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英语歌曲,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下   作者:杨瑶
[导读]

杨瑶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合什镇小学校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6-216-01

        教育家卢梭在《论语言的起源》一文中指出,语言和音乐都是情感震荡的产物,都源于人类情感表达的需要;两者同源而生,密不可分。同时,音乐不仅可以产生优美的旋律,而且可以更好的表达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道德内涵。这说明音乐对于语言的学习起着一种不可代替的重要角色。赖军萍认为,英语歌曲在教学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魅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对于歌曲运用现状的分析,范雷英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歌曲运用现状的几点质疑和思考,他对现今小学英语歌曲歌谣教学的现状概括为三点:首先,歌曲教学只停留在说唱层面上,并没有很好地运用歌曲进行语言学习;其次,教师选取歌曲时也是随意在网上下载一些,没有很明确教学的目的何在,只注重课堂活动形式;最后,在引导学生创编歌曲时,没有充分发掘学生潜力及教师的作用。然而,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主要针对歌曲本身的作用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探究,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歌曲应用策略的探究甚少,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英语歌曲的策略进一步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英语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独特优势
        英语歌曲具有旋律优美、节奏感强、语言生动、易学易唱的特点。而小学生具有好新,好动,好表现,模仿力强等学习英语的优势。这时,英语教师要是把英语歌曲与教学联系起来,利用音乐的旋律,把学生的感情带入到情境中,与歌词的内容产生共鸣,不仅能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也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歌曲歌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
        1.小学教学中运用歌曲符合儿童心理特点。一个对学习有强烈的动机和兴趣的人,他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不会因遇到困惑而消极,反而能激发他的斗志。小学生天真幼稚、求知欲强、注意力不稳定、意志力差,只关注他所喜欢的新鲜事物,而趣味性、愉悦性的歌曲符合学生爱动、爱玩、爱表现的心理。因此,教师运用歌曲教学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互动,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2.小学教学中运用歌曲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规定,小学英语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活动课为主要的教学模式,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教学方式,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歌曲教学在热身环节中活跃气氛,而且能进行听、说、唱、演等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去“因材施教”,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歌曲,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小学教学中运用歌曲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到,在教学中不能强制学生去死记书本知识,机械训练,而是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及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这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能灵活变换教学方法。


歌曲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能使学生亲身实践、主动参与、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无生机的课程内容和无趣的练习变成充满生机活力的旋律,进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这表明歌曲教学与新课标的理念相一致。
        二、英语歌曲选用的原则及应用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运用歌曲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在选用歌曲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及策略。
        1.英语歌曲选用的原则。歌曲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歌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但从现状分析来看,教学仍然停留在说唱和模仿上,并没有深入分析语言知识点。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也广泛,如爱情的美好、国家政策、宗教等。因此,在选歌曲时需依据以下的原则。首先,歌曲要具备趣味性,语言性及教学性;其次,歌曲要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然后,歌曲受大部分学生喜欢,且不能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根据课文的需要和教学来丰富说唱方式、活动设计及歌曲的创编。
        2.英语歌曲的应用策略。小孩子喜欢短小精悍,旋律优美的歌曲。歌曲在语言教学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要想形成有效地教学,教师在运用歌曲时应掌握以下策略。
        (1)在边听边唱的韵律中,自然渗透语言知识。运用歌曲教学不能局限于让学生会唱歌,而是巧妙地运用歌词来进行语言学习。同时,在学生边听边唱时配上相应动作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中,这样利于意义学习和情感流入。但教师在韵律中渗透语言知识,需注意的是课堂活动明确而具体及可操作性,歌曲内容和方式与学生的生活相近。最后,通过听、说、唱、演、读等多种活动方式,学生从乐中获得知识,进而激发兴趣、培养语感和提高交际能力。
        (2)引导学生创编歌曲,在乐趣中培养英语运用能力。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知识学习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富有感染力的歌曲,能以饱满的愉快情绪进行教学。因此,教学时,教师不能只用现有歌曲让学生唱唱跳跳,活跃气氛,而是大胆地创新并且引导学生自编歌曲,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尝试着运用语言,不断加强语言实践训练。小学生英语内容注重基础、单词易懂、句子简短、语法简单、主要对人和事物的具体描写,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进而根据教师的要求创编歌曲。正因为课程内容浅显,结构简单的知识,运用歌曲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能感知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发展水平。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关系。课堂是教学的阵地,而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应创设情境,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在乐学中发现语言错误。因此,教师在歌曲教学时,不单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培养他们在学唱歌曲时能感知并学会运用英语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师要运用歌曲进行教学,但更要依据自身的条件来灵活运用歌曲,从而尽可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歌曲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活动,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在乐中动起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想要运用歌曲上一堂好课,教师应在韵律中渗透知识点,引导学生创编歌曲,在情景中学,情景中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