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9期   作者:罗孝德
[导读] 目的:对行剖宫产术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罗孝德
        人民医院,    科室:麻醉科。 贵州省 都匀市558000.
        【摘  要】目的:对行剖宫产术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我院12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作为此次调查对象,选择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通过奇偶分组方式将产妇分为研究组(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每组产妇60例,分析两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各项临床状况优势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结果存在对比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对行剖宫产术产妇术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临床效果

        剖宫产是临床分娩的有效方式之一,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转变,剖宫产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增长,为有效保障产妇以及新生儿健康,临床应将有效麻醉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帮助产妇实现手术的顺利进行[1-2]。本文主要是对12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进行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对产妇恢复以及不良反应抑制具有促进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120例(选取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取奇偶分组法将产妇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孕周在36周-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8.42±1.02)周;年龄最大为42岁,年龄最小为20岁,平均年龄为(30.11±1.27)岁。研究组:孕周在35周-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8.33±1.01)周;年龄最大为43岁,年龄最小为21岁,平均年龄为(30.56±1.37)岁。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孕周、年龄等),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不存在对比分析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麻醉,具体麻醉措施如下:引导产妇保持正确的体位状态(侧卧姿势),使用硬膜外穿刺针实施硬膜外穿透(在L2-3间隙处),随后将硬膜外导管置入最佳深度需控制在3-4cm左右,随后注入罗哌卡因10ml加3-5ml生理盐水,注射前给予利多卡因3-5mI试验量,观察麻醉效果,每次可适当追加3-5ml。研究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体位状态、硬膜外穿透同对照组,随后将硬膜外穿刺针置入腰穿刺针(刺破硬脊膜至蛛网膜下腔),退出针芯,待有脑脊液流出后给予0.75%布比卡因2mI加1mI5%GS,从中推掉1ml,只剩2ml进行缓慢注射。置入硬膜外导管(深度:3-4cm),退出硬膜外穿刺针后引导产妇保持平卧状态,观察麻醉后实际状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麻醉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具体评估内容包括追加麻醉剂量、麻醉诱导时间、最高麻醉阻滞平面产生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皮肤瘙痒、牵拉反应、心动过缓)发生情况,计算不良反应率。
1.4统计学分析
        120例患者资料均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以P值为评估标准:当P<0.05时,表示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状况分析:研究组产妇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此时P<0.05,表示两组差异分析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较大,对比结果存在分析意义(P<0.05)。见表二:


3讨论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方式以及麻醉药物的选择与手术结果具有直接相关关系,为更好的保障产妇以及新生儿健康,临床不仅要考虑麻醉阵痛效果,而且需要对产妇、胎儿安全问题引起重视[3]。相关研究表示,对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后,可以阻止交感神经抑制,降低整个机体的应激水平,避免伤害性刺激传入,但是其麻醉起效慢,导致阻滞发生几率较高[4]。腰硬联合麻醉是临床一种新型的麻醉技术,该种麻醉方案具有起效时间快、阻滞效果好、提供长时间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等优势,可以有效抑制对产妇、胎儿造成损伤[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指标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诱导时间以及最高麻醉阻滞平面产生时间)状况显著缩短,以上各项指标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具有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对产妇术后恢复以及新生儿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可以帮助产妇缩短手术时间,增加康复速度,而且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极高的抑制效果,该种麻醉措施临床价值较高,各院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首选麻醉方案,并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涛,吴奕涵,敖保林, 等.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5):1167-1170.
[2]李海波.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EA)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 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1):72-74.
[3]肖亮,朱海洋,黄金玲.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行剖宫产手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3):74-75.
[4]顾振华,陈志峰.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11):55-58.
[5]崔建明.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72):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