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培培
东营市人民医院 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应用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新生儿肺炎护理的80例患儿,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给予新生儿肺炎患儿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以及帮助患儿康复,所以应当大力推广此护理方法。
关键词:新生儿;优质护理;肺炎;临床效果
引言
在儿科呼吸系统中新生儿肺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要对患儿进行及时治疗,对患儿进行治疗时还需要配合优质护理干预,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本次研究选取本院80例新生肺炎患儿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进行护理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分为两组,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参照组:男20例,女20例,体重1.6~4.3 kg,平均(2.2±1.3)kg;试验组:男19例,女21例,体重1.9~4.5 kg,平均(2.6±1.1)kg。纳入标准:两组患儿符合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未出现新生儿溶血症、重度窒息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并且患儿家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活动;排除标准:资料不全者、退组者。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即P>0.05,能够分组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护理干预。
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对患儿口、咽、鼻处的黏液进行及时清理,使患儿呼吸道保持顺畅。如果患儿分泌物比较粘稠,可先进行雾化吸入,5~10min一次,将布地奈德加入到雾化液中,可以起到消炎止咳、湿润气道的作用。雾化后进行吸痰,吸痰时注意观察患儿分泌物量、粘稠程度与颜色,观察患儿呼吸音变化;②合理用氧:如果患儿有低氧血症,需要根据患儿病情适当采用鼻导管、面罩、头罩给氧,尽可能给患儿低流量吸氧,避免患儿出现氧中毒;保持空气新鲜,将湿度控制在55%-65%,帮助患儿翻身,防止肺部出现淤血;③保持患儿体温,新生儿宜居温度为22~24℃,早产儿宜居温度为24~26℃,且昼夜温差不能太大。不仅如此,还要注意及时增减衣被,对患儿体温进行观察,如果患儿腋下体温抑制保持在36~37℃则体温比较理想。如果新生儿面红耳赤、出汗、体温高于37.5℃则需要及时降温。④对感染进行控制,在进入新生儿科室之前需要进行换鞋、洗手、穿清洁外衣。医护人员对一个患儿做完检查之后需要进行洗手消毒之后才可以接触另一个患儿。如果患儿家属或工作人员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需要将手中工作暂停,不得接触患儿,以免有飞沫传播感染情况出现;⑤对患儿病情进行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如果患儿有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心音较弱、气喘、发绀加重、双下肢水肿等症状出现,需要及时告知医生,按照医嘱准确应用强心利尿药。如果患儿有呼吸不规律情况出现或者呼吸出现暂停、发绀加重,很可能是呼吸道出现梗阻,需要及时进行吸痰。如果喘憋加重并伴有反复窒息情况则需要专业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严密监护,以便抢救及时。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护理效果,护理效果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无效:患儿在接受护理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是病情加重;有效:患儿在接受护理后,肺炎症状有明显改善,并且胸片检查结果显示患儿肺部阴影面积缩小;显效:患儿在接受护理后,肺炎症状消失,并且胸片检查结果无异常,其中护理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x 2 检验,数据结果以百分率(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均数差表示,(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具体内容见表1)。
.png)
讨论
新生儿肺炎属于常见疾病,在发作时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发热等症状 ,极易损伤患儿身体健康。临床上在治疗新生儿肺炎时,为提升患儿治疗依存性以及增强治疗效果,会给予患儿护理干预。新生患儿的肺炎发病特点为:发病急,病情快,可以使患儿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所以需要对患儿做出及时治疗。为了能够使治疗的效果得到提高,在患儿治疗期间实施的优质护理干预格外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对于新生儿肺炎护理的辅助作用非常明显,所以应当推广此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 尧.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03):601-602.
[2] 王立娟.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模式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3):14357-14358.
[3] 李丹.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132.
[4] 唐玉红,邹佩霞.新生儿肺炎患儿兴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02):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