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堂构建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下   作者:黄丕满
[导读] “21世纪核心素养”主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而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应当通过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学科的有效教学,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思想健康、遵纪守法、有理想追求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黄丕满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广丰中学  334600
【摘要】“21世纪核心素养”主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而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应当通过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学科的有效教学,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思想健康、遵纪守法、有理想追求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6-027-01

        引言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这些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精髓,是有效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关键教育思想,教材的内容也是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选择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培育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新时代以来,我们要为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为培育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奋斗。探索培育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时,要注意核心素养的概念以及具体内容,要培养学生拥有求真务实的思想,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制观念。上述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时,还应当根据时代发展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为根本基调。
        二、新阶段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思想政治学课的课堂构建
        2.1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以学科素养为主
        要想在高中阶段切实地实现学生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十分重要。即使高中阶段学生也要通过教师进行学习,以前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是以学科知识为主,受到这一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会以讲授法这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会在教学时侧重于讲授知识,使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政治就是靠背诵,学生的遗忘速度过快,影响最终的教育质量,无法达到通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不利于学生未来更好发展。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主动转变教学理念,将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教师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通过提问以及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政治知识,特别是围绕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去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2挖掘教材的核心素养
        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联系社会实践,固然是一个科学的、有效的途径,但也离不开高中思想政治课本,它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知识内容,是高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联系社会发展实践,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使高中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不断提升自我认识,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并具备远大的理想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公民意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更加科学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提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人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在课堂中进行深入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教材内容的挖掘,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交融,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3创设相关的政治情境,实现政治上的认同
        在政治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首先,在情境素材的选择上,不能与时代脱节,注意生活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一方面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潮流,紧贴时政,融入国家最新的理论方针中去;另一方面,要融入学生,贴近生活现实,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出发。其次,教师在进行活动课堂的组织授课中,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注意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好参与者、引导者和学习者,创造出特色化的情景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政治情感,在体验政治生活中实现政治上的认同。例如,在《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学习中,在讲解“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提前搜集“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背景”等相关资料,通过播放视频短片和组织表演相关情景剧的形式,来展现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2.4社会实践中升华核心素养
        现在一些走在教改前沿的地区已经把社会实践作为中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完成的部分,呈现在必修部分的学分之中,与大学录取相挂钩。浙江省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也逐渐关注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准备在开展必修模块教学的同时,推进社会实践的开展,.以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本意虽是好的,但是也极容易培养出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唯有“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才能培育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以及其他的社会公益服务,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将会有莫大的帮助,真正将德与智协调发展的人才输送到大学作进一步的培养。
        结束语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政治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活动课堂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作为学生精力最为充沛、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通过在政治学科中核心素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建设。
参考文献
[1]种丁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堂构建[J].考试周刊,2019(58):137.
[2]宋晓波.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活动课堂构建模式探析[J].华夏教师,2019(12):46.
[3]钱伟.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上旬),2018(06):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