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下   作者:叱干西艳
[导读] 在新课标的内容中,以生为本是较为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当前所有教师应当借鉴、参考的指导思想,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渐渐地将以生为本的理念渗透到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叱干西艳   陕西省彬州市实验小学  713500
【摘要】在新课标的内容中,以生为本是较为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当前所有教师应当借鉴、参考的指导思想,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渐渐地将以生为本的理念渗透到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6-231-02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原本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逐渐露出诸多弊端,令当下的学生越来越厌恶传统式的学习方法,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佳,这就意味着需要改进教学模式,可以从多引导、多启发的方向思考,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的教学方法,推动其能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并且可以从中自得其乐,这会有效地改善教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1.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从启发式教学的本质来看,以生为本是核心的教育思想,一切教学行为都围绕学生开展,令其能够主动地投入课程学习中,如果将启发式教学融入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增强投入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开展课堂教学。
        1.2有助于强化数学应用意识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应当促进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需要强化数学应用意识,而在启发式教学模式中,强调教学理论应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这就与课标提出的标准一致。因此,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2.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传统教育观念较重
        在中高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包含的数学知识难度更大、数量更多,许多教师会用强灌式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学习,在课堂中会滔滔不绝地讲解课本内容,看似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实际上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反而令其对数学课程越来越具有心理负担,导致有些学生越学越差。
        2.2未能有效地联系生活实际
        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当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用其有效地指引学生学习,但是在目前的中高年级数学课堂上,有些教师过于重视教材中包含的习题、内容,忽略生活实际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既不利于促进学习,又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3.1穿插生活化元素
        其实,从数学教材包含的习题、小节内容来看,生活化的内容比比皆是,通常会作为印证某项数学知识的范例,这就说明生活与数学具有互通点。因此,在施展启发式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生活化元素,将其穿插到课程教学的各个角落,用其渐渐地引导学生,帮助其慢慢地理解课本内容,从而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执教《周长》一课时,课本中主要讲述关于物体周长的测量方法,令学生能够对简易图形的周长进行计算,依据该要求,可以从生活中取材,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物体的周长,如在电子屏幕中呈现圆圆的足球、高高的楼房、方方的衣柜,让学生指出每个事物的周边,随后用不同的颜色,将每个事物的边线描绘出来,随后提问说:“请问带有颜色的线条叫做什么?”,让其产生疑惑,随后阅读课本中关于周长的定义。



        在执教《图形的运动》一课中,课本中主要讲述关于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图形的运动过程,让学生认识各种图形的运动特点,对不同的图形有所区分,依据该要求,可以从生活中取材,在电子屏幕中分别演示各种不同事物的运动过程,如在草原上奔跑的羊群、在地上不停转动的陀螺、正在制作剪纸画的艺人,每个短片都能表现一种特别的图形,可以令学生说一说每个短片的不同,引导其抓住各种物体的特点,如羊群是在平地上奔跑、陀螺在旋转、剪纸画两边相同,再令其思考各种图形的区别。
        3.2运用探究学习活动
        俗语讲:“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该句话说明了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在践行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时候,运用实践性较强的探究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一方面可以在活动中提出各项问题,将问题作为启发的源头,促使学生对问题产生饱满的探究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在活动中构成积极的求学氛围,改变独自学习的陋习,令其逐渐养成合作学习的良习,这会对课堂学习产生帮助作用。
        图1
        例如,在执教《线与角》一课时,课本中主要讲述关于射线、直线、线段、直角、锐角、钝角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区分三种线和三种角,依据该要求,可以用问题逐步地引导学习,在讲述“三种线”的内容中,会在电子屏幕上显示一幅图片,如图1所示,图片的下方会有许多的小山峰,左上方是孙悟空,右上方是猪八戒,两个人物之间会有一段长500米的线段,此时可以询问说:“他们之间是不是有条线段呢?有多长?”,随后去除图中的猪八戒人物,将一端的线段无限延长,此时再询问说:“猪八戒哪去了?这时孙悟空可以看多远?黄色线条叫做什么?”,令学生产生疑问,让其与其他同学互相讨论,对比未变化的原图,进而可以得知此时的黄线叫做射线,再令其归纳射线、直线、线段各自的特点。
        在讲述“三种角”的内容中,会让学生自行在本子上画出一个红点,用任意两条从红点出发的射线,拼凑任意的形状,随后进行展示,这时可以提问说:“你们画出的图形是不是始终都有一点两线呢?这种图形叫做什么?”,令其结合课本内容,探讨关于角的定义、特点、分类,进而令其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3.3运用游戏活动
        在启发式教学模式中,需要遵从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那么可以从满足兴趣的角度出发,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游戏活动,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够满足兴趣需求,令其不断地受到游戏启发,进而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图 2
        例如,在执教《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可以运用希沃白板软件将本节课的内容做成游戏活动,如图2所示,会将关于分数的性质知识加入游戏,给每条知识添加判断条件,并且游戏中包括两个可爱的小动物,需要2位同学分别代表它们,代表小黄鸭的同学回答左边的题目,代表小黄鸭的同学回答右边的题目,在开始后,每名同学都有5秒的机会判断某道题目,若答错了,代表的小动物会遭受惩罚,渐渐地会激起学生的竞争心理,更为专心地思考屏幕中呈现的分数性质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在执教《倍数与因数》一课中,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数字2、3、5的因数和倍数进行讲述,那么可以运用希沃白板软件创建游戏活动,如图2所示,游戏活动名称为“3的倍数”,在屏幕中会掉落许多橙色或绿色的气球,每个气球上会有不同的数字,有些数字属于3的倍数,有些数字不属于,这就需要学生用敏锐的眼光进行判断,同时迅速地进行心算,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指定两名学生分别回答左右两端的题目,两人的答题情况会在左上角、右上角实时显示,答对会加10分,答错会扣5分,最终会展示两人的最终成绩,同时会显示“答案”选项,教师可以利用该功能分别显示两名学生的答题情况,逐个地进行纠正。再者,可以更换游戏中的数字,将其变为“2的倍数”、“5的倍数”,选择其他学生继续参与游戏,在这样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充分地认识2、3、5三个数字的倍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施展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到以生为本,一改以往强灌式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中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可以优化教学措施,令其更加地倾向趣味化、开放式,渐渐地会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建忠.启发性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写算,2021 (02):119-120.
[2]陆逸茹.从“诱导”与“启发”角度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变革[J].考试与评价,2021(03):131.
[3]孔静.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