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5期   作者:杨晓敏
[导读] 分析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的特点,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应用中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杨晓敏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上海黄浦200003)

        【摘要】 目的 分析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的特点,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应用中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 2015年我科收治的高龄军干患者61例,设为对照组;2016年— 2019年收治的高龄军干患者61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治疗依从性、患者出院满意度及再入院率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13.59±3.71)、再入院率(15.5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遵医行为、出院满意度(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龄军干患者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可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再入院率,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elderly soldiers,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ca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elderly soldier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a total of 61 elderly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from 2012 to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From 2016 to 2019, 61 elderly jungan patients were admit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umanistic care an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changes, treatment compliance, discharge satisfaction and readmiss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HAMA score (13.59±3.71) and readmission rate (15.5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discharge satisfaction (1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and nursing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can reduce their negative emotions, improve their treatment compliance, reduce readmission rate and improv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关键词】高龄军干;人文关怀;心血管疾病;护理
【key words】elderly military   humanistic ca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ursing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高龄军干在部队医院的患者中占比也逐年增加。此外,近几年来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高龄军干健康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有调查研究显示[2],军干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为38.98%,其中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最高。高龄军干的来源特殊、年龄较大、自理能力差、卧床时间多、住院时间长、反复入院、病种综合且复杂。护理工作在高龄军干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为探讨人文关怀在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特点,现结合本科室收治的122例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我科收治的高龄军干心血管患者的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的特点
1.1高龄军干知识结构特点
        高龄军干普遍文化水平较高,但知识结构普遍老化、思想保守、缺乏新知识。多数通过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听旁人阅读等方法来获取信息和知识,但由于高龄军干的高龄状态,生理功能已经发生退行性的改变,视力、听力、记忆力均呈下降趋势,使得其获得知识的效果欠佳。
1.2高龄军干心血管系统的特点
        由于此类患者年龄较大,组织器官已老化,心排血量下降,常伴有动脉硬化,一旦劳累、受凉感冒、情绪激动时,心脏耗氧量急剧增加,同时需氧量加大,心血管系统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心衰的发生。
1.3高龄军干易患因素及病变特点
        高龄军干常存在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易患因素,有的存在吸烟史、饮酒史及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冠心病是高龄军干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这些疾病常常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共存同时且相互影响。比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合并心衰、冠心病合并心源性休克、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等 ,这些病种综合且复杂,病变特点让临床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1.4.高龄军干心理因素特点
        所有患者均为离退休干部,多数从事领导工作,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他们曾经在职时身居要位,一呼百应,一言九鼎,身边下属前呼后拥,有极强的能力感、威严感、被需要及被重视感。一旦身体健康受到侵害,就不得不住进医院,从一个领导者变成了服从者,服从医院的管理规定,服从医生的治疗安排,服从护理人员的护理要求,角色的变换让他们前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与心理落差,因此往往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加之不在其位,身边共事人员骤减,突然孤冷,难免让人内心感到孤独、冷清、心情忧郁;多次住院,对健康丧失信心,感到悲伤;甚至有的高龄军干住在干休所或者长期独居,易形成孤僻、挑剔、易怒的特点,再加上军人特有的刚毅的性格及不怒自威的威严,不免让人心生畏惧,这也是对护理工作的一种挑战。
2.实施对象及方法
2.1实施对象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2019年共收住高龄军干心血管患者122例,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设为观察组(61例),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高龄军干患者设为对照组(61例),其中男42例,女19例,年龄在65-103岁,平均年龄84岁。纳入标准:①符合WHO和我国制定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均知情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排除标准:老年痴呆患者;失聪、失明的患者等。②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并安排曾接受过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培训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
2.2?实施方法
2.2.1 成立人文关怀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教授、主管护师、受过人文关怀能力培训的高年资护士及管床医生组成。以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为导向,高龄军干在住院期间,均由主管护师担任责任护士,与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的高年资护士共同承担高龄军干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
2.2.2 护理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护士长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排班制度、合理安排人手,做一个有关怀、有温度、有磁性的领导者。爱是可以传递的,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表示,管理者对员工的正面情绪与关怀,可以影响员工对他人关爱的传递,一个内心阳光、积极乐观、心中有爱的护士,将会更好的护理、关爱她的患者,关怀护士则是护士长在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相对来说,高龄军干的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军干家属要求高且严格,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着来自身体及心理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创造安全的人文环境及氛围,对护理人员采取激励管理措施,能更好地促进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爱的传递。
2.2.3护理环境中的人文关怀  有研究表明,安静、舒适、清新的就诊环境,能够减少患者的抑郁心理。一个温馨、舒适的休养环境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首先,给患者创造一个“家庭式”的环境氛围与布置,高龄军干很多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生活、对老一辈的革命同志怀着极其深厚的敬仰与革命情怀,因此,打破病房冰冷的设计常规,房间内张贴符合高龄军干年代的画像及作品等;同时,征得患者同意并根据患者的喜好,房内放置熏香以掩盖医院消毒水的味道。其次,给患者提供一些打发住院期间无聊时光的东西,如电视机、报纸、收音机、做成加大号字体有关患者疾病知识的健康手册等等。再次,给高龄军干患者提供住院便利,安排高龄军干住单人病房并带有窗帘,为患者提供相对安静、便利、隐私的环境,房间内设微波炉、电视机、空调、独立卫生间及浴室、储物柜、衣柜、呼叫器等,并给陪护者提供陪护床及被褥,使高龄军干的陪护者夜间陪护劳累时能有休息的地方,得到更好的休息,以便有更好地精力照顾患者。最后,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养环境,军干门口悬挂“军干病房”的门牌,以便防止其他患者闯入,同时提醒其他人员请勿随便进入打扰,影响患者休息。
2.2.4 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以优质服务高龄军干患者为中心,在专业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对于有检查的患者,与主治医生沟通,能预约行床边检查的尽量约床旁检查,尽量减少患者外出折腾;无法进行床旁检查,必须外出的,责任护士则安排人文关怀小组的护理人员与管床医生,专人全程陪同,并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提前预约外送检查人员到场,使用轮椅或病床护送,保证患者转运安全及舒适。对于有治疗的患者,责任护士根据治疗的实际情况做好系统评估,合理安排治疗,集中操作,减少反复进出的次数与患者反复穿脱衣服的繁琐,操作前做好解释,面带微笑,柔和亲切并礼貌用语,取得患者配合,操作过程中注意自身的仪表姿态,多与患者交流,及时对患者的配合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高龄军干患者属于外冷内热型,虽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所谓“老小孩”,老人到一定阶段就是一孩子,需要“哄孩子”式的交流与肯定。我们会适时主动到房间与他们多接触、多交流,将疾病的健康相关知识融入到日常交流中,如,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危险因素、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药物的作用及对疾病的重要性等等,慢慢渗透、灌输,同时,懂得学会顺应,顺应他们生活的点滴小事情,倾听老人重复唠叨的话语,适时应和,哄老人开心,建立亲人般的情感交流,享受家庭温暖,消除负面情绪[4]。并根据每个高龄军干的性格特点选择性的和他们进行沟通,让他们感到“首长”般的尊重,提高心理舒适度。
2.2.5护理延续中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不但在高龄军干患者住院期间体现,而且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服务,进一步深化延续护理服务内涵,体现护理人文关怀的全面全程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根据高龄军干患者心血管疾病特点及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特色的专业指导,将院内的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治疗及康复过程中,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责任护士先从疾病的诱因深入浅出地形象讲解,再从饮食、运动、心理、用药这四大基石进行拓展、延伸,最后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清并写下患者复查的时间。患者出院后,进行满意度调查,请患者及家属填写医院自制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再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并在患者出院后一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获得反馈意见。
3.效果评价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高龄军干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符合WHO和我国制定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共61例。护理部、科室采取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的方式收集患者满意度情况,共发放61份调查问卷,收回57份,收回率93.44﹪。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高龄军干患者共6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共发放61份调查问卷,收回58份,收回率95.08﹪。
4.观察指标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4]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患者得分越高说明焦虑状态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HAMA评分变化情况、遵医行为、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评价以及再入院率,分析人文关怀在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 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 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结果
6.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HAMA评分变化情况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HAMA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x±s;分 )
       
        注:a:同组前后比较,P<0.05;b:干预前后组间比较,P<0.05
6.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遵医行为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药物遵从、运动遵从、饮食遵从和自我监测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情况比较

        注:a:同组前后比较,P<0.05;b:干预前后组间比较,P<0.05
6.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6.4 两组患者护理后半年内再入院率比较
        观察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半年内再入院率比较[n(%)]

7.讨论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进程的脚步走,走来了一波特殊的人群——高龄军干,他们曾用自己的青春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上过真枪实弹的战场与敌人拼过命幸存下来,在如今和平年代一个本该享福的日子里,却在晚年遇到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血管疾病,这更是当前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在晚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的时期,面对心血管疾病反复长期的治疗过程中,老年人极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不利于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实施[5-6],护理质量显得极为重要[7]。对高龄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仅靠药物治疗和临床常规护理还远远不够,人文关怀也极其重要[8-10]。
        人文关怀护理是秉承着“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力、需求、人格、尊严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真诚关怀和护理[11-12]。常规护理是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而人文关怀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等各方面的需求进行护理服务,体现着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在护理实践中更加注重人本观和人文精神,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13]。
        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存在较重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常常表现出焦虑、易怒、烦躁等复杂的心理反应,导致出现不愿意配合治疗、不遵从医嘱等行为反应,从而治疗效果不理想,对医护人员不满,且预后较差导致再入院率较高。因此,作为护理人员,需要充分掌握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疾病、心理、行为等方面的特点,尤其在护理过程中关注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本研究发现,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情况,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后,观察组的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患者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遵从、运动遵从、饮食遵从和自我监测评分等方面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从84.21%提高到100%,同时半年内的再入院率也有所下降,从33.33%下降至18.97%。邵素萍调查也显示[14],对离休老干部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促使护患和谐沟通,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见,有针对性地对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可以使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够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情,以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利于疾病的康复[15]。
        综上所述,高龄军干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疏导患者心理问题,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再入院率,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J]. 中国 循环杂志,2015,30(7):617-622.
[2]毕勇洁. 4550名军队干部心血管病调查及干预治疗[J]. 中国疗养医学,2009,05:425.
[3]厉月玲.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特点[J]. 河北医学,2001,03:270-271.
[4]汤毓华,张明园.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J]. 上海精神医学,1984,02:64-65.
[5] 蒋凤,代雨欣. 人文关怀护理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09:9-11.
[6] Jankowska E A, Vitale C, Uchmanowicz I, et al. Drug therapy in elderly heart failure patients[J]. Eur Heart J Suppl, 2019,21(Suppl L):L8-L11.
[7] Lin P C, Chou P L, Tseng H C, et al.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Knowledge and Beliefs About Pa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mentia Questionnaire[J]. J Nurs Res, 2019.16(2):438-346.
[8] Hashimoto R, Fujii K, Shimoji S, et al. Study of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in polypharmacy among older patients: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Geriatr Gerontol Int, 2019.43(2):560-567.
[9] 王静,钱培琳. 人文关怀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22:42-43.
[10] Okugawa S, Shimizu H, Hayashida K, et al. Changes in the nutritional and activity statu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in 6 months of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 mixed methods approach[J]. Japan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2019:e12305.
[11] 杨茵茵.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7):145-147.
[12] Rissardo L K, Kantorski L P, Carreira L. Evaluation of elderly care dynamics in an emergency care unit[J]. Rev Bras Enferm, 2019,72(suppl 2):161-168.
[13] Karlsson E, Dahl O, Rydwik E, et al. Older patients' attitudes towards, and perceptions of, preoperative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prior to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a gap between awareness and action[J]. Support Care Cancer, 2019.18(3):256-261.
[14] 邵素萍. 人文关怀护理对离休老干部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1:530-531.
[15] Fu X Z, Wang L K, Sun C Q, et al. Inequity in inpatient services utilization: a longitudi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the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China[J]. Int J Equity Health, 2020,19(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