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在手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8期   作者:吴井东
[导读] 目的 分析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方法。
        吴井东
        唐山市丰南区黄各庄镇中心卫生院, 河北 唐山 63300
        摘要:目的 分析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方法。方法 在数字随机的原则基础上从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临床研究观察对象,按照平均法则对患者实行分组,每组各60例。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麻醉方式,对参照组的患者应用芬太尼麻醉,对研究组的患者则应用舒芬太尼麻醉,在药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静息状态下平均VAS峰值(2.83±0.72)分、运动状态下平均VAS峰值(3.61±0.71)分,患者术后2h麻醉镇静平均评分(2.82±0.61)分;研究组患者静息状态下平均VAS峰值(4.55±0.50)分、运动状态下平均VAS峰值(5.52±0.63)分,患者术后2h麻醉镇静平均评分(3.31±0.64)分。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舒芬太尼的麻醉、镇静效果显著优于芬太尼,则临床数据对比结果的差异明显,即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科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对患者实行麻醉不仅能够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且镇痛作用明显,临床应用的总体效用和价值突出。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药理学;麻醉;镇痛
        引言
        手术属于临床方面治疗各类疾病的常用方法,因手术为有创治疗,所以需实行麻醉。临床上多采用舒芬太尼、芬太尼。舒芬太尼为人工合成镇痛药物,是芬太尼衍生物,镇痛效果较好,对于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不会很大。同时,不易于发生反复给药所致蓄积情况,可加强对患者心肌的保护,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而引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此,本研究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在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分别采用舒芬太尼的临床价值。
        1舒芬太尼概述
        本品主要作用于μ阿片受体。其亲脂性约为芬太尼的两倍,更易通过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芬太尼高,而分布容积则较芬太尼小,虽然其消除半衰期较芬太尼短,但由于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较芬太尼强,因而不仅镇痛强度更大,而且作用持续时间也更长(约为芬太尼的2倍)。舒芬太尼在肝内经受广泛的生物转化,形成N-去烃基和O-去甲基的代谢物,经肾脏排出。其中去甲舒芬太尼有药理活性,效价约为舒芬太尼的1/10,亦即与芬太尼相当,这也是舒芬太尼作用持续时间长的原因之一。
        2基础资料与临床方法
        2.1基础资料             
        在数字随机的原则基础上从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临床研究观察对象。患者均无手术史,此次实行全麻手术,手术时间3~5h,麻醉风险等级在1~2级;排除体重不合格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对阿片类药物过敏以及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予以排除。120例患者中有男性71例、女性49例,年龄25~69岁,平均(48.9±5.5)岁。按照平均法则对患者实行分组,每组各60例。参照组60例外科手术患者中有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6~69岁,平均(48.2±5.1)岁;研究组60例外科手术患者中有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25~67岁,平均(47.5±5.2)岁。患者的基础性资料在临床分析中并无明显的比较差异,不影响研究结果,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临床方法
        对参照组60例外科手术患者均实行芬太尼麻醉,对患者腰部实行腰硬结合的阻滞麻醉穿刺术,成功置管后将患者血压和脑脊液等吸出,将4μg/kg的芬太尼注入。对研究组60例外科手术患者实行舒芬太尼麻醉,在患者腰部运用腰硬结合的阻滞麻醉穿刺术,置管成功后也需要将患者血压、脑脊液吸出,将2.4μg/kg的舒芬太尼注入。

舒芬太尼维持输注的速度为0.4μg/kg/h,对BIS50~BIS60分的异丙酚同时泵入,将静态通路顺利建立后,对患者进行维库溴铵的间断性输注,保证患者肌肉状态的松弛。全部患者在结束外科手术的前0.5h停止药物注射,分别计量和调整两组患者的芬太尼、舒芬太尼实际用量。
        2.3临床指标
        患者结束外科手术后对其手术后2h的镇静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同时对患者手术后48h内的VAS峰值实行评分比较。主要采用五级评分法评价患者镇静效用,分数在0~4分,评分越高,则患者麻醉镇静效果越好;VAS峰值评分主要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分数在0~1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镇痛度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实践中对各临床数据进行记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文本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等进行综合处理,用标准差形式(±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行t检验,P<0.05说明统计学的意义明显。
        2结果
        根据临床数据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参照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平均VAS峰值为(2.83±0.72)分、运动状态下的平均VAS峰值为(3.61±0.71)分,患者术后2h的麻醉镇静平均评分为(2.82±0.61)分;研究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平均VAS峰值为(4.55±0.50)分、运动状态下的平均VAS峰值为(5.52±0.63)分,患者术后2h的麻醉镇静平均评分为(3.31±0.64)分。则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舒芬太尼的麻醉、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临床研究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舒芬太尼具有较短的清除半衰期,并且溶脂性高,不会在患者的体内明显蓄积,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就能够被有效清除,而在人体的脑组织中,只需要进行微量特异性结合,就能够达到强大的镇痛效果,因而临床应用效果明显,药用安全度也较高。目前来看,舒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以及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较多,但是关于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和药物安全性等方面仍旧存在较大的争议性,这就要求结合临床实际展开进一步探讨。本次临床研究中选取120例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将其等量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前者术前应用芬太尼麻醉,后者应用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发现,研究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VAS峰值、运动状态下的VAS峰值以及术后2h麻醉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则舒芬太尼的麻醉、镇静效果更好。有关研究证实,舒芬太尼和100%浓度的氧气同时使用则能够达到更高的镇痛强度,一般是芬太尼镇痛强度的5~7倍,使用舒芬太尼的剂量达到8μg/kg,则能够实现深度镇痛,对儿茶酚胺分泌进行抑制,使用同等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患者,前者的苏醒时间更短,因而舒芬太尼的临床效用更好。但是在使用舒芬太尼麻醉时也要注意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变化,对患者体重、药物过敏史、年龄以及病情等状况充分考虑,合理调整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防止因用药不当导致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出现,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此外,在使用舒芬太尼的过程中也要考虑联合其他药物使用是否会造成副作用。
        参考文献
        [1]曹金仪,吴少龙.瑞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方法初探[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0):37-39.
        [2]汤伟军,吴海琳,王鹏飞,等.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7):3377,3380.
        [3]杨卫.舒芬太尼的药理学特点及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6):137-138.
        [4]王华容.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及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2):107.
        [5]宋子昌.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及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