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5期   作者:徐蔚臻1 汪梅2 卫玉英3
[导读] 研究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徐蔚臻1  汪梅2  卫玉英3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上海杨浦 200090  
        【摘要】目的:研究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方法: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间随即抽取40例患者,增加安全护理管理内容,设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无安全管理内容时门诊输液室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与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输液室中应用安全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风险,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门急诊输液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依据医嘱内容为患者提供输液治疗,具有见效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大多数医院中,门急诊空间较小同时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较多,所以护理难度较大,较为容易出现差错,而患者及其亲属受环境、病情等影响也较容易产生大幅度的情绪波动,进而导致护患纠纷[1]。所以医院应加强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管理,保证其治疗与护理的效率。基于此,本院进行了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间随即抽取40例患者,增加安全护理管理内容,设为观察组,男女比为20:20,在4-61岁之间,平均(31.97±5.62)岁;另随机抽取无安全管理内容时门急诊输液室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男女比为21:19,也在4-61岁之间,平均(31.88±5.7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获得了其监护人同意。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常规门急诊输液室护理方法,内容: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输液护理。
        观察组40例患者增加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管理,内容:
        (1)组建输液室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组内成员包括输液室所有护理人员,首先应通过资料查询、组件讨论等方式总结输液室护理方法,总结现目前输液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而后优化安全护理方法,同时为保证其可持续性,应定期进行会议交流总结,不断优化方案措施。除此之外,还要求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以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保证输液护理的专业性。本次研究中,观察到本院门急诊中心在药物存放、用药卫生、输液过程中意外事件、患者擅自调节输液速度、随意走动等,极少数有发生护患纠纷情况。


        (2)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根据安全管理小组总结的门急诊输液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做到以下改进:首先是应明确药物管理规范,药物存放、取用等应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药物有效。接着是应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明确个人权责,如接诊护士应做好药物配伍工作,加药护士应注意核对药物,静脉穿刺护士应保证操作熟练,且具有良好的言语沟通能力,指导护士则应做好消毒、监督工作等。然后是健康宣讲,为了进一步减少输液意外事件,相关医护人员应注意在输液前告知患者输液的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告知其随意调节输液速度、拔针以及随意走动可能导致的后果,同时应加强巡视,确保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除此之外,医院应适当改善门急诊环境,扩大其空间,做好分区与清洁工作,保持其通风性好,无噪音,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输液环境,一方面其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及其亲属由于疾病等原因而产生的焦虑、暴躁等情绪。医护人员应及时、有效解答患者疑问,其应保持充分的耐心。
1.3指标判定
        本次研究中主要调查统计了在进行两组患者护理中出现护理差错及投诉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2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40例患者中,出现护理差错有1例(2.5%),投诉有1例(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出现护理差错有5例(12.5%),投诉有4例(10%)。对比使用x2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有:x2=7.207、4.800,P=0.007、0.028,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与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门急诊输液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位,其患者数量较多,同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输液的药物、方式等也在不断的改变,所以其护理的难度较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医院应适当进行改进[2]。
         常规门急诊输液室护理,护理主要是医护人员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药物输液治疗,较为片面、简单。护理安全管理要求输液护理相关人员对可能出现的门急诊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分析,而后制定效果更好的护理办法,使护理内容更为细致,其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意外事件的风险,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3]。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与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医院门急诊输液室中应用安全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风险,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司海华.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9):130-131.
[2]王晶.门诊输液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237-238.
[3]楼春燕.门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2):83+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