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腹带在腹水穿刺后的加压固定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5期   作者:董平平 曲波
[导读] 分析自制腹带在腹水穿刺后的加压固定效果。
        董平平  曲波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辽宁省大连市116001
        【摘要】目的:分析自制腹带在腹水穿刺后的加压固定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例进行腹水穿刺的患者,并为其实施常规护理,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5例,实施自制腹带加压固定),对照组(5例,实施传统穿刺点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点渗液率。结果:实施自制腹带加压固定的干预组患者穿刺点渗透率要低于实施传统穿刺点固定方式的对照组患者穿刺点渗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进行腹水穿刺的患者在术后使用自制腹带进行加压固定,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穿刺点的渗透率,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字】自制腹带;腹水穿刺;加压固定;穿刺点渗液率
        肝硬化作为临床中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而门静脉高压会使得患者发生腹水[1]。大量的腹水会导致患者腹部膨隆,腹壁呈绷紧发亮现象,这会影响患者的日常行动,同时还会伴有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临床中常常会利用腹部穿刺的方式放出腹水,以此缓解其相关临床症状。在穿刺完成后,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固定,以防止穿刺点渗液现象。然而常规的固定方式效果不是很好[2]。对此,本文主要分析自制腹带在腹水穿刺后的加压固定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例进行腹水穿刺的患者,并为其实施常规护理,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9-73岁,平均年龄45.42±2.37岁),对照组(5例,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45.26±2.42岁),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其组间资料,发现其中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指导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时刻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等。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穿刺点固定,为干预组患者实施自制腹带加压固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点渗液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各有5例,其中为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加压固定后,实施自制腹带加压固定的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渗液患者0例,穿刺点渗液率为0.00%;实施传统穿刺点固定的对照组患者穿刺点渗液患者3例,穿刺点渗液率为60.00%。将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穿刺点渗液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穿刺点渗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χ2=4.286,P=0.038)。
3 讨论
        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患病以后,其门静脉高压会引起腹水症状的出现。其中腹水主要是指人体腹腔内的液体,当超过200ml时则可以称为腹腔积液[3]。由于患者腹腔内存在大量的液体,这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同时还会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临床中常常会为腹水患者通过腹腔穿刺的形式来放出腹水,以缓解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并降低患者的腹腔压力。其中在为患者进行腹部穿刺后,为了防止穿刺点渗液,常常会利用常规纱布覆盖、3M透明敷料覆盖、青霉素瓶盖覆盖以及安普贴弹力绷带等方式进行固定,然而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常规的固定方式效果不是很好,其中患者的穿刺点仍然容易出现渗液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还增加了科室医护的工作量。针对这一情况时,我院决定自制一款腹带应用在腹水穿刺后进行加压固定。其中自制腹带主要包含无菌装置与腹带,由于这款装置加大了穿刺后固定的压力。因此将其用于腹水穿刺后中,极大的防止了患者的穿刺点渗液率,这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4]。同时由于自制腹带的操作方式较为便捷,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培训后,都可以顺利使用。虽然这种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穿刺点渗液率,但是由于腹带的透气性不太好。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使用体验,还应该收集数据,并及时询问患者的使用体会,不断将其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为进行腹部穿刺的患者实施自制腹带加压固定,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穿刺点的渗液率,可以更快的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章红艳, 杨可立, 陆勤,等. 新型加压腹带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腹腔穿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26卷18期, 96-99页, ISTIC, 2020.
[2] 黄丽明, 李水梅, 李东丽,等. 应用拉合加压结合腹带固定在腹部术后感染伤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 032(020):1900-1901.
[3] 邓翠珍, 苏冰莲, 谢月霞,等. 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016):35-36.
[4] 张新安,  申明奎,  刘云涛,等. 单侧腹带加压固定建立兔脊柱侧凸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J]. 中国实用医刊, 2019, 046(016):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