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   作者:扎史拉木
[导读] 目的:评价在糖尿病足护理中使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期间我们县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35例/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将2组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扎史拉木
        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迪庆 674599
        【摘要】目的:评价在糖尿病足护理中使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期间我们县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35例/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将2组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溃疡面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肉芽组织出现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和血糖控制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饮食控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护理中使用综合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足;综合性护理;效果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不断进展形成的复杂靶器官并发症,伴足部软组织、骨关节破坏及畸形,诱发足部溃疡、血管疾病及神经病变性骨折等并发症[1]。临床若处理不当,会造成截肢等不良后果。对于糖尿病足患者,临床可积极预防干预,控制病情进展,减轻治疗时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2]。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我们县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患者的接诊时间在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期间,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年龄49岁~74岁,平均(60.56±5.82)岁;男/女:17/18;糖尿病病程8年~19年,平均(13.52±5.31)年;糖尿病足病程8天~1个月,平均(13.63±3.52)天。观察组,年龄48岁~75岁,平均(60.72±5.28)岁;男/女:16/19;糖尿病病程8年~20年,平均(13.77±5.64)年;糖尿病足病程7天~1个月,平均(13.27±3.44)天。2组糖尿病足患者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1)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足部自护能力,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并辅助患者完成各类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反馈的问题制定护理方案。(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多关心患者,陪伴患者。指导患者通过轻松音乐放松心情。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促使患者改善不良心境。(3)足部健康知识宣教。护理人员做好足部卫生宣教,指导患者正确泡脚。提醒患者泡脚时间控制在20min内,水温不宜超过37℃,泡脚可使用中性肥皂。泡完后使用毛巾将脚趾间的水分擦干,并注意观察创口是否有渗液或出血的情况。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足部检查,主要有皮肤皲裂、干燥、温度、损伤、溃疡以及肿胀等。(4)足部护理。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病情,根据Wagner分级。0级患者,护理人员须做好预防性护理,展开有效的足部护理。护理人员护理1级患者时,如创面渗液较多,可使用亲水性敷料或藻盐敷料;创面渗液比较少,可使用水胶体敷料或脂质水胶体敷料。2级患者出现感染,应在局部予以锂离子敷料,去除坏死组织,做好清创与分流护理。3-4级的患者,护理人员将坏死组织与死骨去除同时还应注意清创,并观察是否有碎骨,针对局部感染使用含碘敷料或银离子敷料。
1.3 观察指标
        (1)溃疡面;(2)肉芽组织出现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和血糖控制时间;(3)自护能力:包括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饮食控制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溃疡面、肉芽组织出现时间、溃疡愈合时间、血糖控制时间、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饮食控制评分,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计算2组溃疡面
        护理前,2组糖尿病病足患者的溃疡面比较P>0.05;护理后,2组患者溃疡面小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溃疡面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计算2组肉芽组织出现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和血糖控制时间
        观察组肉芽组织出现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和血糖控制时间小于对照组,2组糖尿病病足患者的相关指标对比,P<0.05,见表2。

2.3 计算2组自护能力
        观察组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饮食控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不断进展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为感觉性或自主运动神经病变,合并过高机械应力,反复应力下使失去感觉区域诱发炎症或组织损害,致足部溃疡、感染等[3]。若未能及时处理,甚至会导致足部血管疾病、截肢等严重后果[4]。因此,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干预是控制病情进展的主要内容。因糖尿病足患者病情复杂、病程长,治疗难度大,甚至有截肢、残疾等风险,多数患者合并负性心理[5]。因此,及早干预,找出影响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刺激,并进行相应的干预控制,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状态,维持最佳健康状态[6]。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其个人行为习惯对病情产生直接性影响,患者自护行为优劣会应向患者病情进展,加强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自护行为能力,可抑制病情进展。综合性护理强调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其临床护理经验及患者自身的愿望相结合,从而获取证据,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对提升患者足部自护行为有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燕文,刘莉,叶伟英, 等.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对糖尿病足足部状况及神经传导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5):46-48.
[2]朱传美,胡晓坤,李薇, 等.糖尿病足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20,35(5):618-623.
[3]安文娟,邢立静.人文关怀在封闭负压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3):4321-4324.
[4]覃雪梅,刘洁,吴金玲, 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5):954-957.
[5]谢晶,刘龙.基于Roy适应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0,37(10):1580-1582.
[6]刘天姣,许莹,齐心, 等.腹膜透析患者糖尿病足护理行为调查及新发足部溃疡等复合终点的影响因素[J].中国血液净化,2020,19(5):346-3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