恳、平等的态度辅导每一位需要辅导的学生。具体情况来讲,学生在来到心理辅导室时,辅导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坐下,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简单的寒暄,问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者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情,称赞学生的优秀之处,以礼貌和微笑接待,慢慢融化学生的戒备之心和敬畏之心,使学生感受到辅导老师的亲切、温暖。当辅导教师感受到学生真正接受了自己,敞开了心扉之后,再慢慢引入话题,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当然在交流的过程中不能表现得过于热情,需要准确地把握好交流尺度和分寸。
        对于心理辅导过程中涉及的信息,教师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跟学生确定好辅导的保密性,并且辅导老师还需要向学生阐明自己记录的原因,让学生对辅导教师有足够的信任,這样学生才能够将自身的真实问题情况告诉辅导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在校辅导工作和社会辅助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最明显的一点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不存在利益关系,所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甚至强于一般的友谊关系,基于这种关系辅导人员必须要保障学生所阐述的每一件事情和信息都会得到严格的保密。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学习目标让学生去尝试完成,对于目标的难度设立需要确保每个任务都是学生能够经过努力完成的,不能将任务的难度设置过大,如果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完成则会产生挫败感,或者任务太过容易也会使得学生对其产生轻视,无法激发学生的全部能力,只有通过一定努力完成的目标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经过努力之后获得成功的感觉。
        在小学心理辅导中具备良好的辅导关系是极其重要的,良好的辅导关系一旦形成,学校心理教育课堂的开展会得到大力的推动,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也会有效进行。在心理辅导中辅导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如果这个关系处理得不够融洽,心理辅导工作就难以顺利开展,也很难达到所期待的效果。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小学生才会对辅导老师产生足够的温暖感,从而减少防御心理对辅导老师产生足够的信任,最终有效完成心理辅导工作。
        结语
        总之,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社会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不仅要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还要做好学法指导工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发挥课前预习最大作用、创设契合课堂教学情境、开展数学实践教学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养成,为后续数学教学和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淑梅.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2): 77-78.
[2]蒋永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法指导[J].名师在线,2019, (32):51-52.
[3]杨萍.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的探讨[J].教育革新,2013,(12): 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