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腰丛及骶丛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9期   作者:董燕德
[导读]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腰丛及骶丛在高龄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董燕德
        云南省德宏州中医院  云南省 德宏州 678400

        摘 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腰丛及骶丛在高龄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时间选择在2018.02-2019.02月之间,以我院接收的12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领患者为主要观察对象。根据前后排列顺序的方式,将其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更低(p<0.05)。结论:将超联合神经刺激仪的定位下,使用腰丛-骶从神经阻滞的方式在行关节置换术的高领患者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关节置换术;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腰丛骶从神经阻滞;不良反应

        髋关节置换术是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一种。手术麻醉的方式以及药物等是影响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选择科学安全的麻醉方式即药物对老年患者来说尤其重要[1-2]。基于此,本次报告特别现截取我院120例符合条件的高龄患者展开调查,现有如下调查数据。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选择在2018.02-2019.02月之间,以我院接收的12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领患者为主要观察对象。根据前后排列顺序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前60例患者应用全麻的方式进行麻醉,并设为常规组,对后60例者应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腰丛-骶从神经阻滞肢神经阻滞联进行麻醉,并设为研究组,入组成员中男女人数分别为75和45人,平均年龄(68.42±5.12)岁。
      1.2研究方法
      1.21常规组:选取0.2mg/kg的咪达唑仑注射液、枸0.5 μ g/kg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4 mg/kg依托咪酯注射液、0.6 mg/kg罗库溴铵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起效后,对患者实行气管插管,在维持期间,选取10mg/kg的丙泊酚注射、0.4 mg/kg注射用苯磺酸阿曲库铵.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4 μ g/(kg*h),通过输液泵对患者进行泵注。
1.22研究组: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骶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具体措施:在超声和神经刺激仪器的辅助下,行腰丛及骶丛神经阻滞麻醉。腰丛神经阻滞: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患侧肢体保持在上,将脊柱棘突连线和骼峭最高点的连线交点处行一长度4厘米左右的穿刺点,经皮肤表面直向刺入,针进入到腰肌间隙靠近腰丛神经处的时候,利用神经刺激仪对其进行定位,并将刺激电流调制在1毫安 ,如果患者股四头肌出现收缩的状态,则表示穿刺成功,将电流值向下调整在不超过0.4毫安,这时如果股四头肌仍然有收缩,并回抽时没有回血,需要为患者提供0.375%罗派卡因30 毫升。

坐骨神经阻滞:将穿刺点设为股骨大转子和骼后上棘连线的中点下方约4厘米的位置,经皮肤进行垂直刺入,穿刺针在刺入到腰肌间隙接近坐骨神经处时,可使用神经刺激仪对其进行辅助定位,初始刺激电流可调至为1毫安,如果患者出现足背伸、足跖屈,表示穿刺成功,可 将电流调小,电流值不超过0.4 毫安,如果患者仍然存在足背伸、足跖屈反应,同时回抽时无没有回血,可为患者提供0.375%罗派卡因20毫升。如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仍然有较强烈的疼痛感,可加大咪唑安定、芬太尼合剂的计量,追加剂量在1-3毫升之间。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接受麻醉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其中的不良反应主要包含:烦躁、恶心、寒战、呛咳、头痛。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选用SPSS24.0软件处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数据,计数进行x2检验而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p<0.05表示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常规组中烦躁头痛、恶心、寒战、呛咳人数分别为3人(5.00%)、1人(1.67%)、2人(3.33%)、1人(1.67%),总计7人(11.67%);研究组患者仅存在1人出现寒战,总计1人(1.67%),x2=4.8214,p=0.0281。由此可见,研究组更低,p<0.05。
3.讨论
   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经常会出现不同症状的骨质增生疏松,亦或是出现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骨折的疾病[3]。全髋关节置换术隶属于治疗上述各类疾病的关键性治疗模式,但是由于该类治疗模式属于创伤类型的模式,导致对患者的身体机能伤害相对较大,对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手术的成功概率,在对临床的麻醉模式有了更多的需求。常规麻醉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较严重。而通过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骶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比较持久,同时对呼吸功能的损害比较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也降低了,患者可以更早的下床活动,加快了康复速度[4-5]。
综上所述,将超联合神经刺激仪的定位下,使用腰丛-骶从神经阻滞的方式在行关节置换术的高领患者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崔晓莉,钱美娟,张译心,王芸.超声引导下腰骶丛及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高危患者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9):3269-3272.
[2]葛凌云.超声引导下腰丛加骶丛神经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04):5-6.
[3]董大龙,张明明,王安奎,郭群,李胜峰,米智华.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浅全麻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02):64-67+71.
[4]张正琴,吴敏,陈善桂.全麻复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03):60-63.
[5]王雯霞,马龙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10):953-9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